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35年深圳居住用地總面積將達265平方公里

來源:深圳特區報 2021-06-24 14:18:23

深圳將進一步加大加快住房、教育、醫療等民生重點領域項目用地的新增供給和存量土地提質增效,打造“幼有善育、學有優教、勞有厚得、病有良醫、老有頤養、住有宜居、弱有眾扶”的民生“七有”幸福標桿。日前,深圳廣電“民心橋”節目,邀請市政協副主席、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局長王幼鵬等回應市民關切。

住有宜居:

都市核心區增加小戶型和租賃住房供給

王幼鵬介紹,深圳堅持政府引導與市場參與相結合、新增供應與存量盤活相結合,加快構建多主體供給、多渠道保障、租購並舉的住房供應與保障體系。2021年,深圳的居住用地供給將加大到363.3公頃,首次佔供應總計劃的32.1%,較2020年大幅提高。推出單列租賃住房用地計劃、商品房居住用地“兩集中”(集中公告和集中供應)公開出讓、加快城市更新和土地整備等措施,加大居住用地供應進度。“十四五”期間,深圳將供應居住用地15平方公里(公共住房用地佔比不低於60%),完成10平方公里居住用地整備,建設公共住房40萬套。

在《深圳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0-2035年)》(草案)中,圍繞“增總量、調結構、優佈局、提品質”,計劃至2035年將居住用地面積總量提高至265平方公里,在現有基礎上將有37.5平方公里的增量空間,新建各類住房200萬套以上,爭取每人平均住房面積達到40平方米;人才住房、安居型商品房、公共租賃住房等公共住房比例不低於新增住房總數的60%;引導新建住房在軌道交通站點集中佈局,在都市核心區內增加小戶型和租賃性住房供給,在跨界地區探索共建共管住房城際合作模式;通過綜合整治,將城中村優化改造為現代化城市社區。

學有優教:

3歲以下托幼班首次納入城市規劃

“幼有善育”“學有優教”,王幼鵬表示,以實施為導向,深圳從規劃、標準、空間、實施等全鏈條上綜合施策,努力推動民生“七有”變“七優”。

深圳持續推動土地供應向教育等民生設施傾斜。2021年,深圳安排了約50%的新增用地,全面保障教育、醫療等12類民生設施項目落地。2035版規劃,將優先保障居住、學校、醫療等民生設施空間需求,優化調整用地結構和建築功能結構,至2035年建設幼兒園學位數不少於76萬座、義務教育學位數不少於228萬座、高中教育學位數不少於60.8萬座。

深圳還將解決3歲以下“托幼難”,首次規劃在全市新建和有條件的已建幼兒園中安排一定比例托幼班,在有條件的辦公場所配建托幼班。

病有良醫:

15分鐘社區生活圈覆蓋率將達90%

“十四五”期間,深圳將按照民生設施100%保障的原則,供應土地18.9平方公里。加快實施民生設施用地整備專項行動,提升城市更新公配的建設比例和標準,積極探索與大灣區周邊城市共建共用醫療、教育等公配設施。其中,2021年,深圳將安排供應民生設施用地543公頃,佔計劃供應總量的18.1%,完成包括中小學、高中、醫療、養老在內的104個項目用地的更新整備任務。

面向2035年,新版規劃描繪了“構建全年齡段友好的15分鐘社區生活圈”的圖景:深圳將高品質建成深圳歌劇院等“新十大文化設施”和一大批社區文體項目。醫療衛生機構床位數不少於15萬張。養老床位數不少於11.3萬張。社區公共服務設施15分鐘步行覆蓋率達90%。


(責任編輯:楊昊岳)
即時資訊
聯繫我們
辦公地址:北京市朝陽區酒仙橋路10號恒通國際商務園B12C座五層
郵       編:100015
聯繫電話:010-59756138/6139
電子郵箱:dichan@dichanchina.com
網站無障礙
2035年深圳居住用地總面積將達265平方公里
來源:深圳特區報2021-06-24 14:18:23
深圳將進一步加大加快住房、教育、醫療等民生重點領域項目用地的新增供給和存量土地提質增效,打造“幼有善育、學有優教、勞有厚得、病有良醫、老有頤養、住有宜居、弱有眾扶”的民生“七有”幸福標桿。日前,深圳廣電“民心橋”節目,邀請市政協副主席、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局長王幼鵬等回應市民關切。
長按保存圖片

中國網地産

是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中國網旗下地産頻道,是國內官方、權威、專業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

中國網地産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dichan@dichanchina.com 電話:010-59756138/6139 京ICP證 040089號
京公網安備110108006329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關於我們 主辦單位 權責申明 聯繫我們 廣告合作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京ICP證 040089號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27341號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10120170004號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