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指研究院:“國慶”假期房地産市場延續9月低溫態勢

來源:中國網地産 2021-10-08 14:42:10

中國網地産訊 10月8日,據中指研究院分析稱,“國慶”假期房地産市場延續9月低溫態勢。根據中指數據CREIS,今年“國慶”期間(10月1日-7日),重點監測城市新建商品住宅成交面積較去年同期下降33%,購房者置業意願不足,市場情緒延續9月觀望態勢。

一線城市成交規模同比基本持平,二線、三四線代表城市降幅均超四成。“國慶”期間,4個一線城市新建商品住宅累計成交42.19萬平方米,與去年同期基本持平。二線和三四線代表城市受前期樓市調控政策影響,房地産市場降溫明顯。二線代表城市“國慶”期間新建商品住宅累計成交35.32萬平方米,同比下降43%;三四線代表城市“國慶”期間新建商品住宅累計成交13.68萬平方米,同比下降44%。

中指研究院短期整體市場預判:9月底,中央接連釋放穩樓市信號,央行“兩個維護”對穩定市場預期、提振市場信心起到重要作用。各地繼續大力度加碼的可能性明顯降低,政策微調預調的空間已打開,部分城市按揭貸款額度和放款時間、房貸利率、限簽等政策均有微調的可能,以穩定市場預期。      

整體來看,“國慶”假期市場情緒延續9月較為低迷態勢,穩預期政策效果仍需要時間驗證。展望四季度,部分城市存在政策微調預期,整體市場有望改善,但政策環境仍較為嚴格,短期市場仍有調整壓力。重點城市第一批集中供地項目即將入市,市場競爭或將更加激烈,在此背景下,房企應加大對城市市場週期及政策變化研究力度,加強競品監控,制定差異化行銷策略,把握市場機會;同時,房企應持續優化産品,打造差異化、有競爭力的産品,注重品牌建設,提升企業市場競爭力。

重點城市概況:

北京:“國慶”期間,北京新建商品住宅累計成交15.74萬平方米(2019年同期為2.06萬平方米,2020年同期基數亦較低)。據中指監測,多個項目在“國慶”假期前後集中開盤,其中不乏首批集中供地項目。為吸引更多購房者,開發商紛紛推出線上購房節、線上直播、國慶特惠等行銷策略促進項目銷售。整體來看,在供應改善下,北京房地産市場保持一定活躍度。

上海:“國慶”期間,上海新建商品住宅累計成交7.86萬平方米,較去年同期下降42%,市場表現平淡。假期當周,部分項目開啟黃金周優惠促銷,在樓市降溫的大環境下,上海購房者更加理性。

深圳:“國慶”期間,深圳新建商品住宅累計成交10.99萬平方米,較去年同期增長175%。“國慶”期間,開發商加大推盤力度,新房供應量大幅增加,帶動新建商品住宅成交規模較去年同期大幅增長,但成交去化率不及以往。預計四季度,在供應改善下,新房成交規模仍有一定規模。

武漢:“國慶”期間,武漢商品住宅累計成交8.82萬平方米,較去年同期下降55%,市場熱度明顯下降。受整體市場環境影響,購房者置業信心不足,大部分購房者觀望心態仍然比較濃厚,但部分開發商為加速去化,均推出了特價房、工抵房等促銷活動,在折扣促銷活動下,“撿漏”心態帶動購房客流在十一期間上升。

青島:“國慶”期間,青島商品住宅累計成交8.51萬平方米,與去年同期基本持平。受9月樓市表現一般影響,“國慶”期間,開發商開展多種形式的促銷活動加速銷售回款。例如有的項目通過“去精裝”來降價銷售,有的項目則通過“工抵房”、“送車位”、“返首付”、“特價房”等方式來促銷跑量。整體來看,目前客戶觀望情緒基本形成,冷熱不均仍是青島樓市的基本面,存量較大的近遠郊板塊價格下行趨勢明顯,熱點板塊價格仍有支撐。

中指研究院:“國慶”假期房地産市場延續9月低溫態勢_中國網地産

(責任編輯:李雨霏)
即時資訊
聯繫我們
辦公地址:北京市朝陽區酒仙橋路10號恒通國際商務園B12C座五層
郵       編:100015
聯繫電話:010-59756138/6139
電子郵箱:dichan@dichanchina.com
網站無障礙
中指研究院:“國慶”假期房地産市場延續9月低溫態勢
來源:中國網地産2021-10-08 14:42:10
10月8日,據中指研究院分析稱,“國慶”假期房地産市場延續9月低溫態勢。根據中指數據CREIS,今年“國慶”期間(10月1日-7日),重點監測城市新建商品住宅成交面積較去年同期下降33%,購房者置業意願不足,市場情緒延續9月觀望態勢。
長按保存圖片

中國網地産

是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中國網旗下地産頻道,是國內官方、權威、專業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

中國網地産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dichan@dichanchina.com 電話:010-59756138/6139 京ICP證 040089號
京公網安備110108006329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關於我們 主辦單位 權責申明 聯繫我們 廣告合作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京ICP證 040089號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27341號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10120170004號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