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龍坡走心改善住宅 龍湖美林美院5個難得“含金量”破表

來源:中國網地産 2021-11-19 16:18:19

近幾年,生活水準的提升帶來了居住舒適度的思考,因此在重慶的房地産市場中,主打品質改善、高端改善的項目熱度持續攀升。

居住地段、周邊環境等配套外部條件的改善,空間面積、園林環境、社區配套等內部條件的品質提升......真正的改善,就應該是全方位的。

而放眼九龍半島,進駐的知名開發商寥寥,對於老九龍坡人想要換居的可選項較少。政府舊城改造的大背景,也敦促著勤懇務實的老九龍坡人們為自己生活再做更好的探尋。

擁有雄厚的住宅開發實力和商業運營實力的龍湖,讀懂了老九龍坡人想以更舒逸的居住體驗留在這裡的心,為九龍坡帶來“住宅+商業”標桿之作——龍湖美林美院。

九龍坡走心改善住宅  龍湖美林美院5個難得“含金量”破表_中國網地産

樣板間實景圖  龍湖供圖

城區煥新升級

宜居價值再次進階

九龍坡區作為傳統工業老區,曾引領了重慶的發展,其GDP規模、工業生産總值、規模以上企業數量,都在重慶各區縣中名列前茅。其土地價值的臻稀性,被重慶納入了重點舊城改造的區域,城市更新已拉開序幕。

從渝昆高鐵新增九龍坡站、預計2022年建成的18號線,到舊城改造、配套基礎設施建設,再到商圈擴容、公園擴建,如果再加上重慶高新區升級計劃及九龍半島人文之城打造計劃的積極推進,九龍坡正在迎來發展新機遇。

在重慶打造城市新名片、推動城市更新的大背景下,九龍半島的黃桷坪長江大橋、重慶美術公園已正式啟動建設,九龍半島從城市面貌、城市功能、交通路網等方面産生質的飛躍。此外,九龍半島舊城改造、楊家坪商圈擴容升級等重大項目,也讓整個九龍半島的宜居價值再上一台階。

九龍坡走心改善住宅  龍湖美林美院5個難得“含金量”破表_中國網地産

圖源重慶發佈

九龍半島位於主城核芯區,離各大商圈、人口密集區絕對距離近,通勤時間遠低於新興區域。在大規模、高標準打造城市界面、補齊交通短板後,整個九龍半島的區域優勢將被更多人認可。

美林美院熱土之上“真改善”

難得洋房煥新城市界面

隨著“長江文化藝術灣區”藍圖鋪展,九龍半島一躍成為重慶人文藝術封面熱土,承載煥新城市界面與格局的戰略使命。作為重慶主城的幾何中心,九龍半島劃界5KM世界都會圈,以同頻全球都會的城市配套賦值世界生活。

2021,龍湖洋房首獻九龍,執筆藝術暢想,把對人居的美學嚮往融入這一墻紅磚,敬獻集龍湖28載洋房修為大成而築的龍湖美林美院,于九龍坡稀缺城芯熱土之上,創著難得的洋房規制,在建築之中重塑空間,以空間為本定義生活。

九龍坡走心改善住宅  龍湖美林美院5個難得“含金量”破表_中國網地産

龍湖美林美院效果圖  龍湖供圖

10月1日龍湖美林美院美學行銷中心驚艷,千人同赴,共鑒閃耀時刻,讓九龍坡人對於改善洋房生活終於擁有了一個具象的承載。項目首次開盤,當日房源告罄,10月更是以銷售套數、銷售金額、銷售面積皆為TOP1的成績問鼎九龍坡,成為今年山城樓市經典場面之一。

九龍坡走心改善住宅  龍湖美林美院5個難得“含金量”破表_中國網地産

行銷中心實景圖  龍湖供圖

這個按字面意思解讀為“美麗的園林、美麗的院子”的項目,于樓市呈現下行趨勢之時,驚艷而生,在優雅和藝術的碰撞中,為九龍坡帶來嚮往的難得花園洋房生活:

難得前庭後院:1梯2戶設計,前庭後院通透尺度;

難得板式橫廳:匠心考究,以純板式空間安放家人居住理想;

難得私密改善:兼顧舒適度和私密性,融入自然建築理念,步履間盡覽棲居意趣;

難得核心真洋房:城市核心寸金之地,奢筆創著洋房業態;

難得意趣園林:三大景觀系統,運用莫奈和梵谷畫作中的藝術靈感打磨園林,從歸家情景、生活庭院、全齡主題空間為生活增添藝術裝點。

九龍坡走心改善住宅  龍湖美林美院5個難得“含金量”破表_中國網地産

龍湖美林美院效果圖  龍湖供圖

從時代審美積澱與九龍坡人民的需求出發,龍湖美林美院謹以純板式洋房都薈住區,煥新一座城市的高水準人居,為業主打造九龍繁華城芯的優越藝境生活。

目前,龍湖美林美院難得洋房火熱銷售中,恭迎蒞臨品鑒。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為廣告資訊,由廣告主授權中國網地産發佈,文中觀點僅供讀者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
(責任編輯:王佳瀅)
網站無障礙
九龍坡走心改善住宅 龍湖美林美院5個難得“含金量”破表
來源:中國網地産2021-11-19 16:18:19
美林美院熱土之上“真改善” 難得洋房煥新城市界面
長按保存圖片

中國網地産

是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中國網旗下地産頻道,是國內官方、權威、專業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

中國網地産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dichan@dichanchina.com 電話:010-59756138/6139 京ICP證 040089號
京公網安備110108006329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關於我們 主辦單位 權責申明 聯繫我們 廣告合作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京ICP證 040089號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27341號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10120170004號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