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推行“物業+養老”服務試點,物企如何搶灘“銀發經濟”?

來源:新京報 2022-02-14 08:15:05

2月9日,北京市民政局、財政局、住房和城鄉建設委等6部門聯合印發《關於開展“物業服務+養老服務”試點工作的通知》(簡稱“《通知》”)。其中提出,要探索實行“物業服務+養老服務”模式,確定北京首開集團、天恒置業集團、萬科物業有限公司、遠洋億家物業服務股份有限公司等物業服務企業為試點單位,並明確了試點期限、試點內容、支援措施、監管措施等內容。

在業內人士看來,此次政策有助於入選試點的物業企業創造社區養老的商業模式,未來也可從“局部試點”到“全面推開”,逐步緩解國內社會老齡化的壓力;而對於物業企業而言,既是機遇又是挑戰。

“物業服務+養老服務”試點啟動

此次《通知》明確,推動和支援物業服務企業探索“物業服務+養老服務”模式,重點選擇在北京首開集團、萬科集團、北京天恒置業集團(北京天恒優家科技服務公司)、遠洋億家物業服務股份有限公司等公司旗下的物業養老服務企業開展試點;對於其他已經開展養老服務或有意願參與試點工作的物業服務企業,各區也可納入試點,同等享受試點支援政策。

據悉,本次“物業服務+養老服務”試點期限暫定為一年,試點範圍重點選擇在城六區人口密集的老舊小區、新建小區、街巷物業等不同類型的區域。

與此同時,試點內容將按照“企業自願參與、政府適度支援”的原則,引導物業服務企業發揮常駐社區、貼近居民、響應快速等優勢,根據不同區域人口結構、老年人服務需求,有針對性地提供多元化、個性化的社區居家養老服務,包括支援到府提供居家養老服務、支援品牌連鎖運營、組建專業化養老服務隊伍、發展智慧居家養老服務、整合閒置資源舉辦養老服務設施、推進社區適老化改造等。

對此,易居研究院智庫中心研究總監嚴躍進點評稱,該政策很大程度上使後續物業企業跟養老服務更好地結合,北京發佈該政策,而且提出幾家典型企業具有標桿意義,讓這些物業企業先行探路,對於後續發展養老地産這一業務有很大的啟發意義。

值得一提的是, 早在2020年12月,住建部等六部門曾發佈《關於推動物業服務企業發展居家社區養老服務的意見》,要求推動和支援物業服務企業積極探索“物業服務+養老服務”模式,切實增加居家社區養老服務有效供給。在此基礎上,北京市此次發佈相關政策,在安馨康養集團董事長鄂俊宇看來,是貫徹和落實這一體系的重要舉措。 

“這對養老市場化的發展是個重要舉措,因為過去我國養老服務體系是在民政和民生的服務體系中構建,更多依賴於政府支援的驛站體系,這次則是在市場化和社會化方面滲透到了居家、社區之中,真正把物業企業的優勢及可能承擔的社會責任都列得較為詳細,選取的幾家試點企業也頗為優秀,由此可以形成非常強的示範效應。”基於此,鄂俊宇預計,未來1-2年內可能會出現一些比較明確的示範項目,不僅如此,未來全國其他城市也可能會有所跟進,從而形成一個全國的示範效應。 

倡導居家養老服務標準化、智慧化

事實上,近年來,以北京、上海為代表的不少一二線城市的老齡化程度在不斷加深,一方面需要通過建立養老機構,以集中式養老的方式來解決養老需求;另一方面,也需要結合國內的特點,重點發展居家式養老。

不過,從目前國內的現狀來看,現在老年人更接受居家式養老,這也比較符合國人的傳統。“居家式養老本身也面臨著一些現實問題,尤其在軟性服務層面總體缺失比較嚴重。”58安居客房産研究院分院院長張波分析稱,從北京市6部門的“物業服務+養老服務”的試點來看,重點就是在居家式養老層面強化服務能力,根據物業企業更貼近居民、更了解小區實際情況的特點,針對性地試點多元化、個性化養老服務。

“物業服務作為一個服務於空間和社區居民生活的重要社會平臺,在老齡化背景下,物業服務企業承擔養老服務,或者主動選擇養老服務作為增值業務是大勢所趨,誰先去積極探索,誰就有可能先擁有更好的發展模式而搶佔先機。”鄂俊宇稱。

