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銀行網際網路貸款監管升級

來源:北京日報 2021-02-22 08:57:57

本報訊(記者 潘福達)繼去年7月《商業銀行網際網路貸款管理暫行辦法》正式施行後,監管層再次出手規範網際網路貸款業務。銀保監會日前發佈《關於進一步規範商業銀行網際網路貸款業務的通知》,在出資比例、集中度、限額管理等三個方面明確定量指標,並嚴控地方法人銀行跨區域經營。

針對《辦法》實施過程中遇到的實際問題,《通知》根據《辦法》授權,細化審慎監管要求。《通知》要求商業銀行強化風險控制主體責任,獨立開展網際網路貸款風險管理,自主完成對貸款風險評估和風險控制具有重要影響的風控環節,嚴禁將關鍵環節外包。

《通知》還明確三項定量指標,針對出資比例,要求商業銀行與合作機構共同出資發放貸款時,單筆貸款中合作方出資比例不得低於30%;針對集中度,要求商業銀行與單一合作方發放的本行貸款餘額不得超過一級資本凈額的25%;針對限額指標,要求商業銀行與全部合作機構共同出資發放的網際網路貸款餘額不得超過全部貸款餘額的50%。

此外,《通知》提出嚴控跨區域經營,明確地方法人銀行不得跨註冊地轄區開展網際網路貸款業務。《通知》此次明確信託公司參照執行《辦法》和《通知》的相關規定。

針對確定出資比例要求的初衷,銀保監會相關負責人解釋,商業銀行與合作機構共同出資發放貸款,有利於各類機構間優勢互補、提高效率,但在實踐中,個別銀行存在信貸風險管理薄弱、與合作方權責利不對等等情況和問題,損害了網際網路貸款業務健康、可持續發展的根基。《通知》在《辦法》基礎上細化了出資比例區間管理要求,提出了量化標準。

招聯金融首席研究員董希淼表示,對聯合貸款出資比例實行限制,單筆貸款中合作方出資比例不得低於30%,主要是為了約束中小銀行借助聯合貸款業務過快擴張,這一比例要求與《網路小額貸款業務管理暫行辦法(徵求意見稿)》對小貸公司的出資比例一致。金融科技專家蘇筱芮分析稱,《通知》對商業銀行産生的影響是直接的,對網際網路平臺是間接的,出資比例要求能夠約束網際網路平臺以小規模出資放大杠桿的業務操作。

近年來,個別地方性銀行利用網際網路技術拓展業務區域,嚴重偏離定位,盲目無序擴張,帶來較大風險隱患。蘇筱芮表示,此次《通知》有利於從源頭上明晰地方法人的業務邊界,引導地方性法人商業銀行堅守發展定位。控制跨區域經營後,地方性法人商業銀行需要深耕本地經濟,不去片面追求規模快速增長,而是立足於本地精細化發展道路。

為確保商業銀行有序整改、平穩過渡,充分保證現有網際網路貸款業務的連續性,維護客戶合法權益,《通知》合理設置了過渡期,總體上與《辦法》銜接一致,具體分兩階段執行,同時鼓勵有條件的機構提前達標。

對於集中度風險管理、限額管理的量化標準,監管部門將按照“一行一策、平穩過渡”的原則,督促指導各機構在2022年7月17日前有序整改完畢。對出資比例標準和跨地域經營限制,實行“新老劃斷”,要求新發生業務自2022年1月1日起執行《通知》要求,允許存量業務自然結清。

官方解讀

整改不會增加客戶融資成本

《通知》的出臺對消費者是否會産生影響?銀保監會相關負責人解讀,從長遠來看,商業銀行網際網路貸款業務持續規範,有利於增強對實體經濟發展和消費升級的支援力度,不斷滿足小微企業和居民日益增長的融資需求。另一方面,監管部門在督促商業銀行按照《通知》有序開展整改過程中,也會積極引導各機構維護存量業務的連續性,不增加客戶融資成本、不降低客戶服務品質和標準。

(責任編輯:)
即時資訊
聯繫我們
辦公地址:北京市朝陽區酒仙橋路10號恒通國際商務園B12C座五層
郵       編:100015
聯繫電話:010-59756138/6139
電子郵箱:dichan@dichanchina.com
網站無障礙
商業銀行網際網路貸款監管升級
來源:北京日報2021-02-22 08:57:57
繼去年7月《商業銀行網際網路貸款管理暫行辦法》正式施行後,監管層再次出手規範網際網路貸款業務。銀保監會日前發佈《關於進一步規範商業銀行網際網路貸款業務的通知》,在出資比例、集中度、限額管理等三個方面明確定量指標,並嚴控地方法人銀行跨區域經營。
長按保存圖片

中國網地産

是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中國網旗下地産頻道,是國內官方、權威、專業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

中國網地産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dichan@dichanchina.com 電話:010-59756138/6139 京ICP證 040089號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27314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關於我們 主辦單位 權責申明 聯繫我們 廣告合作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京ICP證 040089號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27341號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10120170004號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