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市一天迎兩大利好!剛需族買房,該出手了?

來源:中國新聞網 2021-12-08 07:58:10

央行宣佈全面降準:將於12月15日下調金融機構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不含已執行5%存款準備金率的金融機構),此次降準共計釋放長期資金約1.2萬億元。

同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提出“要推進保障性住房建設,支援商品房市場更好滿足購房者的合理住房需求,促進房地産業健康發展和良性迴圈”。

房企、購房者的雙向利好

時至年底,房企“價格戰”不斷上演的背後,是樓市愈發明顯的降溫。下半年起,房地産市場的下行讓部分房企出現了現金流緊張乃至違約現象。

“降準後,包括房地産在內的各市場參與主體和銀行接觸時,獲得貸款的空間比較大,便利性更高。這也使得房企的資金壓力可以更快得到緩解,具有積極的作用。”易居研究院智庫中心研究總監嚴躍進表示。

“房企融資環境有望繼續邊際改善,房企合理的融資需求得到滿足,利於降低房企債務風險。”貝殼研究院首席市場分析師許小樂也認為,對於購房者來説,貸款難的問題也或將得到緩解,“降準釋放流動性的利好下,房貸利率下降、放款速度加快。”

“貸款能力增強的情況下,房企的推盤節奏也會加快,至少會使得後續房屋銷售不會太悲觀。”嚴躍進認為,或者説到明年一季度,部分項目結合寬鬆的房貸條件,銷售節奏會加快,對於房地産市場的活躍和房企資金的加快回籠等有積極的作用。

利於剛需、改善型購房需求釋放

除了央行降準,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支援商品房市場更好滿足購房者的合理住房需求,促進房地産業健康發展和良性迴圈”的表述更是被業內認為,接下來的貸款環境會更友好。

“‘支援商品房市場更好滿足購房者的合理住房需求’標誌著前期高壓緊縮的調控政策拐點確定,結合本次降準釋放流動性,將對房地産市場帶來利好。”許小樂認為。

貝殼研究院研究顯示,在限貸政策下,低總價剛需群體受到的影響最大。首先是需要更長的時間才能獲得貸款,其次由於各地實行嚴格的認房認貸政策,賣一買一這樣的置換需求被視為購買多套,也抑制了改善型換房需求的釋放。

“如果這些需求長期被壓制,會導致市場快速萎縮,後續可能會出現集中釋放,不利於市場平穩發展。預計未來在首次購房和改善性換房方面會有更好的政策支援。”許小樂表示。

“‘支援’一詞已經有非常強的信號了,比‘鼓勵’更有價值,是房地産市場的重大利好。”嚴躍進也認為,既然提及了支援,那麼預計後續包括土地、金融、購房、稅費等政策都給予支援。

嚴躍進還指出,過去講房地産政策,主要是“平穩健康發展”目標。“良性迴圈”的發展目標是首次提出,是對房地産産業鏈的一次重要表述,“説明房地産市場的良性迴圈很關鍵。”

廣東省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員李宇嘉同樣認為,這一提法釋放了兩大重要信號:一是大起大落不是健康的,平穩運作也包括資金供給的平穩,而不是資金緊縮導致行業波動;二是良性迴圈,即供地、開發、銷售的良性迴圈,這也需要資金的支援。

購房窗口期,到了?

實際上,從10月開始,流向房地産的“活水”正在多起來。

9月29日,央行、銀保監會聯合召開房地産金融工作座談會,指導主要銀行準確把握和執行好房地産金融審慎管理制度,保持房地産信貸平穩有序投放,維護房地産市場平穩健康發展。

12月3日,銀保監會新聞發言人表示,現階段,要根據各地不同情況,重點滿足首套房、改善性住房按揭需求,合理髮放房地産開發貸款、並購貸款,加大保障性租賃住房支援力度,促進房地産行業和市場平穩健康發展。

隨著樓市頻迎重磅利好,尤其是關鍵的信貸政策放寬,許小樂認為,這將會鞏固11月的底部復蘇局面,對四季度以及明年一季度的房地産市場構成利好。

同時,降準過後,銀行貸款環境相對寬鬆,可用於放貸的金額增加,有可能推動中短期房貸利率走低。

中指研究院預計,未來部分熱點區域首套房房貸利率仍有下調預期,銀行放款週期進一步縮短;同時,此前地方偏緊的政策有望迎來微調,以促進房地産業健康發展。(完)

(責任編輯:王永超)
即時資訊
聯繫我們
辦公地址:北京市朝陽區酒仙橋路10號恒通國際商務園B12C座五層
郵       編:100015
聯繫電話:010-59756138/6139
電子郵箱:dichan@dichanchina.com
網站無障礙
樓市一天迎兩大利好!剛需族買房,該出手了?
來源:中國新聞網2021-12-08 07:58:10
央行宣佈全面降準:將於12月15日下調金融機構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不含已執行5%存款準備金率的金融機構),此次降準共計釋放長期資金約1.2萬億元。
長按保存圖片

中國網地産

是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中國網旗下地産頻道,是國內官方、權威、專業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

中國網地産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dichan@dichanchina.com 電話:010-59756138/6139 京ICP證 040089號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27314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關於我們 主辦單位 權責申明 聯繫我們 廣告合作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京ICP證 040089號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27341號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10120170004號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