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城大通回復上交所:房地産項目存貨存在進一步計提減值風險

來源:澎湃新聞 2022-02-14 08:12:00

2月11日,冠城大通(600067.SH)回復了1月27日收到上海證券交易所《關於對冠城大通股份有限公司業績預告相關事項的問詢函》,涉及存貨跌價準備、新能源業務固定資産計提減值等。

冠城大通此前披露的業績預告顯示,2021年冠城大通對部分房地産項目的銷售價格進行調整,擬計提存貨跌價準備約6億元至7億元,這是公司業績預虧的主要原因。報告顯示,2020年冠城大通計提存貨跌價準備約1.93億元。

1月26日,冠城大通在盤後發佈公告稱,公司預計2021年度歸母凈利潤虧損8億元至9億元,扣非後凈利潤虧損8.8億元至9.8億元人民幣,同比由盈轉虧。同日,公司披露下屬合資公司工作人員涉嫌職務犯罪的公告,預計該事項給公司造成資産凈損失最大約為660萬元。

上交所要求其説明計提存貨跌價準備的依據及合理性。

冠城大通表示,受新冠肺炎疫情、地産政策調控、融資環境收緊、市場分化嚴重以及産品結構變化等因素的疊加影響,為了順應市場變化,加快銷售去化及現金回籠,公司根據各地産項目所處區域的市場環境、不同的産品結構、推售節點及銷售週期,擬對部分房地産項目的銷售價格進行調整,使得可變現凈值低於成本,需計提存貨跌價準備。

冠城大通稱,每個資産負債表日,公司均對存在減值跡象的存貨參照在建在售項目備案價格以及參考周邊競品的市場售價,並結合項目定位以及銷售計劃進行存貨減值測試。

2020年計提存貨跌價準備主要集中在原取地價格較高的常熟地區的地産項目以及尾盤項目的車位;2021年受疫情持續影響,以及房地産融資收縮、部分房地産開發商資金緊張、部分區域上市供應量增加而導致市場以價換量的競爭加劇,市場分化嚴重,房地産市場下行趨勢明顯,項目普遍承壓,且預計短期內這種狀況無明顯改善。

為順應市場價格走勢,加快銷售現金回流,冠城大通擬對2022年部分區域的地産項目行銷策略、未售樓棟價格體系進行相應調整,以應對市場壓力,達到加快去化的行銷目標,故導致2021年存貨跌價準備計提金額上升。冠城大通表示,公司對存貨採取的減值測試方式、測試過程歷年保持一致且符合會計準則相關規定,不存在前期存貨跌價準備計提不審慎、不及時的情形,相關項目在本年度內所計提的跌價準備具有合理性。

同時,冠城大通強調,雖然房地産項目存貨根據市場情況及銷售策略在2021年度計提了相應的減值準備,但如果未來市場整體環境繼續下行,公司房地産項目存貨未來仍存在進一步計提減值的風險。

對於公司自2019年以來凈利潤持續下滑,報告期內業績由盈轉虧的問題。冠城大通表示,公司目前主要從事房地産開發、電磁線以及新能源電解液添加劑生産和銷售業務。經過近幾年的産業轉型,冠城大通2021年度電磁線業務收入已經超過房地産業務銷售收入。公司將結合自身的産業背景和産業依託,進一步向實體經濟轉型,大力推進電磁線業務和新能源電解液添加劑業務的發展,尤其是進一步強化公司在國內電磁線業務方面的競爭優勢和市場地位,以此提升電磁線業務對公司未來經營的貢獻度。

基於公司未來經營的戰略安排,結合公司目前的經營和財務結構,冠城大通擬通過以下幾方面的工作,進一步優化公司的經營和財務結構,爭取2022年盈利水準實現扭虧為盈,並實現未來的可持續有品質增長。

具體措施包括加快房地産項目去化,確保房地産項目現金回籠,爭取2022年明顯改善整體經營性現金流,並以此明顯降低有息負債總額,持續優化負債結構,降低財務費用支出;借力國家供給側改革和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的機遇,持續推進電磁線業務和新能源電解液添加劑業務的技改,逐步擴大産能,進一步發揮技術優勢,轉化技術生産力和提升經濟貢獻度,力求成為公司未來利潤主要貢獻者;根據實際情況加大力度盤活低效、無效資産,包括加快推進冠城瑞閩鋰電池業務資産處置工作;加強內部管理,全面提升管理水準,降低各項費用支出,增強企業經營效益。

截至午間收盤,冠城大通報3.47元/股,跌幅0.57%。

(責任編輯:王永超)
即時資訊
聯繫我們
辦公地址:北京市朝陽區酒仙橋路10號恒通國際商務園B12C座五層
郵       編:100015
聯繫電話:010-59756138/6139
電子郵箱:dichan@dichanchina.com
網站無障礙
冠城大通回復上交所:房地産項目存貨存在進一步計提減值風險
來源:澎湃新聞2022-02-14 08:12:00
2月11日,冠城大通(600067.SH)回復了1月27日收到上海證券交易所《關於對冠城大通股份有限公司業績預告相關事項的問詢函》,涉及存貨跌價準備、新能源業務固定資産計提減值等。
長按保存圖片

中國網地産

是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中國網旗下地産頻道,是國內官方、權威、專業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

中國網地産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dichan@dichanchina.com 電話:010-59756138/6139 京ICP證 040089號
京公網安備110108006329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關於我們 主辦單位 權責申明 聯繫我們 廣告合作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京ICP證 040089號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27341號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10120170004號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