儘快完善共有産權房“使用規矩”

來源:南方日報 2021-02-05 11:38:17

 共有産權房對佛山是新事物,各方都需要盡全力來做好這個工作,因為居住權對於一個人甚至是一個家庭,是安身立命的首要選擇,居住權得不到保障,就談不上在某個區域就業,那他和他的家庭就很難定居下來。

既然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在去年底明確指出,各地要加快構建以保障性租賃住房和共有産權住房為主體的住房保障體系,佛山就更要考慮好推進節奏。

在已公佈的五區共有産權房試點實施細則中能看到産業總量大、城市人口密集的順德、南海、禪城三區,其房源數佔了全市總量絕大部分。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資訊,證明佛山經濟總量最高、産業鏈最完善、城市化水準最高的三個行政區域,是目前本地居民、新市民比較關注的區域,所以在房源總量上是有傾斜的。

當然,三水區、高明區房源數量相對少,並不代表就被忽略不計,因為這兩個區域目前土地資源是佛山市最不緊張的,以後如果有用地比較多的大項目,很可能就要向這兩個區域傾斜,比如高明區現有建造軌道交通車輛的企業,同時一汽解放新能源汽車項目也在建設中,未來一旦大項目逐年增加,這兩個區也要考慮適當的增加房源來吸引人口進駐。

到底共有産權房對吸引城市急需人才有何積極作用,廣州剛投入運營的市級項目對佛山有一定啟發意義。

廣州市市本級首個公開發售的共有産權住房項目在今年1月11日起正式開放申購,廣州市民只要符合規定條件,且在越秀、荔灣、海珠、天河、白雲、番禺六區及黃埔區(房源所在區)穩定就業或長期落戶的家庭,就可以申購。

雖然這個共有産權房項目在黃埔區比較偏的位置,但是在該項目周邊商品房均價已接近2.5萬元/平方米情況下,申購成功的市民最低只需承擔1萬多元/平方米的成本,大概是首付40萬元就能獲得一套共有産權房,這在廣州屬於用最低成本獲得居住權,所以申購這種房源的居民會比較多。

從大區域看,即便當前是談廣佛同城一體化建設,但是廣佛兩地還是得各自發展,還會存在“搶人才”的局面,廣州這次不僅在黃埔推出市級共有産權房項目,廣州城投集團去年在官方微信消息上也表示,接下來會在番禺區陸續推出類似的共有産權房。雖然説廣佛兩地政府在財力投入上、項目選擇上有各自考量,但是對比廣佛兩地目前現有共有産權房數量,廣州已經有1300多套,佛山目前首批不到250套,數量上差距明顯,佛山還有很大進步空間。

另外,從佛山內部供需看,五區投放共有産權房源是一個信號,即政府在城市中心區域試點新的住房保障體系,除了三水、高明相對房價偏低外,順德、禪城、南海三地的商品房均價是在逐年穩步上升,尤其是在廣佛交界區域的商品房價格都相對較高,很多新市民看中佛山的發展潛力,最主要關注順德、禪城、南海三地發展水準,之後才會考慮落地。

那如何穩步推進佛山的共有産權房,我個人認為佛山需要儘快完善共有産權房“使用規矩”,因為共有産權房是開發商接受政府招標規則,最後根據合同從項目中拿出部分房源作為一種福利向社會推送,這期間政府部門和剛需購房者也加入房源運營,所以如何在三方間實現一個平衡很重要。

廣州市為了保證共有産權房“穩定落地”,在去年就頒布了地方共有産權房交易新規則。在這個新規則的運轉下,開發商、部門、剛需購房者關注的痛點,即共有産權房的售賣問題有了依據。廣州的辦法是通過“限房價、競地價”等方式新建的共有産權住房,閒置超過9個月以上的,剩餘的房子可以轉化為商品住房進行售賣。

目前佛山各區公佈的相關規則中,都對共有産權房的建設標準有了明確要求,大體都是通過“限房價、競地價”等方式由房地産開發企業集中建設,通過“限地價、競配建”等方式在商品住房項目中配建。但是對於如何處理閒置期較長的共有産權房,部分區的政策並不明確,這就是佛山可以完善的細節。

另外,對於共有産權房“産權流轉實行封閉運作”環節,佛山可以在實際操作中完善細則,既能讓使用者在居住過程中減少麻煩,同時更加鞏固共有産權房的“非盈利”屬性,確保共有産權房政策運作平穩,讓更多人受益。

(作者係佛山匯誠鴻圖地産顧問有限公司總經理)

 


(責任編輯:)
網站無障礙
儘快完善共有産權房“使用規矩”
來源:南方日報2021-02-05 11:38:17
共有産權房對佛山是新事物,各方都需要盡全力來做好這個工作,因為居住權對於一個人甚至是一個家庭,是安身立命的首要選擇,居住權得不到保障,就談不上在某個區域就業,那他和他的家庭就很難定居下來。
長按保存圖片

中國網地産

是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中國網旗下地産頻道,是國內官方、權威、專業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

中國網地産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dichan@dichanchina.com 電話:010-59756138/6139 京ICP證 040089號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27314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關於我們 主辦單位 權責申明 聯繫我們 廣告合作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京ICP證 040089號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27341號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10120170004號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