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土拍 讓江北核心區C位重新劃分

來源:中國網地産 2021-10-11 10:02:14

9月27日,南京第二輪土拍,終於落下帷幕,幾家歡喜幾家愁。其中,江北核心區可謂是業內外關注的“主戰場 ”。本次土拍江北核心區拍出了5幅地塊,其中,青奧公園板塊獨佔兩席,是本次江北核心區土拍的重點,加上板塊內即將上市的G11和G10地塊,未來4大樓盤齊聚。

從江北核心區大板塊來看,隧道口未來沒有剩餘居住用地,政務中心板塊僅剩餘4塊居住用地,核中核出讓緩慢……可以預見,接下來江北核心區樓市供給主力板塊,將從南工大板塊轉移至青奧公園和核中核板塊。從土地出讓金的層面來考慮,未來這兩個板塊的毛坯銷售限價有望進一步攀升,尤其是青奧公園板塊,大量濱江優質宅地尚未開發,未來將與核中核攜手共進,將成為江北兩大價值高地。

Part.1

舉全省之力打造江北,核心區是重點

舉全省之力打造江北新區,而重中之重是核心區。可以説江北核心區的成敗,作為國家級新區的核心區,決定了南京未來在全國的城市地位,是南京強省會的核心抓手。

《南京市城市總體規劃2035》——“一城兩岸,擁江發展”成為南京發展主旋律。從規劃上來看:

江北核心區中央商務區與河西CBD一期串聯成城市金融軸,將承載南京的金融重任;青奧公園板塊與河西奧體中心板塊,中間串聯起國家級濕地、江心洲生態科技島,打造了兩大主城中的宜居軸線;研創園板塊與河西新城科技園板塊同樣以産業驅動打造跨江産業軸。

一次土拍 讓江北核心區C位重新劃分_中國網地産

效果圖

此外,在江北核心區還有一條濱江公園生態軸,從中央商務區起始至研創園。浦口歷史文化公園、中央商務區濱江公園、青奧體育公園、綠水灣濕地公園。

一次土拍 讓江北核心區C位重新劃分_中國網地産

效果圖

Part.2

江北核心區的置業邏輯,變了!

江北核心區很好,但約33.2平方公里的江北核心區正在形成價值分化,這也在情理之中,由於整體板塊面積較大,很難像其他次級板塊那樣,區域內不動産價值趨於扁平化。

土拍和市場信號是最真實的反應。可以説閉眼買江北核心區的時候已不再,現在的買房人需求已升級。——核心地段+生態宜居+産品品質成為了購房者重要的考量標準!

一次土拍 讓江北核心區C位重新劃分_中國網地産

 效果圖

Part.3

核心區唯一自然預留地,對望奧體宜居板塊

在此前的市場認知上,兩隧之間是核心區,但是從核心區的整體規劃可以發現,兩隧之間主要聚集的是醫療、商業、重大公共配套設施,這也是傳統意義上的城市頂級資源,如果參照河西新城的話,就是以元通為中心,沿著江東中路佈局的商業、金融城等資源。而青奧公園板塊聚集的是商業、文體、濱江公園、産業等資源,參照河西新城對標的就是以江灣城為代表的奧體宜居板塊。

縱觀整個江北核心區,青奧公園板塊佔據了南京首個國家級濕地公園——1500萬㎡的綠水灣濕地公園,也就是説這裡將會成為整個江北核心區唯一擁有江景、濕地的板塊,其宜居價值不言而喻。

可以説,在房地産市場逐漸剝離投資屬性,回歸居住屬性的背景下,青奧公園板塊的生態宜居性及周邊産業後勁,未來將與核中核形成人居互補態勢,成為江北核心區生態宜居改善的聚集地。

Part.4

青奧板塊純新盤案名公開,速來圍觀!

由招商蛇口、新希望、弘陽及新城聯合打造的G11項目已經公佈——越江時代,將打造約110~143㎡裝修住宅,自帶約3800方集中商業體。

項目正位於青奧宜居板塊,享受國家級江北新區、自貿區、江北核心區及青奧板塊四區利好,不僅是生態C位,其項目周邊配套也非常的“紮實”。

交通:地鐵10號線已通車、11號線、13號線、15號線(規劃中)等4線地鐵;

商業:砂之船即將建成,江北萬達廣場(在建);另外距離城南中心的大悅城也僅有一街之隔;五星酒店也有豐大國際、長江之舟;

文化:青奧體育公園在畔,南京美術館、江北新區圖書館、輪滑主題公園等高端配套雲集;

教育:金地皇家文法學校、明道等民辦學校,同時,區域內預留多幅學校用地,目前還沒有公佈教育集團,有一定可期性;

醫療:江蘇省人民醫院浦口分院,也可共用鼓樓醫院江北國際分院、國際健康城高端醫療配套。

 一次土拍 讓江北核心區C位重新劃分_中國網地産

 

越江時代 河西吾悅廣場城市展廳已公開,感興趣的購房者可以前往了解。據悉,項目打造建築面積約110~143㎡裝修高層。售樓處地址:南京江北新區興隆路與新浦路交匯處(原長江時代售樓處)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為廣告資訊,由廣告主授權中國網地産發佈,文中觀點僅供讀者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
(責任編輯:王永超)
網站無障礙
一次土拍 讓江北核心區C位重新劃分
來源:中國網地産2021-10-11 10:02:14
剛剛,江北核心區純新盤案名公佈,這個板塊要起飛!
長按保存圖片

中國網地産

是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中國網旗下地産頻道,是國內官方、權威、專業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

中國網地産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dichan@dichanchina.com 電話:010-59756138/6139 京ICP證 040089號
京公網安備110108006329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關於我們 主辦單位 權責申明 聯繫我們 廣告合作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京ICP證 040089號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27341號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10120170004號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