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物業”締造安徽美好家園 滿足居民多樣化生活需求

來源:安徽日報 2021-10-26 16:45:54

建立第三方評價監理制度,促進物業服務企業提升服務水準;提供業主電子錶決系統,解決維修資金使用、公共收益管理等決策難題;構建線上線下生活服務圈,滿足人們多樣化生活需求。“十四五”期間,安徽省將推進智慧物業管理服務平臺建設,打造現代物業服務業,為廣大居民提供便捷高效的社區生活服務。

規範:建立物業服務第三方評價

今年4月,省住房城鄉建設廳在全省部署啟動“提升物業管理群眾滿意度”專項行動,對物業管理服務的信訪事項進行大起底。計劃用2年左右的時間開展專項行動,優化行業發展環境,督促物業服務行業誠信經營。

針對涉及物業管理相關部門和單位職責不明晰狀況,進一步細化物業管理區域內的職責分工,推動行政管理真正覆蓋到物業管理區域;指導業主委員會依法履職,督促物業服務企業履行合同約定,引導居民自治管理。全方位、多層次搜尋本地區物業管理和物業服務市場存在的共性和深層次問題,進一步理順政府、社會組織和市場的關係,提升治理內涵。

“十四五”期間,全省將進一步聚焦物業管理和服務環節的難點和痛點問題,規範市場行為,提升服務水準。組織編制《物業服務品質第三方評價技術規範》,建立物業服務第三方評價監理制度,物業管理各方主體可根據需要,委託第三方對物業服務品質進行評價,促進物業企業提升服務水準。

針對物業服務企業選聘,完善物業管理招標投標制度,加強新建商品房等物業項目前期物業服務的招標投標監管,鼓勵業主、業委會依法採用招投標方式選擇物業服務企業。規範業主大會、業主委員會運作,把好業主委員會候選人推薦提名關,探索符合條件的社區黨支部委員、居委會成員通過法定程式,選舉為小區業委會成員。

探索:打造業主電子錶決系統

近年來,安徽統籌謀劃全省物業管理服務平臺建設,部署各市主管部門積極推動搭建覆蓋全市物業管理服務平臺,並與城市運作管理服務平臺對接,加快實現城市管理進社區、居民參與互動,締造美好家園。

下一步,省級物業管理綜合服務平臺擬在原基礎上進行拓展提升,增加包括物業管理區域基本資訊、物業服務企業基礎資訊和業主委員會資訊,合同履約行為資訊、業主委員會履職和決策資訊,業主諮詢和投訴,物業管理服務資訊公開以及物業專項維修資金管理等系統模組。

目前,該提升項目已經申報,爭取列入明年計劃,分期建設完成。平臺提升項目完成後,將依法對物業服務企業開放有關數據,並適時與城市資訊模型對接,更好發揮省級平臺作用。

此外,計劃探索打造業主電子錶決系統,解決業主大會會議召開、維修資金使用、公共收益管理等群體決策難問題。目前,省內合肥等市正在積極推進相關工作。

積極探索“物業+黨建”的治理新模式,推進創新物業服務矛盾調處機制,推動各級物業行業主管部門與綜合治理、司法、信訪等部門工作聯動,構建人民調解、行政調解、司法調解相互銜接的物業服務糾紛調解渠道,更好地化解種種物業糾紛。

融合:構建線上線下生活服務圈

“十三五”以來,全省物業服務逐步向精細化、多樣化、智慧化迭代升級,物業服務行業發展勢頭良好。

為了滿足多樣化多層次生活服務需求,今後安徽將積極引導物業服務企業根據業主的實際需求,拓寬服務內容,匯集購物、家政、養老等生活服務數據,推動線上線下服務融合發展,為居民提供便捷高效的社區生活服務和公共服務。

比如,鼓勵物業服務企業依託智慧物業管理平臺,在做好物業基礎服務的同時,為家政服務、電子商務、居家養老、快遞代收等生活服務提供便利。發揮物業服務企業連接居住社區內外的橋梁作用,精準掌握居民消費需求,對接各類供給端,通過集中採購等方式,為居民提供優質商品。

廣泛運用雲計算、大數據、區塊鏈和人工智慧等技術,對接各類商業服務,構建線上線下生活服務圈。連接居住社區周邊餐飲、購物、娛樂等商業網點,對接各類電子商務平臺,提供定制化産品和個性化服務,實現家政服務、維修保養、美容美發等生活服務一鍵預約、服務到府,豐富生活服務內容。通過在居住社區布設智慧快遞櫃、快件箱、無人售賣機等終端,發展智慧零售。

(責任編輯:孫悅)
網站無障礙
“智慧物業”締造安徽美好家園 滿足居民多樣化生活需求
來源:安徽日報2021-10-26 16:45:54
建立第三方評價監理制度,促進物業服務企業提升服務水準;提供業主電子錶決系統,解決維修資金使用、公共收益管理等決策難題;構建線上線下生活服務圈,滿足人們多樣化生活需求。“十四五”期間,安徽省將推進智慧物業管理服務平臺建設,打造現代物業服務業,為廣大居民提供便捷高效的社區生活服務。
長按保存圖片

中國網地産

是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中國網旗下地産頻道,是國內官方、權威、專業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

中國網地産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dichan@dichanchina.com 電話:010-59756138/6139 京ICP證 040089號
京公網安備110108006329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關於我們 主辦單位 權責申明 聯繫我們 廣告合作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京ICP證 040089號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27341號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10120170004號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