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袁磨刀”

來源:中國網地産 2021-10-28 10:54:21

我叫“袁磨刀”_中國網地産

龍湖供圖

“做好一件事很容易,但連續十年如一日,在平凡的崗位、重復簡單的事情,這便是不平凡。”

“請叫我‘袁磨刀’吧,大家都知道。”袁師傅淡淡地説道。黝黑的皮膚,總是帶著質樸的微笑,説話間,袁師傅熟練的將手頭打磨的好的菜刀清理乾淨,裝到了印著號碼的紙袋裏。他的周圍五六個磨刀匠穿著印著“龍湖善居”的藍背心,一邊工作,一邊和業主們交談。

在重慶龍湖花園為業主磨刀的袁師傅,一磨就是十年。最終,“磨刀”成為人們對袁師傅最深刻的記憶,而“磨刀”這個“外號”也成為業主們對他親切的代名詞。

連續11年業主服務滿意度超過90%,秉持“滿意+驚喜”服務理念的龍湖智慧服務,擁有的不單單是智慧的黑科技,更多是業主身邊這樣一個個平凡的“袁磨刀”。十年磨刀,也是龍湖的“善居十年”。溫情氤氳的“善居計劃”讓社區煥發新顏的同時,也留下身處其中的人們感受到了屬於龍湖的溫度……

磨刀十年,我的名字叫“袁磨刀”

“我已經為業主們磨了十年的刀了。”10月,龍湖的便民磨刀活動如約啟動。作為重慶龍湖善居計劃的“傳統曲目”,今年活動的第一站走進了重慶市龍湖花園小區。袁師傅是這次磨刀活動的“主刀”者。當我們問起他的名字時,他笑笑説:“就叫我袁磨刀吧,這個外號比我的名字出名”。

我叫“袁磨刀”_中國網地産

龍湖供圖

68歲的袁師傅,性格開朗,很健談。頭髮已經半百,手指上佈滿老繭,消瘦的臉上總是挂著笑。四十多年的磨刀生涯,讓他有著純熟的磨刀技藝,這也是他入圍服務團隊的“通行證”:“技藝必須要熟練,才能夠受龍湖委託來社區為業主服務”。

十年前,龍湖開啟“善居計劃”——旨在對老社區設施設備煥新的同時,也針對業主們的需求開展諸如,曬被、磨刀、體檢等設社區服務,打造更具親和力的戶外交互空間。自此,袁師傅便開始通過便民磨刀活動,為龍湖的業主們服務。

“充滿好奇,還很驚訝。”回憶起十年前,龍湖工作人員找到自己的情形,袁師傅記憶猶新,他説沒想到一個小區的物業能細緻到幫業主請磨刀匠,還專門組織業主集中磨刀。對於當時的他來説,真是新鮮事。“當時我們每天走街串巷嘛,也聽人家説這個小區好,那個小區好,説的最多的是龍湖,想想這真的是。

袁師傅説,他們圈裏都知道,舉辦磨刀這種社區便民活動的,龍湖是第一家。而此後,也有很多其他的物業公司也找到他們,開始做社區服務,給業主提供方便。的物業公司也開始效倣龍湖

 “從龍湖花園,到水晶酈城,藍湖郡,再到這一兩年的新小區,十年我服務了龍湖的30多個小區了!”袁師傅説,當年他們以為就是一次便民服務。可沒想到,從那年開始,龍湖堅持了十年。最早只有兩三個磨刀師傅,幾個園區。如今,磨刀的園區越來越多,每年參與磨刀的師傅也已經達到了30多位。十年下來,他和很多龍湖的業主都成了熟人。除了物業組織統一磨刀,也經常有業主打電話請他到府磨刀。

“他們可能不知道我真名叫什麼,但談到袁磨刀,他們都知道”十年光陰如梭,龍湖的園區留下了袁師傅的身影,他的真名,已被他的磨刀功夫所替代,龍湖業主也習慣了,家裏刀鈍了,就打手機裏存著得那個“袁磨刀”。

我叫“袁磨刀”_中國網地産

龍湖供圖

我叫“袁磨刀”_中國網地産

龍湖供圖

十年磨刀,我們成為朋友

“在我看來,龍湖不僅對業主們真誠耐心,同樣也是打心眼兒裏尊重我們這些傳統的手藝人的,所以我喜歡和龍湖打交道。”袁師傅説,十年的磨刀,不單讓他認識了很多龍民,有了很多老顧客。給他留下最深印象的,更是這些年他所接觸到的龍湖工作人員,以及他所感受到的所謂的“龍湖式服務”。

“和龍湖合作,特別的舒心。”袁師傅説,每次善居計劃的便民磨刀活動開始後,龍湖物業的工作人員會提前給他們準備好休息場所和熱茶水。有時候還會給他們買水果吃。

因為每次磨刀都是集中服務,業主們也都很熱情。所以基本上磨刀日的時候,他差不多會全天無休。磨刀師傅們大部分年紀都偏大,所以龍湖的小姑娘小夥子們都很主動關心他們的身體,會時刻想著為他們提供舒適環境,讓他們多休息一下。

“和龍湖的夥伴們打交道十年,好多的龍湖工作人員現在已經成為再熟悉不過的朋友。”袁師傅説,和龍湖“善居計劃”一路同行的十年,與其説雙方是雇傭的關係,到不如是説更像是熟識多年的老朋友。

