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融資政策短期未見明顯放鬆 房企尋求多種方式化解債務危機
來源:中國網地産 2021-11-12 17:06:05 作者:小吳
11月11日,有媒體報道稱,高盛亞洲另類投資聯席主管Stephanie Hui表示,未來五年將向亞洲另類資産至少投資300億美元,這意味高盛在這一區域的投資額翻番至600億美元左右,在投資方向中包括房地産行業。
前不久,《金融時報》發佈消息稱,高盛正在買入中國房企債券,同時針對個別房企風險事件引發的連鎖反應,高盛認為“傳染風險被高估了,市場正在消化這一風險”。
高盛選擇在房企債務違約、評級下調後逆勢抄底債券,無疑是看到了房地産行業回暖跡象以及可能的政策風向標轉變。
2021年,整個房地産行業風波不斷,但更為急迫的是將於2022年一季度大規模到期的海外債。據中指研究院數據顯示,2022年第一季度房企到期海外債達983.3億元,佔全年總額27.8%。
當下房地産融資進一步縮緊,借新還舊的路子難以為續,花樣年控股、當代置業、新力控股等房企債務違約事件頻出,信用危機一觸即發,多家房企接連被穆迪、惠譽等評級機構下調評級。
對房企信心的倒塌如多米諾骨牌,從二級市場的投資者一路瀰漫到購房者當中,部分債務暴雷房企的項目銷售也受到影響。10月份,百強房企中超八成單月銷售業績同比下降,其中44家房企同比降幅大於30%,另有37家房企同環比皆下降。
信心更比黃金貴,但也逆風易消散,房企的信心保衛戰已經開打。多家房企以回購到期美元債的方式宣告自身資金充裕,並通過公司股東及高管增持股份來提振市場信心。
雙十一當天電商銷售額的戰報一如既往,房企也開啟清空購物車回購美元債的模式,中梁控股、融信中國、龍光集團、正榮地産紛紛發佈公告稱已進一步回購美元債。
據不完全統計,自10月9日以來,房企回購美元債近30筆,其中正榮地産、佳源國際控股、銀城國際控股各回購3筆美元債。另有新城控股公告計劃由新城環球提前贖回3.5億美元債券,雅居樂宣佈已提前回購本金為1000萬美元的優先票據以及應計未付利息。建業地産更是將其中國在岸銀行賬戶內30億元的資金匯出至其離岸銀行賬戶,以償付2021年11月票據的到期未償還本金及應計利息。
另一方面,房企為增持自家股份回升股價也是使勁渾身解數,控股股東及公司高管增持股份已是基本操作,根據員工股權激勵計劃回購股票也不在少數,甚至個別房企通過高管親屬增持股份。
截至11月12日,已有碧桂園、禹洲集團、世茂集團、中南建設、綠城中國、正榮地産等房企斥資增持公司股份。其中,以禹洲集團的林龍安為首,自9月以來林龍安接連6次增持公司股份,增持總額達1722.2萬股股份,總代價超1700萬港元。
除以一己之力增持股份外,另有房企獲得國際資本的青睞。11月11日,貝萊德以每股平均價13.91港元增持融創中國172.2萬股,總代價約2396.39萬港元。本次增持完成後,貝萊德持股比例由4.98%增至5.01%。
截至11月11日收盤,中南建設、泰禾集團、招商積余、招商蛇口、金地集團、保利發展、新城發展、陽光城等10隻地産股漲停。地産債方面也強勢反彈上演臨停潮,20奧園01收漲超34%,20世茂G3、19禹洲02、20世茂G1等多只債券漲超20%。
市場釋放出利好信號 融資環境逐漸破冰
高盛抄底房企債券不僅限于看到房企內部的回暖跡象,更是洞察到近期市場釋放出的利好信號。
10月26日,發展改革委外資司會同外匯局資本司召開房地産企業外債座談會,會議指出,將繼續在外債備案登記、資金出境等方面滿足企業合理合規的外債置換和償付需求,落實滿足房地産合理資金需求,支援房企融資,維護中資海外債信譽。
11月9日,中國銀行間市場交易商協會舉行房地産企業代表座談會。據參會人士透露,招商蛇口、保利發展、碧桂園、龍湖集團、佳源創盛、美的置業等公司近期均有計劃在銀行間市場註冊發行債務融資工具。
同日傍晚,便傳出了高盛正在買入房企債券的消息。
金融機構房地産貸款投放速度已有所提高,房企融資逐步釋放出解凍信號,房地産合理資金需求也正在被滿足。
據人民銀行數據顯示,10月末,銀行業金融機構個人住房貸款餘額37.7萬億元,當月增加3481億元,較9月多增1013億元。另有媒體從金融管理部門和多家銀行獲悉,10月房地産貸款投放將較9月大幅回升,環比增超過1500億元,其中房地産開發貸款環比增500多億元。
近期,房地産金融工作座談會多次釋放政策利好信號,房地産融資環境有望放鬆。但是始終會堅持“房住不炒”的核心理念,弱化房地産的金融屬性,強調其居住屬性,政策終將是以維護房地産市場的平穩發展為目的,融資環境的放鬆邊界依舊有限。
是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中國網旗下地産頻道,是國內官方、權威、專業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
中國網地産
房企早八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