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中國科學院大學南京學院一期項目施工現場,近百名工人全部到崗復工,確保項目今年六月交付。屆時,功能齊全的一流校園將成為紫東地區新地標。 通訊員 彭展 吳雲全 南報融媒體記者 崔曉攝
開年就衝刺,春節後第二個工作日,記者赴紫東地區採訪時發現,這裡已是火熱建設景象。今年是紫東啟動建設的第三年,按照“一年打基礎、兩年立框架、三年見成效”目標,今年紫東地區建設將換擋提速,加快推進,一系列重大變化即將呈現。
交通先行,路網體系不斷完善
今年春節前,靈山北路西延段通車,紫東地區又一條斷頭路被打通,紫東核心區再添一條主幹道。這條路東起仙隱南路與靈山北路交叉口,向西下穿土城頭路接現狀靈山北路馬群段。
這是一條雙向四車道道路,上午9點多,路上車流井然。“路通了之後,出行比以前方便多了。”住在附近的多位市民表示,靈山北路西延打通後,沿線多個小區出行條件大大提升。過去,仙林大道早晚高峰擁堵比較嚴重,靈山北路西延通車之後,市民沿靈山北路前往紫東,不用再從仙林大道繞行,不僅大大緩解了仙林大道仙鶴門段的高峰擁堵,也提高了地區內部路網的連通度。
這條路下穿明外郭,是省內首個淺覆土大斷面隧道工程。
312國道南京繞越高速公路至仙隱北路段改擴建工程現場,施工繁忙而有序,春節期間,這個項目依然在施工。該路線東起南京繞越高速公路棲霞互通,向西沿312國道改擴建,沿線途經象山風景區、仙林高鐵交通收儲地塊和棲霞商務區,止于仙隱北路交叉處。和其他道路建設工地不同,這條路的建設就如同“搭積木”——項目旁邊就有一個工廠,架設橋梁用的梁和柱等組成件全部在工廠生産,到現場組裝即可。
“這是省內首座裝配式橋梁。”工程負責人告訴記者,這個橋梁的組件全部在預製廠批量預製,機械化程度高,大大降低了工程風險,同時減少施工場地佔用面積,最大限度緩解了施工對交通帶來的壓力,同時還能減少揚塵污染。
據了解,憑藉高科技手段應用,紫東地區多條道路建設都在省內創下第一。交通路網建設的快速推進也為紫東地區下一步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框架成形,優質要素資源加快集聚
啟動建設兩年來,紫東地區堅持以新發展理念推動高品質發展,目前已經完成“兩年立框架”目標。
道路交通——排定21條斷頭路打通方案,制定3年30條重點貫通道路計劃,優化軌道交通S5、S6線規劃,暢通區域內資源有序流動渠道。目前,已打通斷頭路11條,有效完善紫東路網。
實施“綠色銀行”建設——契合紫東藍綠空間分佈,科學選擇44種適生樹種,以國資平臺為示範、以金融資本為支撐,大力實施“綠色銀行”建設。目前已儲存2000畝11萬株彩色化、珍貴化、效益化苗木,為紫東發展儲存了“綠色資本”。
補齊民生短板——啟動鼓樓醫院紫東院區、東流保障房等項目建設,建成(紫東)園博園城市展園、南外仙林分校紫東江寧學校等一批高端文旅教育項目,逐步滿足群眾高品質生活需要。
框架加快成形同時,一批重大項目加快集聚。去年確定總投資約3000億元的科技創新聚智、地標産業、高端裝備趕超等十大工程項目,完成年度投資579億元,為紫東發展凝聚支撐力。作為南京重點打造的新增長板塊,紫東注重項目建設的帶動性、發展的可持續性,相繼引入一批投資過百億項目,全力帶動牽引周邊,提升産業高端化發展水準。目前,紫東知名度、産業集聚度、招商吸引力顯著上升。預計2020年紫東地區實際利用內資760.7億元、億元以上簽約項目379個、簽約項目投資總額2833.1億元,分別超過年度目標132%、82.2%、18.6%。
加速崛起,一批重大項目今年啟動
