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成雅高鐵蒲江站出來,經常往返于成都和蒲江之間的市民林平一眼就看到全新的城市標語牌“川藏鐵路第一港 國際生態公園城”,他不禁感嘆:“這座城市有大動作了。”從高鐵站再往前走,來往的車流,林立的塔吊,都在彰顯著這座城市的勃勃生機。被譽為“世紀工程”的川藏鐵路重大項目建設,在為蒲江帶來重大發展機遇的同時,也考量著區域發展的方向和謀略。
蒲江準備好了嗎?近日,記者深入該縣進行了探訪。
一問“機會清單”
帶來了哪些新機遇?
蒲江謀略:從“區域邊緣”向“城市門戶”的歷史跨越
“今後從蒲江至中心城區、兩場一站(雙流國際機場、天府國際機場、天府高鐵樞紐站)可實現半小時通勤;至成都平原城市群及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主要城市1小時通達,並與位於青白江的成都國際鐵路港相互呼應,共同增強成都泛歐泛亞國際門戶樞紐功能。”蒲江縣交通運輸局相關負責人表示,依託川藏鐵路建設的重大戰略機遇,蒲江正在實現從“區域邊緣”向“城市門戶”的歷史跨越。隨著川藏鐵路重大項目建設,蒲江縣迎來了區位格局的顛覆性轉變。
新交通格局賦予了蒲江重要的門戶口岸地位和區域發展戰略地位。2019年,川藏鐵路蒲江鐵路物流港被列入成都市“四港六中心”規劃佈局;2020年,川藏鐵路壽安運營保障基地獲國家發改委批復,將於今年啟動建設。與此同時,在成都市“一校一總部三基地”的軌道交通産業佈局中,將“川藏鐵路維運生活新城”定位於三基地之一,重點瞄準商貿物流、鐵路維保、裝備製造及職業教育等産業領域,在蒲江建設600畝川藏鐵路設備研發轉化基地。
二問産業轉型
帶來怎樣的産業之變?
蒲江謀略:打造具有産業競爭優勢的國際范城市
簽下30億元的合作協議,中車唐山機車車輛有限公司將與蒲江縣聯合打造一個軌道交通産業創新基地。據悉,該公司將在蒲江重點佈局市域城際動車組及關鍵系統等産品,並積極開展軌道交通車輛的維保、檢修等業務,構建軌道交通全産業鏈。
全新的定位將對整座城市的産業格局産生深遠的影響,蒲江縣的謀略在一季度的城市“機會清單”中可見端倪:預計投資100億元的川藏鐵路綜合運營保障基地,將建設物流基地、客車存車場、機車檢修段等,保障川藏鐵路建設運營;針對鐵路建設、運營、維保而規劃的適鐵産業園,將重點發展盾構機、掘進機等整機製造,以及軸承系統、牽引系統等精工零部件生産,構建鐵路精工機械産業集群……
“我們將推進一港一區建設,致力打造具有産業競爭優勢的國際范城市。”蒲江縣相關負責人表示。在提升鐵路港能級方面,將圍繞建設川藏鐵路蒲江鐵路物流港,重點規劃發展臨港經濟,佈局保稅服務、冷鏈物流等産業,未來將實現年貨物吞吐量1200萬噸,冷鏈物流規模100萬噸,積極與青白江鐵路物流港協同互補、聯動。
在中德國別合作區方面,蒲江縣將做大做強中德國別合作區規模,提升優勢産業本地配套率,吸引並培育一批國際國內“隱形冠軍”。結合適鐵適港等關聯産業,積極發展精密機械、裝備製造業、軌道交通等産業。發揮中德國別合作區的平臺作用,推動中歐跨國採購平臺擴容,加快建設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産業合作示範園區。
三問城市形態
蒲江新城“新”在哪?
蒲江謀略:打造三個10分鐘高品質生活圈
“雨過天睛,空氣清新,幺妹峰、大雪塘清晰可見,完美!”站在長秋山的雪山觀測點,來自成都的攝影愛好者汪林激動地發了一條朋友圈。而山下,正在進行的蒲江新城規劃發佈會上,建設“碳中和天府森林公園城市”的目標也驚艷了所有嘉賓。這是我省第一個提出“碳中和”的城市,蒲江將以最前沿的綠色發展理念,最大的決心,打造獨具魅力、面向未來的品質之城、宜居之城、活力之城。
對此,蒲江縣正在加快制定“碳達峰、碳中和”行動方案,系統實施生態固碳、綠色交通、綠色能源、綠色建築等工程,大力植綠造林、美化環境,構築長秋山森林公園城市之肺,實現森林走進城市、城市在森林中生長。到2035年,全縣碳存儲容量提升200萬噸,森林覆蓋率達到70%。
而能讓市民們實實在在感受到、觸摸到的,是三個10分鐘高品質生活圈:
依託自然生態資源稟賦,打造10分鐘公園圈。以青山為底、綠道為軸、江河為脈,著力構建以自然公園、郊野公園、綜合公園、社區公園、口袋公園為一體的五級公園體系,將每人平均公園綠地面積提升至18平方米,讓市民開門見園、推窗見綠,從家門口最多步行10分鐘即可抵達公園綠地;
按照暢通城市微迴圈理念,打造10分鐘公交圈。縣城核心區路網密度將提升至每平方公里15公里,同時採用“小街區、密路網、公交慢行”模式,加快發展城市公交、社區巴士,讓市民最多步行10分鐘即可便捷出行;
以就近、便民、快捷為原則,打造10分鐘公共服務圈。今後的蒲江新城內,將高標準配置城市博物館、音樂廳、圖書館、體育中心、市民中心、商業綜合體等配套設施,優化佈局幼兒園、國際化學校和醫院,讓市民最多步行10分鐘即可享受便捷完善的公共服務。
本報記者 陳泳
是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中國網旗下地産頻道,是國內官方、權威、專業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
中國網地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