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家自貿區價值升級,佳兆業·江山和鳴引燃江灣理想

來源:中國網地産 2021-08-09 17:16:22

如果要問如今的重慶市場,最火的板塊在哪,很多人的答案,可能會是“蔡家”。

畢竟,光是今年上半年,關於蔡家的利好消息就已經鯊瘋了。

比如,年初的蔡家自貿區總部基地主體完工,4月份正式投入使用;

前不久的天街確定入駐,蔡家大橋也順利合龍,預計9月底就可以通車……

可以説,2021,堪稱是蔡家價值的迸發年,那麼蔡家價值的核心在哪兒? 

答案只有一個:自貿區。

蔡家自貿區價值爆發,佳兆業·江山和鳴引燃江灣理想_中國網地産

兩江自貿區總部基地航拍圖  佳兆業·江山和鳴項目供圖

價值核心解碼1:

國家級自貿區的規劃優勢

蔡家作為重慶唯一三區疊加優勢的區域,而三區之中,與兩江新區同為國家級規劃的自貿區,其政策優勢更是尤為明顯。

以上海自貿區為例,在掛牌成立後,以全市1/50的土地面積,創造了全市1/4的GDP和稅收收入,區域的産業發展、土地價值直線飛升!

所以蔡家自貿區,從規劃上,就和其他區域拉開了差距。未來,這裡將建設國際商務中心、國際文化中心、濱江休閒旅遊“三大片區”,在産業上以總部經濟、文化旅遊等為抓手,並輻射帶動周邊區域,成為蔡家乃至北區的發展引擎。

蔡家自貿區價值爆發,佳兆業·江山和鳴引燃江灣理想_中國網地産

蔡家自貿區規劃圖   佳兆業·江山和鳴項目供圖

同時,在城市的打造規劃上,蔡家將整體落地海綿城市、智慧城市、生態城市、蜂窩城市四大理念,在全國乃至國際的城市發展模式中,都位居領先地位。而蔡家自貿區,更將成為四大先進理念的範本。

價值核心解碼2:

黃金三角帶的地理優勢

在重慶向北的大趨勢下,蔡家佔據著時代的發展中軸,與禮嘉、悅來、中央公園並稱為“北區四小龍”,佔據著重慶樓市熱度的絕對優勢。

從地理上看,在一條嘉陵江的串聯之下,蔡家正好與禮嘉、悅來形成了一個黃金三角帶,並且蔡家自貿區處於中心位置,成為禮嘉、悅來的直接紅利享受者。

在重慶最新的“四大灣區”規劃中,蔡禮悅金三角也被納入嘉陵江智慧創新灣區,且佔據著主體部分,被賦予了新一輪的戰略加持,有望形成全新的産業突圍。

可以説,蔡家自貿區的地理區位就決定了,這將是一個屬於它的騰飛時代。

價值核心解碼3:

全面先行的配套優勢

有著超前規劃的蔡家自貿區,在配套打造上,同樣有著超高的規格。

從自然生態上看,蔡家自貿區坐擁19公里原生江灣,周邊環繞著蔡家中央森林公園、五彩濱江公園、花溪公園等多座公園,據統計,整個蔡家的每人平均擁有公園面積高達全市的2倍!

交通規劃方面,蔡家自貿區三軌交匯,軌道6號線、13號線(規劃中)、16號線(規劃中)構築全城交通網。嘉悅大橋、寶山大橋(規劃中)、蔡家大橋(建設中)的路橋體系,無縫串聯禮嘉、悅來、照母山等重點板塊。

蔡家自貿區價值爆發,佳兆業·江山和鳴引燃江灣理想_中國網地産

蔡家大橋實拍圖   佳兆業·江山和鳴項目供圖

商業配套上,北一站蔡家龍湖天街(建設中),南一站禮嘉天街,東一橋會展中心,盡享四大商業、五大商圈,未來蔡家還將落地五星級酒店,打造商業商務集群高地。

在教育上,蔡家自貿區周邊規劃了24所中小學,其中朝陽小學、西大附中兩江校區等已正式開學,打造超高標準的優教體系。

蔡家自貿區價值爆發,佳兆業·江山和鳴引燃江灣理想_中國網地産

西南大學兩江實驗學校實拍圖   佳兆業·江山和鳴項目供圖

醫療配套方面,蔡家自貿區規劃醫療用地38萬方,包括一家在建的三甲醫院,且國科大西部醫學中心也將落地蔡家,進一步提升區域醫療實力。

價值核心解碼4:

城市江灣理想的生活優勢

除了規劃、地理、配套等多重影優勢之外,蔡家自貿區的人居打造,可謂佔儘先機。在國家的頂層設計之下,以低密改善為標準兩江半島宜居新城,應運而生。

放眼整個蔡家自貿區,由實力上市房企佳兆業匠心打造的佳兆業·江山和鳴,憑藉産品的顏值與實力,從競爭激烈的市場中脫穎而出。

作為佳兆業入渝9年的代表作,佳兆業·江山和鳴巧妙地將後現代的大師美學融入于建築設計之中,以墅區規格雲景平墅、墅區洋樓、星瀾疊墅三大産品,佈局並先見落地佳兆業新一代人居探研成果,構築精奢的理想生活體驗。

一座蔡家自貿區,一座城市的江灣理想,只此一席江山和鳴。

蔡家自貿區價值爆發,佳兆業·江山和鳴引燃江灣理想_中國網地産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為廣告資訊,由廣告主授權中國網地産發佈,文中觀點僅供讀者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
(責任編輯:王佳瀅)
網站無障礙
蔡家自貿區價值升級,佳兆業·江山和鳴引燃江灣理想
來源:中國網地産2021-08-09 17:16:22
一座蔡家自貿區,一座城市的江灣理想,只此一席江山和鳴。
長按保存圖片

中國網地産

是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中國網旗下地産頻道,是國內官方、權威、專業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

中國網地産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dichan@dichanchina.com 電話:010-59756138/6139 京ICP證 040089號
京公網安備110108006329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關於我們 主辦單位 權責申明 聯繫我們 廣告合作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京ICP證 040089號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27341號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10120170004號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