今年是建設紫東科創大走廊、打造創新引領極的關鍵之年。紫君了解到,今年紫東核心區建設已排定一批重大項目。
堅持創新引領——立足周邊各板塊特色優勢,發揮仙林科教資源溢出效應,大力發展數字産業,建設研創載體,促進創新與産業深度融合,加快形成以創新為第一驅動力的發展方式,支撐科創大走廊高品質建設。
堅持交通先行——打通主動脈,暢通微迴圈,統籌實施交通樞紐、主次幹路和支路建設,實現核心區內部組團貫通,對外連接仙林、麒麟和湯山等片區,發揮交通先導作用,服務紫東科創大走廊資源要素高效流通。
堅持配套優先——把握開發時序和節奏,對標一流,加速配套優質公共服務資源,注重地下空間開發,堅持鄰避設施先行,推動核心區早出形象,吸引更多高端要素集聚。
堅持綠色發展——始終將綠色作為核心區發展最鮮明的底色,保護修復核心區藍綠空間,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推進資源再生利用,減少碳排放量,確保安全可持續發展,全域打造公園城市、海綿城市和韌性城市。
今年是建黨100週年,也是紫東啟動建設第三年,記者獲悉,今年紫東建設發展將有一系列新看點、新變化。
大學數字産業園建設——與大學城數字學科相關高校合作共建6萬平方米的數字産業園。
S5寧揚城際軌道交通工程——配合推進寧揚城際軌道交通工程開工,先行啟動核心區內站點和線路建設。
主幹路建設——續建捷運大道(香茶路—麟崗大道)、九鄉河東路(捷運大道—S122)、孟北路(捷運大道—仲景大道)等3條主幹路,開工捷運大道(龍其線—龍王山大道、龍王山大道—麟崗大道、香茶路—潤蘇路)、孟北路(仙林大道—捷運大道)、麟崗大道、東流路等4條主幹路,加速構建核心區主幹路網。
次幹路建設——建成七鄉河西路,推進三陽路東延、龍王山大道、思邈路等3條道路,逐步構建“一環三聯”的次幹路體系。
支路建設——推進孟北先行啟動區飛霞路、冬青路等11條支路徵地、設計等工作,加快構建微迴圈系統。
完善基礎設施配套——開工建設西崗幼兒園,開工建設東流安置房和東流片區幼兒園、小學、社區中心,完善東流片區公共服務設施。推進省中醫院紫東分院年內交付開診,開工鼓樓醫院紫東院區一期工程,為核心區引入優質醫療服務資源。持續推進地鐵小鎮G06等已出讓地塊住宅、商業開發,儘快展現城市化形象。啟動建設西崗公交場站、自來水增壓站、綜合能源站,提升區域承載保供能力。啟動CIM平臺建設,開發智慧市政和智慧水務資訊管理系統,著力打造“紫核大腦”。佈局17處5G基站,實現5G信號全域深度覆蓋。結合道路建設同步實施11.7公里數字管廊,構建資訊高效傳輸通道。
加強生態環境打造——啟動中央綠脈一期建設,對妙山湖周邊20公頃區域進行林木補植和景觀打造。啟動王山南側山體修復。對宕口礦坑進行生態修復,局部進行綠化整治,提升山體景觀效果。啟動樺墅、孟北地鐵站周邊環境整治。對道路通行環境進行整治,建設停車場一座。對樺墅河、晨山河等5條河道進行整治、拓寬、連通,增強排澇安全性,保護和改善區域水環境。建設園林垃圾、建築垃圾和渣土資源化利用中心(建成2條渣土資源化利用生産線和1條建渣生産線),實現區域內土方平衡和廢棄物迴圈利用。建設保障房片區市政道路兩側綠帶,在道路交叉口布設小遊園,提升區域人居環境。
南報融媒體記者 江瑜
是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中國網旗下地産頻道,是國內官方、權威、專業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
中國網地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