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份一線城市二手房價格領漲 需警惕“蝴蝶效應”

來源:新華網 2021-03-16 09:55:42

15日,國家統計局公佈的數據顯示,2月份各線城市商品住宅銷售價格環比漲幅有升有降,一線城市二手房價格領漲。業內專家分析認為,在嚴格的房地産調控政策下,當前全國房地産市場較為平穩,但需警惕一線城市房價上漲對其他城市房價産生“蝴蝶效應”。

據國家統計局測算,2月份,4個一線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銷售價格環比上漲0.5%,漲幅比上月回落0.1個百分點。其中,北京、上海、廣州和深圳分別上漲0.7%、0.5%、0.9%和0.1%,除北京外,漲幅均有回落。二手住宅銷售價格環比上漲1.1%,漲幅比上月回落0.2個百分點。其中,北京、上海、廣州和深圳分別上漲1.2%、1.3%、1.0%和0.9%。

南開大學濱海開發研究院房地産與城市發展研究中心主任周京奎説,一線城市新房價格與二手房價格的波動,與這兩類市場各自供給規模與需求變化有直接關係。新房價格有“限價”,二手房價格“隨行就市”自由交易,兩類市場價格環比上漲體現市場需求較為旺盛,改善性需求規模較大。

記者梳理數據發現,上海、北京、廣州和深圳二手房價格漲幅繼續領漲全國。中原地産首席分析師張大偉説,今年1至2月份一線城市二手房交易呈現量價齊升態勢。一方面,上海和深圳等地接連升級樓市調控政策,部分購房者擔憂失去購房資格加快入市;另一方面,一線城市二手房市場延續了去年底的翹尾行情,市場交易慣性加速。

數據顯示,31個二線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和二手住宅銷售價格環比均上漲0.4%,漲幅均與上月相同。35個三線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銷售價格環比上漲0.3%,漲幅比上月擴大0.1個百分點;二手住宅銷售價格環比上漲0.2%,漲幅比上月回落0.1個百分點。

周京奎説,國家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對金融機構資金進入住房市場有著嚴格的控制,各地也出臺了嚴格的房地産調控政策,樓市投機需求得到有效抑制,房地産市場保持總體穩定。

“要觀察住宅銷售價格波動的持續變化,如果漲幅長時間累加較多,則容易對購房者預期産生影響。”周京奎説,一線城市的“風向標”作用比較特殊,要警惕一線城市房價上漲的“蝴蝶效應”波及全國。

為遏制一線城市樓市投資投機性需求上升的苗頭,多地密集出臺新的調控措施。如上海市3月3日發佈“滬七條”,嚴格新建商品住房價格備案管理,對居民按優先購房政策購買的新房實施5年限售,堅決遏制房企非理性拿地、嚴防高溢價等,以穩定市場預期;深圳出臺官方二手房指導價格,嚴查虛高價格掛牌、哄抬房價、借機炒作、擾亂市場等行為。

易居研究院智庫中心研究總監嚴躍進認為,二三線城市房價繼續呈現穩定態勢。從近期的市場動態來看,部分房價炒作明顯的城市,購房政策調控均有加碼或“打補丁”;此外,由於今年春節倡導就地過年,返鄉置業潮不明顯。一系列因素的疊加作用,使二三線城市房價較為穩定。

從房價環比上漲城市數量變化來看,2021年2月份,新建商品住宅價格環比上漲的城市數量有56個,比上個月多3個;下跌的城市有12個,比上個月少2個;2個城市房價環比持平。其中,環比最高增幅為徐州的1.2%;最大降幅為安慶和瀘州的-0.4%。

中原地産分析認為,目前70個大中城市房價上漲數量再度步入高位。據該機構統計,2021年以來,各地出臺樓市調控政策已過百次,政策不斷加碼抑制樓市過熱。

根據國家統計局發佈的2021年1至2月份全國房地産開發投資和銷售情況,1至2月份,全國房地産開發投資13986億元,同比增長38.3%;比2019年1至2月份增長15.7%。其中,住宅投資10387億元,佔房地産開發投資的比重為74.27%。此外,1至2月份,房地産開發企業土地購置面積1453萬平方米,同比增長33.0%;土地成交價款503億元,增長14.3%。

專家表示,2021年,“房住不炒”再次出現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政策信號十分明確,未來各地房地産調控將更加趨向目標精準、措施有力,以實現穩地價、穩房價、穩預期的目標。

(責任編輯:)
網站無障礙
2月份一線城市二手房價格領漲 需警惕“蝴蝶效應”
來源:新華網2021-03-16 09:55:42
15日,國家統計局公佈的數據顯示,2月份各線城市商品住宅銷售價格環比漲幅有升有降,一線城市二手房價格領漲。業內專家分析認為,在嚴格的房地産調控政策下,當前全國房地産市場較為平穩,但需警惕一線城市房價上漲對其他城市房價産生“蝴蝶效應”。
長按保存圖片

中國網地産

是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中國網旗下地産頻道,是國內官方、權威、專業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

中國網地産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dichan@dichanchina.com 電話:010-59756138/6139 京ICP證 040089號
京公網安備110108006329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關於我們 主辦單位 權責申明 聯繫我們 廣告合作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京ICP證 040089號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27341號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10120170004號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