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不要誤讀“房地産去金融化”

來源:經濟日報 2022-02-21 11:07:52

日前,某大型房地産企業內部講話流出,在市場上引發了關於“房地産去金融化”的討論。有聲音認為,接下來行業金融支援將大幅降低,這是對“房地産去金融化”的一種誤讀。

必須指出的是,“去金融化”是對此前過度金融化的一種矯正,其最終目的是將房企的經營杠桿率降至合理水準,優化負債結構,推動房地産回歸居住屬性、民生屬性,避免引發區域性、系統性風險。

房地産行業曾出現的“過度金融化”問題,具體體現在兩個層面。一是房地産開發經營過度依賴金融杠桿,高負債、高杠桿、高週轉;二是房地産企業紛紛佈局金融領域,投資、持股甚至控股商業銀行、保險機構、信託公司等,産業資本過度進入金融行業。

“過度金融化”的成因十分複雜,不同成因之間又互為因果、螺旋交叉。

首先,房地産的投資屬性曾一度超越居住屬性,引發投機行為,形成了房價“只漲不跌”的預期。受此預期影響,房企加杠桿擴張,購房者擔心買晚、買小,超前借貸買房,這些行為又進一步固化了房價上漲預期,陷入惡性迴圈。

其次,金融機構的逐利行為加深了房地産融資結構的複雜性。“抽屜協議”“明股實債”等亂象一度盛行,影子銀行風險上升,既增加了監管部門的拆解難度,又削弱了調控政策的落地效果。

再次,部分房企缺乏合理的融資規劃,難以做到“事前預判、事中跟蹤、事後復盤”。個別經營人員抱著“賺一筆就跑”的心態,自己任職期間過度融資、大鋪攤子,甚至從中非法牟利,事後離職,繼任者也不理舊賬。這導致部分房企的債務結構嚴重失衡,其融資行為愈發偏離自身的經營發展軌道,一旦遭遇現金流緊張,風險極易暴露。

因此,遏制房地産“過度金融化”的核心思路是堅持“房住不炒”定位,回歸房地産的居住屬性。

近年來,監管部門重點從供給側入手,旨在改變房企的外源性增長模式,降低行業負債和風險。一方面,持續開展亂象整治行動,嚴查信貸資金違規流入房地産市場;另一方面,持續健全房地産金融審慎管理制度,明確重點房企的資金監測和融資管理規則,並建立“房地産貸款集中度管理制度”,要求銀行的房地産貸款餘額佔比、個人住房貸款餘額佔比不得高於相應上限。

在行業去杠桿過程中,個別企業違約風險必然會暴露。對此,不能急於政策轉彎,否則便是前功盡棄。要在堅持“房住不炒”的定位下,積極穩妥處置已暴露風險;同時,保持房地産貸款增速平穩、投放有序,但在結構上要做到“有保有壓”,精準有效滿足房企、購房者的合理剛性融資需求,堅決遏制違法違規行為。

必須明確的是,我國房地産市場平穩、健康發展的總體趨勢不會改變。接下來,一定要堅決貫徹黨中央決策部署,認真落實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堅持“房住不炒”定位,全面落實房地産長效機制。同時,加強預期引導,進一步提升房地産金融政策的精準度,並保持政策的連續性、一致性、穩定性。此外,還要探索行業新的發展模式,加強對長租房市場、保障性住房建設的金融支援力度,促進房地産業良性迴圈和健康發展。

(責任編輯:王佳瀅)
網站無障礙
經濟日報:不要誤讀“房地産去金融化”
來源:經濟日報2022-02-21 11:07:52
日前,某大型房地産企業內部講話流出,在市場上引發了關於“房地産去金融化”的討論。有聲音認為,接下來行業金融支援將大幅降低,這是對“房地産去金融化”的一種誤讀。
長按保存圖片

中國網地産

是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中國網旗下地産頻道,是國內官方、權威、專業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

中國網地産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dichan@dichanchina.com 電話:010-59756138/6139 京ICP證 040089號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27314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關於我們 主辦單位 權責申明 聯繫我們 廣告合作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京ICP證 040089號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27341號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10120170004號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