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次提出“以多校劃片為主”“六年一學位”實施範圍擴大 入學新政持續為學區房降溫

來源:北京日報 2021-05-06 14:01:36

本月初,全市各區義務教育入學政策全部公佈。記者梳理髮現,今年各區多校劃片的範圍和程度繼續深入,與此同時,本市也在通過多種方式擴大優質教育資源的覆蓋面,以組合拳為“學區房”降溫。

學位供給壓力依然嚴峻

受“全面二孩”政策等多重因素疊加的影響,今年入學潮來勢依然兇猛,本市依然面臨一定的學位供給壓力。

根據市教委近日發佈的《2020-2021學年度北京教育事業發展統計概況》,過去6年,本市各區小學入學人數整體呈現快速上漲的態勢。以西城區為例,2020年小學一年級新生已達2.1萬人,比2015年增加了8000多人。海澱區此前發佈的數據顯示:2019年全區小學學位缺口達6000余個,初中學位缺口達4000余個;2020年,小學入學需求約3.5萬人,學位缺口持續擴大。今年,海澱區中小學義務教育學位供給和資源配置依然面臨嚴峻挑戰。

為此,各區進一步加大入學保障力度,多渠道增加學位資源供給。今年通過新建、改擴建學校和接收小區配套學校等方式,全市將新增2萬個中小學學位。市教委還明確,支援學校整合校內空間資源增加學位數量,統籌區域內教育資源補充中小學學位缺口,通過建立各學段用地用房騰挪調配機制,優先保障學位緊張學段的需求。

西城區也提出,今年將增加義務教育學位12000個;海澱區明確將增加小學學位3000個,中學學位1000個;石景山區提出今年將新增學位4560個。

“多校劃片”政策進一步加碼

今年,本市在義務教育入學文件中首次提出“以多校劃片為主”,要求各區嚴格執行已經公佈的多校劃片政策。

在此基礎上,各區都對往年已公佈的“多校劃片”政策進行了重申。比如,東城區再次明確,2018年12月31日以後購房家庭子女,通過電腦派位的方式在東城區內多校劃片安排入學;朝陽區重申對在2017年6月30日之後購房家庭子女實行統籌派位。西城、海淀對此前規定的2019年1月1日、2020年7月31日等實施多校劃片的時間節點也都再次做了明確。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不少郊區也加入了“限時購房者多校劃片”的陣容,比如,平谷區明確,2022年1月1日起,在現有小區新購買房屋者,均實行多校劃片;順義區也提出,以2021年9月1日為節點,此時間之後在順義區購買房産的家庭適齡兒童少年入學,實施多校劃片。

多校劃片的範圍也有所增加。比如,豐台區提出,自2021年9月1日起,兒童遷移戶口或出生落戶,如果戶主與兒童父母(或其他法定監護人)不一致的(戶主為祖父母或外祖父母的除外),也要參加多校劃片入學。石景山區今年多校劃片範圍也有所增加,新增範圍涉及老山地區、衙門口地區、古城地區、北辛安地區、蘋果園地區五個地區的多個小區。通州區則直接明確,實驗二小通州分校、臨河裏小學、北京小學通州分校、喬莊小學、范莊小學服務範圍內的兒童通過電腦派位的方式入學。

多校劃片政策的持續深入,直接打擊了市場上炒作學區房的行為。現實中,也不乏有家長存有僥倖心理:不能挑單一學校,那就轉向最為優質均衡的學區;事實上,政策在制定之初對這一點也早有防備,比如,西城區在對“多校劃片”的表述中就

提到,在學區或相鄰學區內入學。

“多年一學位”鎖定房産交易週期

今年,伴隨著豐台區的加入,城六區已全部實施“六年一學位”政策。在郊區中,順義區也在入學政策中提出,從2021年9月1日起,對適齡兒童少年入學房産地址及就讀學校實施記錄,該房産地址實行“學位限定”,即自登記入學之年起,原則上小學6年內、初中3年內只提供一個實際居住地址服務範圍內的入學學位(符合國家生育政策的除外)。該房址如再有入學需求,以多校劃片方式協調解決。

海澱區在“六年一學位”的基礎上,還提前給出了明年政策的“預警”:自2022年起,所有用於九年一貫制學校登記入學的住房,九年內只提供一個入學學位(符合國家生育政策的除外)。

業內人士表示,總的來看,“六年一學位”“九年一學位”的實施,將學區房交易週期拉長,交易量降低,同樣是為學區房降溫的有效手段。

(責任編輯:)
網站無障礙
首次提出“以多校劃片為主”“六年一學位”實施範圍擴大 入學新政持續為學區房降溫
來源:北京日報2021-05-06 14:01:36
本月初,全市各區義務教育入學政策全部公佈。記者梳理髮現,今年各區多校劃片的範圍和程度繼續深入,與此同時,本市也在通過多種方式擴大優質教育資源的覆蓋面,以組合拳為“學區房”降溫。
長按保存圖片

中國網地産

是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中國網旗下地産頻道,是國內官方、權威、專業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

中國網地産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dichan@dichanchina.com 電話:010-59756138/6139 京ICP證 040089號
京公網安備110108006329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關於我們 主辦單位 權責申明 聯繫我們 廣告合作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京ICP證 040089號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27341號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10120170004號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