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一刻鐘便民生活圈 成都這12個社區啟動試點

來源:四川線上 2021-11-08 10:56:31

四川線上記者 雷倢

成都日前被確定為全國首批城市一刻鐘便民生活圈試點地區。記者11月5日從成都市商務局獲悉,成都正在編制《成都市一刻鐘便民生活圈試點工作推進方案》,啟動12個國家級試點社區,並擴大試點範圍,推動44個社區進行市級試點。

打造一刻鐘便民生活圈 成都這12個社區啟動試點_中國網地産

圖片提供:成都市商務局

隨著城市一刻鐘便民生活圈試點建設持續推進,成都立足“我為群眾辦實事”,不斷探索社區建設模式和推動項目落地。

據悉,成都正聚焦城市一刻鐘便民生活圈試點社區功能完善和品質提升相關重點領域,累計梳理重大項目36項,已完成90%以上。通過推動項目科學有序實施,進一步提升了試點社區居民生活便利化和品質化程度。

錦城社區打造交子金融大街特色商業街區,引入朵雲書院主打文史與書畫兩張牌,營造傳統文化、海派文化、江南文化氛圍;正因社區打造“時尚化的青春潮玩地、特色化的商業聚集地、專業化的創新創業地”特色商業街區,營造活力休閒、藝術文創的街區氛圍……

“舒美社區環境是舒心居住體驗的良好基礎。我們以空間美化提升居住品質,通過社區環境整治、社區風格打造、社區生態優化,既提升居民生活的歸屬感、居住的幸福感,又製造網紅打卡熱點,提升了社區活力和人氣。”市商務局相關負責人説。

同時以黨建引領推動社區治理,發揮街道黨工委社區治理作用,成都按照“以人為本、問需於民”的原則,推動城市一刻鐘便民生活圈試點社區建設有規劃、有條理、有秩序地進行。

成都市商務局相關負責人舉例説道:“喜樹路社區在黨工委指導下,採取‘線上十線下’問卷調查、座談會等形式,對周邊34個小區20萬餘居民開展3 輪居民需求調查,系統分析 1.4 萬餘份調查問卷,精選出衛生服務、公共事務服務、社區食堂、幼兒托育等 10項服務功能,便於我們更好滿足社區居民需求。”

以商業運營反哺微利業態,也是推動城市一刻鐘便民生活圈試點社區建設的有效手段之一。西南社區整合清理閒置空間、低效空間和被侵佔空間共1000余平方米,打造運營杏園、鄰里會客、幸福生活館等項目,將項目收益按比例反哺成立社區基金,按照“居民認繳一部分、基金補貼一部分”的模式,組建成立社區“五小”服務隊,為社區居民免費提供“小修理”“小菜籃”“小理髮”等便民服務。目前,社區基金“總池子”達30余萬元,已開展8個項目打造及運營,服務群眾 5000余人次。“試點社區大多運營方式為公益性服務和市場化運作相結合,社區通過建立基金、簽訂社區公益服務合約等,撬動社區微利業態發展活力,推動社區繁榮和微利業態可持續。”成都市商務局相關負責人説。

數説成都一刻鐘便民生活圈

試點社區共計推進20項基礎便民類重大項目。便民生活圈內現有商業網點設施數量4581個,綜合超市51個,早餐店 307個,維修點 153個,社區食堂12個,養老站12個。建設標準化菜市場20個、生鮮店(菜店)78個。基本完善了14項居民基本生活服務業態,進一步便利了社區居民基本生活需要的獲取。

試點社區共計推進13項品質提升類重大項目。新建、改造、提升特色商業街區 17條。現共有社區商業中心(鄰里中心等商業綜合體)35座,連鎖便利店384個,新式書店14個,運動健身房83個,品牌首店 79個,社區美空間29個,新型基礎設施數量(5G基站、充電樁等)60個,進一步提升了11項居民品質生活服務業態,滿足了社區居民對美好、品質生活的需求。

試點社區共推進3項新型體驗類重大項目。建立智慧共用書屋10余個,覆蓋小區、學校、街邊、車站(地鐵),通過“網際網路+”等方式,實現圖書等通借通還,營造“處處有書、人人讀書”等書香環境社區。依託成都口岸優勢,推動建立1個社區級跨境電商平臺和 1個“全球購”線下體驗店,通過線下場館展示、線上購買的方式,便利居民購買進口休閒食品、進口母嬰用品、進口酒、進口日化用品、進口糧油、進口保健品等,實現“足不出戶買全球”。

(責任編輯:孫悅)
網站無障礙
打造一刻鐘便民生活圈 成都這12個社區啟動試點
來源:四川線上2021-11-08 10:56:31
成都日前被確定為全國首批城市一刻鐘便民生活圈試點地區
長按保存圖片

中國網地産

是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中國網旗下地産頻道,是國內官方、權威、專業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

中國網地産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dichan@dichanchina.com 電話:010-59756138/6139 京ICP證 040089號
京公網安備110108006329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關於我們 主辦單位 權責申明 聯繫我們 廣告合作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京ICP證 040089號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27341號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10120170004號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