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北京1月22日訊 “監測結果表明,秦嶺植被覆蓋總體好轉、生態環境品質綜合指數顯著提高,秦嶺陜西段生態環境綜合指數在2018-2019年達到最優,優良等級面積歷史上首次超過96%,説明陜西省依法依規保護好秦嶺的綠水青山、築牢秦嶺生態安全屏障取得明顯成效。”1月21日,陜西省生態環境廳自然生態保護處副處長曹磊在例行新聞發佈會上表示。
曹磊表示,陜西省秦嶺生態環境保護的綱領性文件《陜西省秦嶺生態環境保護總體規劃》已經印發,1+6+8+39秦嶺區域規劃體系即將建立。“十四五”期間,將從四方面當好秦嶺生態衛士,持之以恒有效地保護好國家生態安全屏障,讓秦嶺的美景永駐、青山常在、綠水長流。
依法依規推進秦嶺生態環境保護。牢固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秦嶺生態環境。嚴格落實陜西省秦嶺生態保護《條例》和《總體規劃》,實施好《陜西省秦嶺污染防治專項規劃》《陜西省生物多樣性保護專項規劃規劃》。
持續加大秦嶺區域執法檢查力度。定期開展秦嶺生態環境保護聯合執法,加大對秦嶺區域6市“亂排亂放”以及“綠盾”自然保護地問題整治的督導檢查力度,持續推動解決突出環境問題。緊盯“一廢一庫一品”等高風險領域,有效防範化解環境風險。
加強秦嶺區域自然生態保護監管。應用好“三線一單”成果,為各地優化經濟發展格局、推動産業結構調整提供科學指南。加快建設生態紅線監管平臺,充分運用視頻監控、衛星遙感等先進技術,強化秦嶺區域生態環境監測。完成秦嶺區域生態環境狀況調查評估工作,有序推進秦嶺區域生態環境治理與恢復。
強化秦嶺區域生物多樣性保護監管。持續開展秦嶺區域生物多樣性調查、觀測與評估,提出生物多樣性保護對策建議。積極構建生物多樣性保護網路和監管平臺,做好有關生物多樣性國際公約在我省的履約和生物安全工作。加強生物遺傳多樣性保護。
是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中國網旗下地産頻道,是國內官方、權威、專業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
中國網地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