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力推進保障性租賃住房建設

來源:經濟日報 2021-07-26 08:45:10

隨著城鎮化進程加速和流動人口規模擴大,進城務工人員、新就業大學生等新市民、青年人的住房困難問題日益凸顯。近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加快發展保障性租賃住房的意見》。《意見》旨在通過明確加快發展保障性租賃住房的支援政策,推動人口凈流入的大城市等主要利用存量土地和房屋建設小戶型、低租金保障性租賃住房,盡最大努力幫助新市民、青年人等緩解住房困難。

當前,我國房地産市場總體平穩,但個別城市仍面臨房價過快上漲壓力。發展保障性租賃住房還將有哪些具體舉措出臺?房地産市場調控將如何進一步加強?經濟日報記者採訪了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有關負責人。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有關負責人介紹,2021年5月,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分兩批召開40個城市座談會,40個城市計劃2021年籌集建設93萬套保障性租賃住房。保障性租賃住房堅持小戶型、低租金,既能夠適應新市民、青年人的承受能力,也能夠滿足他們的基本租住需求;主要利用存量土地和房屋建設,建在城區、産業園區及周邊、交通便利區域等,可以促進職住平衡,能夠幫助新市民、青年人等緩解階段性住房困難,為他們在城市安居樂業提供基本住房保障,有利於推進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

同時,發展保障性租賃住房也有利於促進房地産市場平穩健康發展。地方政府制定並公佈保障性租賃住房建設計劃,擴大保障性租賃住房供給,能夠不斷優化城市住房供應結構,為新市民、青年人等群體通過租賃方式解決住房困難問題提供渠道;能夠穩定市場預期,合理釋放購房需求,緩解房價上漲壓力,為房地産市場平穩健康發展提供有力支撐。同時,保障性租賃住房由政府提供土地、財稅、金融等政策支援,能夠調動起房地産開發企業轉型升級發展保障性租賃住房的積極性,也引導金融機構將資金用於支援發展保障性租賃住房。

對於下一步保障性租賃住房的發展,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有關負責人介紹,今年10月底前,城市人民政府應確定“十四五”保障性租賃住房建設目標和政策措施,制定年度建設計劃,並向社會公佈;城市人民政府應抓緊出臺落實《意見》的具體操作辦法,落實支援政策;城市人民政府應儘快成立保障性租賃住房工作領導小組,統籌推進發展保障性租賃住房工作,建立有關部門聯合審查保障性租賃住房項目建設方案的工作機制,建立相關部門單位聯動機制,落實住房租賃稅收優惠政策和民用水電氣價格;城市人民政府應建立健全住房租賃管理服務平臺,加強工程建設品質安全監管,加強出租、運營管理;省級人民政府應加強組織領導和監督檢查,對城市發展保障性租賃住房情況實施監測評價。

今年上半年,部分城市房地産市場升溫,個別城市出現過熱苗頭。對此,一些城市因城施策、精準調控,進一步加大房地産市場調控和監管力度。比如,北京市通過限房價、控地價、提品質的做法,從源頭上穩定地價和房價。長沙市通過加大住宅用地供應規模,管控土地價格,打擊投機炒房,有效抑制了房價上漲。

對於未來房地産市場,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有關負責人介紹,將會同有關部門重點做好以下工作:一是牢牢把握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不將房地産作為短期刺激經濟的手段。二是進一步落實城市主體責任。對調控工作不力、市場波動大的城市,要堅決予以問責。三是加強房地産金融管理。完善“三線四檔”融資管理規則,嚴格實施商業銀行房地産貸款集中度管理制度,加強對中小型銀行的監督管理。堅決查處經營貸、信用貸、消費貸等資金違規用於購房。四是建立房地聯動機制。嚴格購地企業資格審核,建立購地資金審查和清退機制。五是加強部門協同配合,形成調控合力。建立房地産市場數據共用機制,為及時精準市場調控提供數據支撐。六是持續整治房地産市場秩序。嚴肅查處房地産開發、仲介、物業、租賃等方面的違法違規行為,凈化市場環境,維護群眾合法權益。

(責任編輯:王永超)
即時資訊
聯繫我們
辦公地址:北京市朝陽區酒仙橋路10號恒通國際商務園B12C座五層
郵       編:100015
聯繫電話:010-59756138/6139
電子郵箱:dichan@dichanchina.com
網站無障礙
強力推進保障性租賃住房建設
來源:經濟日報2021-07-26 08:45:10
隨著城鎮化進程加速和流動人口規模擴大,進城務工人員、新就業大學生等新市民、青年人的住房困難問題日益凸顯。近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加快發展保障性租賃住房的意見》。
長按保存圖片

中國網地産

是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中國網旗下地産頻道,是國內官方、權威、專業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

中國網地産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dichan@dichanchina.com 電話:010-59756138/6139 京ICP證 040089號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27314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關於我們 主辦單位 權責申明 聯繫我們 廣告合作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京ICP證 040089號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27341號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10120170004號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