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記者從合肥公共資源交易中心獲悉,步行街西片區改造將迎來重要節點,原市府辦公區、江淮大戲院等區域,設計打造成文創藝術空間、共用辦公等業態。同時,通過拓展淮河路步行街的步行空間,未來或支撐步行街西延,相關項目啟動設計招標。
老合肥眼中的地標需要轉型重生
提起老的市府廣場,每個合肥人幾乎都會有記憶。2000年3月,合肥市府廣場開始建設,2001年5月1日正式對外開放。老的合肥市府廣場有著特殊的地理位置,當時它南鄰省政府,北靠市政府,既是合肥政治活動中心,又是合肥商貿、金融和交通網絡中心。
廣場由周邊的四條道路圍合而成,佔地面積50000平方米,其中心廣場凈佔地25000平方米,分地面廣場和地下車庫兩部分。原有的廣場規劃佈局突出“一點三軸”,引入體現合肥特色的“文化軸”、“科技軸”和 “自然軸”,有機地組合成一個中心廣場,成了合肥人眼中的地標性建築。如今,隨著時代變遷,老市府廣場區域需要跟隨淮河路步行街的升級,進一步實現轉型重生。
現狀市府廣場BRT有望進行遷移
目前,合肥市廬陽區原市府廣場區域交通組織改造設計項目已經展開招標。本項目為原市府廣場區域交通組織改造設計,屬於步行街西片區改造重要節點。項目設計內容主要包括原市府廣場BRT遷移、地下停車場及周邊道路改造設計,包含BRT公交站遷改、道路改造、地下空間改造、雨污水改造、消防改造、情景化及藝術景觀綜合提升等。
為拓展淮河路步行街的步行空間,支撐步行街西延方案,本項目擬定建設(改造)範圍將覆蓋多個方面。其中,現狀市府廣場BRT公交首末站擬搬遷至市府廣場南側。考慮公交運營狀況、車輛行人需求等因素,合理確定BRT公交首末站規模及出入口、場站布設形式。
結合BRT公交樞紐改遷方案,擬對原合肥市府廣場及其周邊場地進行景觀專項升級改造,通過對場地內鋪裝、園路、綠化、建(構)築、景觀小品等方面的整合、改造與配置,打造換乘便捷、功能完善、風格統一、景觀和諧的中心城區公共活動空間(街心公園),形成具有文化特色、傳統與現代相結合、凸顯合肥“科技之城”的獨特魅力,從而提升市民參與度和體驗感,帶動周邊區域經濟發展。
步行街擬西延打造特色經濟帶
相關部門還將梳理市府廣場片區現狀路網交通運作特徵,綜合考慮各類影響因素,增強周邊道路之間的連通性,推動市府廣場區域交通的進一步優化。
現狀市府廣場地下空間為地下停車庫,為不影響地下空間的正常使用功能,結合BRT公交首末站的搬遷方案對現狀地下停車庫進行專項升級改造。
為充分利用原市政府辦公區、江淮大戲院等資源,打造文創藝術空間、共用辦公等特色業態,擬對步行街西延沿街建築外立面進行亮化提升改造,打造後街特色經濟帶。
據了解,整個項目投資估算20000萬元,初步設計方案確定後,還要徵求專家、市、區、老城辦各相關部門意見,對初步方案進行進一步的修改調整。
是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中國網旗下地産頻道,是國內官方、權威、專業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
中國網地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