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橋一隧”拓展中心城區向西通道

來源:重慶日報 2021-09-27 09:33:51

禮嘉嘉陵江大橋、蔡家大橋、水土嘉陵江大橋(水土新城大橋)、土主中梁山隧道(簡稱“三橋一隧”)本月29日即將通車,為重慶中心城區交通和經濟社會發展帶來怎樣的影響?

9月26日,市住房城鄉建委城市道路建設處處長王慎川在接受重慶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三橋一隧”通車後,將串聯土主、井口、禮嘉、蔡家、水土等組團,進一步打通中心城區向西通道,實現西部(重慶)科學城至兩江新區快速通達,為中、西部槽谷高品質發展注入強大動能,助力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一體化建設。

開車從北碚到照母山片區只需15分鐘

此次“三橋一隧”提前竣工,受益最為直接的當屬北碚區、兩江新區、高新區。

北碚區住房城鄉建委相關負責人表示,“三橋一隧”通車後,全面打破了困擾北碚區多年的交通“瓶頸”,在北碚境內形成了縱貫東西向和南北向的兩條城市快速通道,緩解了省道S542、渝武高速、繞城高速的交通壓力,從根本上改善了北碚與重慶中心城區其他地區的交通狀況。

他舉例説,以前人們開車從蔡家到水土,要麼走212國道經朝陽橋到水土,要麼走繞城高速從蔡家到水土,路途較遠,還經常堵車。水土嘉陵江大橋(水土新城大橋)通車後,蔡家到水土的車程時間從半個小時縮短到10分鐘左右。

隨著蔡家嘉陵江大橋通車,渝武高速公路的交通壓力有望得到緩解,市民開車從北碚經蔡家嘉陵江大橋到兩江新區照母山片區僅需15分鐘。

成為北碚兩江新區高新區産業高品質發展新通道

在中心城區,每一座橋梁通車都會帶動沿線經濟社會發展。

不少業內人士認為,“三橋一隧”進一步將西部(重慶)科學城、兩江新區水土新城、兩江新區蔡家新城等諸多産業功能區串聯,加速了人才、資本、技術、創新等要素全方位融合發展,將成為激活産業發展的催化劑。

“禮嘉大橋和土主隧道不僅聯通了兩江新區與西部(重慶)科學城兩大重要開放平臺,助力實現協同發展、雙輪驅動,打造重慶科技創新的‘火車頭’,這條道路也是兩江新區至成都最快速、最便捷的通道。”兩江新區黨工委委員、管委會副主任張黎表示。

“‘三橋一隧’實現了西部(重慶)科學城與兩江新區的快速聯繫,加速了西部科學之城與北部智慧之城的互動融合,對於西部(重慶)科學城交通格局構建具有重要的意義和影響。”重慶高新區建設局局長李均表示,“三橋一隧”能夠分流科學城東向通行壓力,為現有中梁山隧道、大學城隧道、雙碑隧道減壓,為高家花園大橋、雙碑大橋分流,市民進出科學城將更加方便。

在張黎看來,“三橋一隧”不僅聯通了兩江新區的重點功能板塊,而且實現了兩江新區與重慶高新區等區域的連接,進一步提升了中心城區聚集輻射功能,極大地加快了主城都市區的互聯互通,將有利於加快建設國際化、綠色化、智慧化、人文化的現代大都市,提升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的互聯互通水準。

李均表示,未來,科學大道、新森大道等主幹路網將與“三橋一隧”相連接,實現對中、西部槽谷的交通聯動,將進一步緩解科學城東西向通行壓力。以此為基礎,“三橋一隧”將助推多個區域的人才流動和産業聯動,有助於新一代資訊技術、先進製造、大健康、高技術服務業等産業補鏈成群,持續壯大産業集群,同時,“三橋一隧”也將串聯高校、院所、研發機構等創新主體之間的資源,助力重慶打造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

助推沙坪壩區加快構建成渝綜合交通樞紐

“土主隧道與禮嘉大橋對沙坪壩未來發展具有重大意義。”沙坪壩區發展改革委相關負責人表示,快速路二橫線西段、土主隧道建成,成渝中線高鐵開工,將進一步提升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主軸以及主城都市區互聯互通水準,尤其能促進沙坪壩轄區內的重慶國際物流樞紐園、青鳳高科産業園、嘉陵江灣區高效串聯兩江新區等全市重要板塊,推動沙坪壩區依託三大高鐵站集聚優勢,加快構建成渝綜合交通樞紐。

據了解,禮嘉嘉陵江大橋和土主隧道是沙坪壩十分重要的骨架路網。它西接中歐班列起點——重慶國際物流樞紐園區,東接兩江新區禮嘉片區,可實現西部(重慶)科學城、井雙片區、國博中心、江北機場等地區的互聯互通。

重慶國際物流樞紐園區建設有限責任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羅書權表示,快速路二橫線西段的建成,為物流園發展帶來巨大機遇。它的建成,將位於西部槽谷地帶的物流園與北部的空港緊密聯繫在一起,可增加各區域之間的産業互動、城市互動;便於實現鐵路、航空等的多式聯運,提升內陸開放能極;同時,通過引進全球倉配企業、建設佛羅倫薩小鎮二期項目等,提升城市消費層次。

(責任編輯:王佳瀅)
網站無障礙
“三橋一隧”拓展中心城區向西通道
來源:重慶日報2021-09-27 09:33:51
提升中心城區聚集輻射功能 助力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
長按保存圖片

中國網地産

是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中國網旗下地産頻道,是國內官方、權威、專業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

中國網地産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dichan@dichanchina.com 電話:010-59756138/6139 京ICP證 040089號
京公網安備110108006329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關於我們 主辦單位 權責申明 聯繫我們 廣告合作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京ICP證 040089號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27341號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10120170004號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