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將推動建成城鄉統一、覆蓋全民的社會保障體系

來源:新京報 2021-06-09 10:14:41

6月8日從北京市發改委獲悉,《北京市關於建立健全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和政策體系的若干措施》(以下簡稱《若干措施》)已于日前正式印發。

北京市發改委相關負責人表示,《若干措施》的發佈對推動北京市城鄉資源要素自由流動,公共資源合理配置,構建和諧共生的城鄉關係,形成工農互促、城鄉互補、協調發展、共同繁榮的發展格局具有重要作用。據悉,《若干措施》共提出了6方面25條措施。

北京將支援農村地區普惠性幼兒園發展

“城鄉融合發展關鍵在‘融’,為此,我們聚焦當前北京市城鄉經濟社會發展面臨的階段性問題,堅持走‘大城市帶動大京郊、大京郊服務大城市’的城鄉融合發展之路,重點在功能融合、要素融合、服務融合、産業融合四個融合下功夫。”北京市發改委相關負責人表示。

在促進城鄉功能融合方面,《若干措施》提出,城鄉空間上注重差異化融合發展,完善分區指導、分類推動、分級管控的城鄉融合發展策略,提升新城綜合承載能力、支援新市鎮和特色小鎮建設發展,優化鄉村空間和村莊佈局。城鄉規劃上注重一體化管理,完善産業發展、基礎設施、公共服務、生態環境等城鄉統一的規劃機制。城鄉功能上注重互補發展,完善平原區與生態涵養區結對協作機制,搭建城鄉産業協同發展平臺,鄉村發揮好鮮活農産品供應、優質生態産品供給、休閒康養等功能。

在促進城鄉要素融合方面,人才要素、土地要素、資金要素和技術要素都至為關鍵。《若干措施》提出,要組織開展“千名幹部科技人才進千村入萬戶”活動。

在促進城鄉服務融合方面,《若干措施》提出,推動北京率先建成城鄉統一、覆蓋全民的社會保障體系,爭取教育、醫療、文化、養老等公共服務水準全國領先。比如提出支援農村地區普惠性幼兒園發展,完善鄉村醫療衛生服務體系等。

在促進城鄉産業融合方面,北京將重點作好“生態”文章,在科技支撐、品牌建設、新業態培育等方面打好組合拳,促進京郊農業高質高效,提升農村産業發展的“內生動力”。

加強訂單、定向、定崗農村勞動力職業技能培訓

據悉,2020年北京市低收入農戶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17588元,比上年增長16.8%,增速高於全市居民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14.3個百分點。

《若干措施》提出,要通過發展壯大集體經濟促進增收,開展農村集體經濟薄弱村幫扶專項行動,逐步消除年經營性收入低於10萬元的集體經濟薄弱村;通過利益聯結促進增收,發揮市管企業帶動作用,推廣“企業+合作社+農戶”“企業+基地+農戶”“農戶以土地、農具入股企業”等多種利益聯結方式,完善“保底收益+按股分紅”等分配方式,讓農民合理分享增值收益;通過擴大農民就業促進增收,引導農村勞動力到城市公共服務崗位、産業項目就業。

北京市發改委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北京市還將加強訂單、定向、定崗農村勞動力職業技能培訓,提升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能力,持續促進農民增收。

在軟治理方面,北京將進一步加強鄉村基層治理、構建鄉村多元共治體系。《若干措施》提出,將健全完善黨建引領“街鄉吹哨、部門報到”機制,暢通12345市民服務熱線為主渠道的群眾訴求快速響應機制,加強城鄉接合部等重點區域社區化管理,選派鄉村振興協理員、第一書記到鄉村服務。

同時,將探索通過政府購買服務等方式引導社會力量參與鄉村多元共治,加強社會工作服務站、鄉賢社會服務中心等黨群服務平臺建設,推進平安鄉村建設,健全城鄉重大公共安全事件聯防聯控機制,破解超大城市治理體系建設難題。

(責任編輯:楊昊岳)
即時資訊
聯繫我們
辦公地址:北京市朝陽區酒仙橋路10號恒通國際商務園B12C座五層
郵       編:100015
聯繫電話:010-59756138/6139
電子郵箱:dichan@dichanchina.com
網站無障礙
北京將推動建成城鄉統一、覆蓋全民的社會保障體系
來源:新京報2021-06-09 10:14:41
6月8日從北京市發改委獲悉,《北京市關於建立健全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和政策體系的若干措施》(以下簡稱《若干措施》)已于日前正式印發。
長按保存圖片

中國網地産

是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中國網旗下地産頻道,是國內官方、權威、專業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

中國網地産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dichan@dichanchina.com 電話:010-59756138/6139 京ICP證 040089號
京公網安備110108006329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關於我們 主辦單位 權責申明 聯繫我們 廣告合作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京ICP證 040089號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27341號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10120170004號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