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樓市遇冷 13個重點城市新建商品住宅成交面積降五成

來源:新京報 2022-05-06 09:25:44

5月5日,據中指研究院發佈數據顯示,今年“五一”假期(4月30日-5月4日),重點監測的13個熱點城市新建商品住宅成交面積較去年“五一”假期下降52.3%。

對此,中指研究院指數事業部市場研究總監陳文靜表示:“當前,政策環境已明顯改善,部分熱點城市市場信心有所修復,但受疫情反覆等因素影響,政策效果尚未明顯傳導至市場端。”

新房市場熱度回升,但成交仍處於低谷

在中指研究院監測的13個熱點城市中,今年“五一”假期,北京、青島的新建商品住宅成交面積較去年“五一”假期有所攀升,尤其是北京,受到集中備案的影響,今年“五一”假期新建商品住宅成交面積為3.94萬平方米,較去年“五一”假期大幅上漲102%。

不過,自今年4月以來,北京樓市持續恢復,但受到疫情反覆的影響,近期樓市復蘇步伐放緩,新房市場活躍度有所回落。在“五一”假期前,北京新房取證速度加快,新取證項目主要分佈在順義區、朝陽區、大興區、懷柔區、豐台區等地。“五一”假期,北京監測新開盤項目2個,整體去化率近五成。

此外,在一線城市中,深圳樓市在“五一”假期呈現回暖跡象。今年“五一”假期,深圳新建商品住宅累計成交1.79萬平方米。

在熱點二線城市中,杭州、南京、武漢等城市新房成交表現不佳。其中,今年“五一”假期,杭州、蘇州、南京等熱點城市的新建商品住宅成交面積較去年“五一”假期下降均超五成。

雖然從成交結果上來看市場仍然趨冷,但是樓市熱度正在回升之中。據58安居客房産研究院統計數據顯示,線上上找房的點擊流量上,今年“五一”假期全國樓市熱度指數為101.2,較去年“五一”假期增加了10%。細分城市來看,今年“五一”假期,一、二、三線城市樓市熱度指數分別為101.8、101.4和100.9,同比2021年同期均出現了不同程度的上漲。其中,一線城市在今年“五一”假期樓市熱度指數漲幅最大,漲幅達到12.7%,其次是二線城市,跌幅為10.3%,三線城市漲幅為9.1%。

58安居客房産研究院分院院長張波表示,隨著多個城市下調房貸利率、放鬆限購、限貸等政策,房地産市場已出現一些積極信號。部分城市的新房市場和二手房市場找房熱度不斷上升。 

業內:市場信心有待恢復,預計政策將進一步寬鬆

“五一”假期,多地密集調整樓市調控政策。據不完全統計,已有江蘇無錫、廣東梅州、江蘇連雲港、湖南嶽陽等多個城市調整樓市調控政策,涉及降低首付比例、提高公積金貸款額度、支援居民合理購房信貸需求等。

事實上,自2022年以來,全國已有超百城從限購、限貸、限售和購房補貼等方面優化樓市調控政策,促進居民合理購房需求釋放。

雖然政策層面持續寬鬆,但是從今年4月的新房成交數據來看,“小陽春”行情並未顯現。據貝殼研究院數據,今年4月,全國重點62城新建商品住宅簽約面積累計同比下降44%,較3月跌幅進一步加深5個百分點,相較疫情初期的2020年4月,累計成交量仍下跌4%。

張波認為,雖然全國整體政策出現放鬆的情況,但房地産市場的表現並不會呈現快速的反應,部分城市樓市依然會處於下行階段,市場信心修復尚需時間。這不僅與各地放鬆的節奏不同有關,還是由當地樓市的基本面決定的。 

對於5月樓市的走勢,張波表示:“包括上海在內的部分城市近期受疫情影響明顯,市場依然處於‘暫停’階段,但這一因素影響的城市範圍和區域預計會十分有限。另一方面,前期政策放鬆力度較大的城市,比如鄭州、南京等城市,有望迎來市場熱度提升,這些二線城市的市場復蘇情況將成為主要的‘風向標’,一旦市場復蘇力度較強,則有可能産生向本省及周邊三四線城市熱度傳導效應。如果二線城市整體復蘇不及預期,則表明後續的政策放鬆力度會趨於增強。”

貝殼研究院預計,隨著利好政策逐漸落實,今年5月重點城市新房成交累計同比降幅有望進一步收窄。

“在當前房地産市場調整壓力持續較大的背景下,中央政策定調已明確釋放積極信號,各地因城施策力度進一步加大預期較強,政策放鬆有助於購房者預期和置業信心恢復。預計在政策發力顯效、疫情得到有效防控後,房地産市場企穩可期,尤其是基本面支援強的熱點城市有望率先企穩,進而帶動重點區域三四線城市完成築底。”陳文靜如是説。

(責任編輯:楊帆)
網站無障礙
“五一”樓市遇冷 13個重點城市新建商品住宅成交面積降五成
來源:新京報2022-05-06 09:25:44
政策環境已明顯改善,部分熱點城市市場信心有所修復,但受疫情反覆等因素影響,政策效果尚未明顯傳導至市場端。
長按保存圖片

中國網地産

是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中國網旗下地産頻道,是國內官方、權威、專業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

中國網地産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dichan@dichanchina.com 電話:010-59756138/6139 京ICP證 040089號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27314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關於我們 主辦單位 權責申明 聯繫我們 廣告合作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京ICP證 040089號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27341號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10120170004號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