“磨刀嘞,磨刀嘞”每當聽到這爽朗的聲音,重慶龍湖花園的業主們,就知道老朋友“袁磨刀”來了,大家紛紛拿起已經變鈍的菜刀、剪刀走下樓,涌到“袁磨刀”身旁,經他的巧手一磨,刀刃鋒利如舊,重現光芒。
11年前,“善居計劃”的活動人員找到“袁磨刀”,希望他為龍湖業主提供專業的服務,沒想到這一合作就是11年。業主鄧大明感慨“每年參加磨刀,成為了一種習慣。”他甚至跟“袁磨刀”因磨刀相識,成了無話不談的老朋友。”
通過“善居計劃”,老手藝人們得以在社區中繼續發光發熱,業主們磨刀、縫補、擦鞋等一些細碎繁瑣的被商業社會淘汰的生活需求,在“善居計劃”活動中重新得到滿足。
在客戶服務上,有些公司喜歡做“高大上”的活動,龍湖智創生活則另辟蹊徑,“善居計劃”從業主的點點滴滴需求入手,不在意是否細碎、是否“高大上”,只在意是否能滿足業主們的真實需求。
“善居計劃”囊括 “社區凍齡”、“愛家煥顏”兩大行動,“社區凍齡”致力於持續優化園區生態環境,打造常住常新的戶外交互空間;“愛家煥顏”則旨在優化龍民居住感觀,提升戶內居住品質。
4月20日,“善居計劃”啟動以來,龍湖智創生活跟業主們一起讓社區“常住常新”,在疫情困擾的當下,通過人與人之間的聯結和善意,在社區創造“獲得感”。
直抵人心的小事
“獲得感”是一個抽象的詞,但卻需要通過生活中的一樁樁小事來獲取,一次家門口的便民理髮、一次入戶的油煙機清洗、一次愉快的磨刀之旅……都可能是“獲得感”的源泉。
在探索業主“獲得感”上,”善居計劃”不吝用最“笨”的方法,通過物業人員、工會、小區群等各式渠道,了解居民們的日常生活所需,即使是那些小到不能再小的事情,也一一被納入“善居計劃”的服務範疇。
歷經11年,“善居計劃”的服務隨著時代的變化不斷更新擴容,社區裏養“毛孩子”的人日漸增多,便多了寵物義診、寵物美容的服務;疫情期間快遞小哥辛苦奔忙,濟南、青島、煙臺等地社區便設置“小湖能量快充站”,為身邊堅守崗位的基礎勞動者提供免費的“能量加油包”(飲品、食物等);在氣候潮濕的西南地區,曬被節作為“善居計劃”每年的必選項,深受業主歡迎;在瀋陽,定期的磨菜刀服務成為人氣王;受疫情影響,多個地區還增加了入戶消殺服務。
【圖説:“袁磨刀”為社區居民磨刀】
2022年,“善居計劃”對“獲得感”的探索再次升級,在活動中引入瓏珠激勵(瓏珠積分即是廣大客戶在龍湖集團旗下各類場景中消費或參與活動所獲得的積分,10瓏珠抵1元,可以在龍湖集團旗下的各業態中使用),鼓勵業主發送微網志,説出心中所期待的服務及小區改造願望,龍湖智創生活以此為線索,來制定“善居計劃”的服務內容,讓服務更精準地觸達業主需求。
業主們參加線上活動,獲得的瓏珠可以兌換空調油煙機清洗、地漏疏通、私家花園打理、門窗玻璃清潔、地板保養、除菌除螨、居家收納、寵物關懷、毛絨玩具晾曬等多項專業的服務。龍湖智創生活改變過往統一到府提供標準化的服務方式,而是滿足業主們更個性化的“愛家煥顏”需求。
一樁樁為業主服務的小事,龍湖智創生活仍在精益求精,以求通過數字化的方式挖掘更真實的需求,並尋求更科學更人性化的方式,去滿足業主們的生活所需,以此提升龍民的“獲得感”。
11年的長情陪伴
“獲得感”融在日常生活的細節之中,而維繫“獲得感”的奧秘則在於長久的穩定的陪伴與支援。自2011起,“善居計劃”從重慶開始,到2022年已經遍及全國13大區域的近600個社區。
“善居計劃”一年又一年如約而至,參加“社區凍齡”、“愛家煥顏”活動已經成為龍民們在初夏的一種習慣。在重慶龍湖花園南苑住了24年的楊阿姨,見證過“善居計劃”給社區帶來的改變與驚喜。