這樣的友誼不僅在袁師傅與龍湖團隊的小夥伴們之間傳遞,在袁師傅與龍湖的業主們之間,也隨著時間越發牢固。。

“我們進到老舊小區時,來磨刀的基本都是老人們,每次都像是老友相聚。”在十年的磨刀過程中,袁師傅發現,很多老人每次活動都來磨刀。後來他知道,磨刀其實不是他們最主要的目的。更多的時候,他們把這個活動當成了一次老友見的相聚。趁著大家都來磨刀,他們見見老朋友,磨刀師傅和龍湖團隊的年輕人們也陪著他們拉拉家常。“有時候老人家的聽力不好,但十年來,我從沒看到龍湖的小夥子們有過不耐煩”。

我叫“袁磨刀”_中國網地産

龍湖供圖

“每年參加磨刀,成為了一種習慣。”家住重慶龍湖花園的業主鄧大明先生,已經在龍湖物業的服務下生活了二十多年。

他説,每年參加龍湖舉辦的便民磨刀活動似乎成為了一種習慣,和這裡的老師傅也已經非常熟悉了,在龍湖的搭橋下,“袁磨刀”和他也成為了常年陪伴、可以聊聊天的老朋友。

鄧大明表示,正如袁師傅所説,作為這樣一個長週期老社區,龍湖花園小區目前更多居住的都是老年人,急需陪伴和溝通。而在自己的子女不能時常在身邊時,龍湖看到了這部分需求,並且及時的填補上。

我叫“袁磨刀”_中國網地産

龍湖供圖

磨刀背後,滿滿的人文關懷

對鄧大明而言,在龍湖花園生活,在享受磨刀的服務外,得到更多的是關懷。“平時的‘曬被節’、‘秋天的第一杯奶茶’活動等,都給我們提供了一個可以在鄰里之間溝通和聊天的條件。”鄧大明坦言。

在鄧大明看來,龍湖在社區裏打造的這些活動,為他們提供了可以加深鄰里之間聯繫的社交場所,而這正是在日常社區服務以外,他們最需要的。

不僅如此,得益於龍湖對保障老年群體生活的安全和便利一直十分重視,他們的生活往往被無微不至地關懷著。

“在印象裏,我和我老伴幾乎從來沒有因為社區生活不方便而麻煩過兒子。”鄧大明説,因為很多需求,他告訴龍湖物業的小姑娘和小夥子,他們都是不厭其煩的幫忙。比如,提菜上樓、定期到府義診,甚至是教他們使用智慧手機。

“很多瑣事,有時候連我們自己的子女都會覺得麻煩,可在他們臉上,卻總是有耐心。” 

鄧大明生活,買房子最該看重的就是物業對人文關懷的保障,尤其是對他們這種子女不在身邊的老年人來講。選擇了什麼樣的物業,就是選擇了下半生要過什麼樣的生活。

“我和老伴都很慶倖我們選擇了龍湖。”鄧大明坦言,不光他們做了二十年的老“龍民”,自己的兒子和侄子都已經選擇了在龍湖安家。

“不用我們多説什麼,我們的家人對於龍湖的用心都看在眼裏,我們兒子還經常開玩笑説,要到府感謝龍湖替他照顧了父母。”鄧大明笑著説。

十年的善居服務,還有這很多很多像“袁磨刀”這樣的服務“匠人”,也有著“鄧大明”一樣被溫暖著的業主。

在成都龍湖世紀峰景社區,管家夏勤任職了十年,從未換過崗位。她負責的468戶業主,她能記住每一個業主的名字。“除了日常的修理水管、安裝燈泡等瑣事,她們也在不斷地思考能為業主們帶來哪些更豐富的服務。”夏秦説,類似于便民磨刀,曬被等活動,他們這些年也都堅持在成都開展,還陸續加入了除螨、下水道清理,木地板打蠟,門窗維護等更針對化的服務。“服務的本質,是真正讓業主們感到,他們的需求被看到。或者甚至能比他們更早預知到他們的需要。”夏勤説,正是因為每一次龍湖都將業主生活的真正需求看在眼裏,不斷地更新服務,才讓業主們能給他們更多信任和肯定。這也是“善居計劃”一直保持持續著高口碑的重要原因。

十年的善居,龍湖堅守著十年的初心,兌現著“善待你一生“的承諾。我們也感謝十年來給我們溫暖的每一個“袁磨刀”和那些甚至連名字都沒出現過的人。正是因為有他們的默默付出,才讓這份溫暖被一直延續。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為廣告資訊,由廣告主授權中國網地産發佈,文中觀點僅供讀者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
(責任編輯:王佳瀅)
網站無障礙
我叫“袁磨刀”
來源:中國網地産2021-10-28 10:54:21
磨刀的儀式感:一個磨刀匠和一個十年活動的故事
長按保存圖片

中國網地産

是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中國網旗下地産頻道,是國內官方、權威、專業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

中國網地産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dichan@dichanchina.com 電話:010-59756138/6139 京ICP證 040089號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27314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關於我們 主辦單位 權責申明 聯繫我們 廣告合作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京ICP證 040089號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27341號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10120170004號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