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漲”勢洶湧,世界如何應對“新通脹時代”?

來源:中國新聞網 2022-04-23 16:42:50

中新社博鰲4月22日電 (記者 王恩博)從發達經濟體到新興市場經濟體,通脹儼然已成全球性問題。

今年一季度,美國、歐元區等發達經濟體通脹率持續走高。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近期亦大幅調升全年新興市場和發展中經濟體平均通脹率預期。博鰲亞洲論壇2022年年會的與會者提出一種觀點:世界已進入“新通脹時代”。

國際清算銀行總經理卡斯滕斯表示,過去一年裏,約60%的發達經濟體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同比漲幅達5%以上,很多新興經濟體通脹率超過7%。通脹走高的原因在於政策環境刺激全球經濟快速擴張,總需求隨之上升,但疫情之下運輸成本增加、生産要素短缺,使得供給並未跟上。

卡斯滕斯進一步指出,新的通脹要素還在隨疫情持續增加。烏克蘭危機導致食品、石油等大宗商品價格迅速上漲,都將推動CPI上升。他直言,全球通脹預期短期看令人擔憂。

新加坡國務資政兼金融管理局主席尚達曼亦認為,世界正面臨全新的宏觀經濟環境,供給端遇到的衝擊不是短期問題。多年來世界各國對供給端投資普遍不足,影響了供應能力,未來應圍繞供給端的可持續性加大投融資力度。

全球通脹潮之下,各方紛紛採取措施應對。英國、加拿大等發達國家和部分新興經濟體已步入加息軌道。美聯儲在縮減量化寬鬆的基礎上,于近期正式宣佈加息,隨之而來的政策外溢效應受到廣泛關注。

香港金融管理局總裁余偉文提醒,美國通脹率已升至數十年來最高,美聯儲採取更激進的措施,預計將對亞洲産生非常高的溢出效應,需要關注這對房地産和整體金融系統方面的影響。

在泰國央行行長賽塔普看來,此時首先要保持金融穩定性。一國通脹率非常高時,對其他國家也會産生外溢效應,因此在政策制定、出臺時點等方面要精準把控。同時要提升韌性,其中一個方式就是提升本幣使用量,減少整體對於主要貨幣的依賴性。

三十人小組董事會主席、以色列央行原行長雅各布·弗蘭克爾表示,通脹既是各國自身的問題,也是區域的問題、全球的問題,而解決全球性問題的唯一方法就是全球性機制。應對通脹帶來的外溢效應需要整體方案,此時各方應加強政策溝通、協調與合作。

全球通脹浪潮洶湧之下,適宜的貨幣金融環境支援了2022年中國經濟平穩開局。一季度中國GDP同比增長4.8%,增速較去年四季度有所回升。物價保持在合理區間,一季度CPI同比上漲1.1%,PPI上漲8.7%。

中國貨幣政策的首要任務是維護物價穩定。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易綱表示,今年,糧食生産和能源供應對物價穩定非常重要。金融服務高度重視農業生産,以及煤炭、石油、天然氣等重要能源的生産和進口。只要確保糧食生産和能源供應,物價將穩定在合理區間。

易綱強調,中國將繼續實施穩健的貨幣政策,並將綜合運用多種工具為中小微企業提供更多支援,加大對實體經濟的支援力度。


(責任編輯:王永超)
網站無障礙
“漲”勢洶湧,世界如何應對“新通脹時代”?
來源:中國新聞網2022-04-23 16:42:50
從發達經濟體到新興市場經濟體,通脹儼然已成全球性問題。
長按保存圖片

中國網地産

是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中國網旗下地産頻道,是國內官方、權威、專業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

中國網地産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dichan@dichanchina.com 電話:010-59756138/6139 京ICP證 040089號
京公網安備110108006329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關於我們 主辦單位 權責申明 聯繫我們 廣告合作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京ICP證 040089號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27341號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10120170004號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