2021年,小區裏塵封近20年的風車轉了起來,那是小區的標誌性景點,孩子兒時在風車下留下許多快樂的影像,物業每隔幾年便會修繕一下,但業主們最大的心願還是讓它恢復往日的榮光。
借助“善居計劃”的契機,龍湖智創生活徵集業主的意見,形成一套大家一致認可的方案,對風車內外進行整體改造,對周邊綠化植物進行重新規劃種植,還增加了一套新的電機,使風車可以永久旋轉。
【圖説:風車重啟儀式,不少老業主前來捧場】
眼見風車重新轉了起來,楊阿姨特意前來拍照留戀,發給遠在美國讀書的兒子,順便聊起有關風車的那段日子。
通過“善居計劃”,一個個社區得到修繕、煥新,歷經歲月洗禮,社區不僅沒有變得斑駁不堪,反而在龍湖智創生活和龍民的共同維護下煥發新生,有機生長。
“善居計劃”的規模和範圍也隨著龍民群體的擴大而不斷拓寬,投入亦不斷增長,截至目前“善居計劃”已累計投入數億元。僅2021年,“善居計劃”為園區養護了6416個棧道、扶手;翻新過159個兒童樂園;更換了園區16383個路燈;為業主曬了107325床被子;為業主磨了615358把菜刀;為9587戶家庭清洗抽油煙機;清洗維修了84097個空調;在社區維修了336把座椅;為園區翻新養護了14231593平方米綠化。
2022年,這些數據仍在繼續增長,而“善居計劃”的陪伴在超越10年之期之後,站在新的起點上,又一次延長這份善意的陪伴,讓龍民的“獲得感”來得更長久一些。
社區的“粘合劑”
“善居計劃”初衷是更好得服務龍民,不過經歷11年的演變與沉澱,活動逐漸發展成為龍民們相互聯結的紐帶和載體。
剛剛過去的五一假期,福州借“善居計劃”的機會,在社區舉辦“曬書日”的活動,業主們在小區公共草地上曬書,分享彼此的珍藏,也順便找到同好,一起品評書籍,鄰里之間産生更多聯結和溫情。
在廈門,有龍湖社區以電影為主題對園區架空層進行彩繪,同時邀請龍民們跟專業畫師一起參與,大家聚在一起,為美好的社區增加色彩。在上海,龍湖智創生活在多個社區打造“善居美述館”,邀請龍民對老舊墻面進行修整、填補、粉刷,並徵集社區“小畫家”們的作品,在園區內展出,龍民們一起為社區營造藝術氣息。
【圖説:居民們在“善居美述館”看展】
跟“善居計劃合作”11年的“袁磨刀”師傅發現,“我們每次進到龍湖小區時,來磨刀的基本都是老人們,每次都像是老友相聚。”更多的時候,龍民把磨刀當成一次老友相聚的機會,趁著大家都來磨刀,見見老朋友,敘敘舊,無形中拉進了彼此的距離。
在城市裏,龍民通過一次一次社區活動,跟鄰里們相知相識,找到彼此的聯結點,攜手營造美好的和諧社區生活,龍湖從中牽線搭橋,以“善居計劃”活動為平臺,打造出一個居民交流的平臺。
11年來,“善居計劃”對社區的細心呵護,讓社區越住越舒適,資産亦得以保值、增值,另一方面,通過系列活動,龍湖也為龍民營造了善親、和諧的社區氛圍,還點燃了很多龍民參與社區共建的熱忱,讓生活在其中的人體驗到更多的“獲得感”、“幸福感”
“善居計劃”外,龍湖還有每年固定的“小龍人”、“龍民節”活動,一整年裏,龍民們總有機會相聚在一起。龍湖秉持“善待你一生”的理念,力求為業主們提供更高品質的服務,營造更美好的生活氛圍。
龍湖與龍民的雙向奔赴,在找尋“獲得感”過程中,探索出一條共建和諧社區新路徑,以社區營造為基石,讓人民的美好生活有了更堅實的落腳點。
是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中國網旗下地産頻道,是國內官方、權威、專業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
中國網地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