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麗秦嶺 “智慧”守衛

來源:經濟參考報 2021-07-29 08:21:07

進秦嶺“刷卡登記”、“天眼”探測深山狀況、“移動巡檢”按軌跡巡查、關鍵點位網格員實時跟進處置突發情況……記者採訪了解到,近年來,陜西相關部門用先進科技“智慧”守衛秦嶺生態安全,收效良好。

由於秦嶺面積大,地形複雜,深山區域難以監測,以往巡護多依靠人工,效率較低且資訊化程度不高,部分區域若發生地質災害,將對周邊群眾生命及財産安全造成威脅。

近年來,陜西創新保護手段,依託生態大數據,籌建“數字秦嶺”,充分運用物聯網、大數據、雲計算等先進技術手段,建立起天地空人網一體、上下協同、跨部門資訊共用的“智慧大腦”,在生態環境立體監測、防火防汛應急管理指揮分析、病蟲害防治、生物多樣性保護以及日常巡護管理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記者在長安區秦嶺子午峪保護總站看到,“智慧大腦”監控指揮室的螢幕上,進山遊客資訊、車輛資訊、道路實時情況等一覽無余。工作人員介紹,通過監控畫面,如果發現違規亂挖植物、危險涉水等情況,可以實時在監控室喊話提醒,或派附近巡查人員及時制止。

有了“智慧大腦”,秦嶺生態保護的預測、預警、預防、指揮面貌煥然一新。

作為西安市的後花園,秦嶺北麓一直是西安市民假日休閒的首選地。為合理引導遊客秩序,西安市秦嶺沿線縣區設立了15個保護站,通過智慧管控系統24小時管護,並結合地面調查、熱感應、遙感監測、無人機等高科技手段,形成一體化的動態監測網路。

“峪口垃圾不能亂扔,嚴重違反者會影響下次上山,正確投放垃圾者會有環保積分獎勵。”工作人員説。

採取遊客身份證實名管理、統一調配遊覽公共車輛、所有資訊納入監測分析系統“智慧處理”等做法後,極大改變了過去遊客無序、車輛亂停的狀況。“現在逛秦嶺,舒心又安心。”西安退休教師張楓説。

除了智慧管護,西安市還通過選派年輕幹部深入沿山街道、組建志願者隊伍等措施,構建起了對秦嶺的全方位保護體系。

“還綠於民、智慧管護,是西安兌現當好秦嶺生態衛士承諾的第一步。”西安市秦嶺生態環境保護局局長王健表示,通過學習習近平總書記“七一”重要講話精神,西安上下更加深刻認識到建設生態文明、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重要意義。“千方百計守護好大秦嶺,是西安責無旁貸的重大使命,我們將堅定不移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讓秦嶺山更青、水更綠、天更藍!”王健説。(參與采寫:何凡、侯偉利)

(責任編輯:王永超)
即時資訊
聯繫我們
辦公地址:北京市朝陽區酒仙橋路10號恒通國際商務園B12C座五層
郵       編:100015
聯繫電話:010-59756138/6139
電子郵箱:dichan@dichanchina.com
網站無障礙
美麗秦嶺 “智慧”守衛
來源:經濟參考報2021-07-29 08:21:07
進秦嶺“刷卡登記”、“天眼”探測深山狀況、“移動巡檢”按軌跡巡查、關鍵點位網格員實時跟進處置突發情況……記者採訪了解到,近年來,陜西相關部門用先進科技“智慧”守衛秦嶺生態安全,收效良好。
長按保存圖片

中國網地産

是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中國網旗下地産頻道,是國內官方、權威、專業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

中國網地産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dichan@dichanchina.com 電話:010-59756138/6139 京ICP證 040089號
京公網安備110108006329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關於我們 主辦單位 權責申明 聯繫我們 廣告合作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京ICP證 040089號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27341號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10120170004號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