張波表示,從服務來看,此次政策有幾個特點值得關注,一是服務的標準化,對於參與服務的人員會要求參加相關培訓,從而熟練掌握服務對象的身心特點和為老人服務的技能技巧,並支援現有物業服務企業的物業管家、保潔等人員參加培訓並提供相應服務;二是服務的智慧化,在人工服務的基礎上,開展數據平臺管理的建設,對居家社區養老服務設施進行智慧化升級改造,推動配置健康管理、家用電器監控、樓寓對講和應急響應等智慧設施,以重點解決失能、獨居、空巢老年人的相關需求,實現提高突發事件應對能力、降低老年人意外風險的目的;三是加大扶持力度,不但有相應的資金支援,同時還有稅費的減免,更大程度提升品牌物業企業的參與度,也更有利於試點效果的達成和推廣。

江蘇三三德玖物業服務有限公司董事長林志偉分析指出,該政策意味著以後在政府引導下,“兒女養老”模式將向“社會養老”模式轉變。此外,在需求導向下,物業企業“硬式服務”也將向“人文服務”轉型,同時“補貼機制”也將牽引企業先試先行。

那麼,對於廣大的物業企業而言,需要做好哪些準備工作?對此,鄂俊宇表示,物業服務企業首先要認知到,在老齡化社會大背景下,老齡服務和養老服務是物業服務中的一個重要內容,也是物業企業加強增值服務,或增加其他服務內容的重要支撐;同時,物業企業在整個服務體系中要迅速理解,在物業服務中加入養老服務的所有內容和服務標準,包括服務的實施路徑,可能要跟一些原來從事養老的企業進行有機結合和對位,充分發揮各自優勢。

“未來可從局部試點到全面推開”

新京報記者獲悉,雖然2021年以來中央及多地發佈專項文件鼓勵有條件的物業企業開展社區養老服務,但受制于專業化程度高、資質要求多、孵化時間長、盈利水準低等原因,實際上大規模開展社區養老的企業並不多見。

在此背景下,當前開展社區養老的物業企業多選擇自營或合作的模式,如綠城服務攜手綠城養老服務集團共同探索智慧社區養老服務;銀城生活同銀城康養建立銀城怡家,為老年群體提供養老綜合服務。

中指研究院物業事業部副總經理牛曉娟分析,伴隨“銀發經濟”時代的到來,廣闊的市場空間及居民強烈的居家養老意願,將給物業企業帶來巨大的發展機遇。伴隨國家對生活性服務行業的大力支援及養老、托幼等民生領域具體措施的落地,物業企業有更好的契機開展社區養老服務,比如養老、托幼等場地支援將有效降低企業運營成本,實現盈利可能,助推物業企業打通社區服務閉環。

億翰智庫嘉和家業物業服務研究院唐卓分析指出,該項政策對於物業企業而言,既是機遇又是挑戰。機遇在於,該項政策明確提出多項支援措施,並告知企業可通過網際網路路徑、市場路徑、人才路徑、行業聯合路徑等多方面提供養老服務;挑戰則在於養老服務並非易事,物業企業需要有專業人員、專業設施以及應對突發事件的專業能力,倒逼物業企業服務品質、應急能力的提升。

對物業企業本身來説,鄂俊宇認為,其無論是自建養老體系,還是跟其他養老或康養服務機構聯合,都要對自身社區內的老齡化程度及居民對養老服務的需求掌握得非常清晰,這樣才能有的放矢,從而形成有效的協同;此外,要在養老服務這一相對個性化的服務體系內,構建一個標準化的體系,才能夠有效地實施針對性服務。

“物業行業關注養老已久,社區居家養老服務也一直是政府支援、物業企業難以攻克的領域。”唐卓表示,在此次北京市政府推動下,相信入選試點的物業企業可以創造出一種社區養老的商業模式,未來也可從“局部試點”到“全面推開”,逐步緩解國內社會老齡化的壓力。

(責任編輯:王永超)
即時資訊
聯繫我們
辦公地址:北京市朝陽區酒仙橋路10號恒通國際商務園B12C座五層
郵       編:100015
聯繫電話:010-59756138/6139
電子郵箱:dichan@dichanchina.com
網站無障礙
​北京推行“物業+養老”服務試點,物企如何搶灘“銀發經濟”?
來源:新京報2022-02-14 08:15:05
2月9日,北京市民政局、財政局、住房和城鄉建設委等6部門聯合印發《關於開展“物業服務+養老服務”試點工作的通知》。其中提出,要探索實行“物業服務+養老服務”模式,確定北京首開集團、天恒置業集團、萬科物業有限公司、遠洋億家物業服務股份有限公司等物業服務企業為試點單位,並明確了試點期限、試點內容、支援措施、監管措施等內容。
長按保存圖片

中國網地産

是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中國網旗下地産頻道,是國內官方、權威、專業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

中國網地産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dichan@dichanchina.com 電話:010-59756138/6139 京ICP證 040089號
京公網安備110108006329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關於我們 主辦單位 權責申明 聯繫我們 廣告合作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京ICP證 040089號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27341號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10120170004號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