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淳區固城湖畔新建了一處小而精緻的“口袋公園”。 通訊員 邢光理 陳文 南報融媒體記者 徐琦攝
2021年是我國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向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進軍的起步之年。連日來,各區紛紛召開2021年“兩會”,總結“十三五”成績,亮出“十四五”規劃藍圖,表示將以紮實的工作推進,確保“十四五”開好局、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起好步,以優異成績向建黨100週年獻禮。
江寧
“八大行動”力拼開局之勝
本報訊(融媒體記者 杜瑩) 5日,江寧區第十七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開幕,會議明確,2021年江寧區將圍繞“兩爭一前列”重大使命,聚焦“兩區四地”目標定位,紮實做好“六穩”工作、全面落實“六保”任務,統籌發展和安全,奮力開啟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征程,奪取“十四五”發展的開局之勝。
落實到具體工作上,今年江寧區將實施“八大行動”:發展優勢塑造行動、實體經濟強基行動、經濟迴圈暢通行動、營商環境代言行動、規劃建設提升行動、綠色發展固本行動、民生福祉厚植行動、有為政府建設行動。
優勢塑造方面,江寧將深入落實創新驅動發展“121”戰略,推動平臺體系高能級、強化企業創新主力軍、優化創新驅動生態鏈,加快形成以創新為第一驅動力的發展方式,為高品質發展注入強勁動能。實體經濟方面,全區將圍繞現代産業體系,壯大産業主筋骨、牽牢項目牛鼻子、做強園街增長極,加快構築高能級集聚的現代産業強基地。
經濟迴圈暢通行動,全區將圍繞服務國內國際雙迴圈,堅定不移擴大內需、深化合作,全面激發消費活力、全面拓展投資空間、全面加大對外合作,為率先融入新發展格局提供持久動力。
規劃建設提升方面,江寧今年將實施8大類709個城建項目,高水準構建城鄉融合新格局、高品質打造現代都市新風貌、高標準建設富美鄉村新家園,加速鄉村振興,推動城鄉融合,加快形成新型工農城鄉關係。
浦口
奮力踏上“因江而興”的振興之路
本報訊(融媒體記者 魯舒婷) 6日,浦口區召開四屆人大五次會議,會上提出,如今的浦口,一改“受江而困”的局面,正按照南京新主城的全新定位,踏上“因江而興”的振興之路。2021年是“十四五”開局之年,浦口區將圍繞5個方面做好工作,以優異成績慶祝建黨100週年。
産業發展邁上新臺階。始終把發展經濟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加快發展先進製造業,培育發展戰略性新興産業,努力將浦口培育成為南京新的經濟增長極。2025年,力爭打造1個千億級、2個500億級産業集群,“地標性産業高地”再拔高。
城鄉建設展現新面貌。加快推進城鄉一體、産城融合、新老城區無縫銜接,高標準建設好南京新主城。2025年,實現現代化城南中心快速崛起,江浦老城有機更新,橋林新城“産、港、城”一體發展,高新區成為高品質科技生態創新區,城鎮精緻、鄉村精美,美麗宜居城鄉格局基本形成。
生態環境彰顯新優勢。高標準打造長三角環境優美、交通暢達、宜居宜業的公園城市典範,創成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和珍珠泉國家級旅遊度假區。2025年,林木覆蓋率保持42.6%,地表水省級以上考核斷面全部達到或好于Ⅲ類水體,城市公園綠地服務半徑覆蓋率達到90%。
開放開發取得新突破。加快與江北新區、省際毗鄰地區跨界協同發展,實現基礎設施共建共用、交通網路互聯互通、産業體系優化互補、公共服務便利互惠。2025年,力爭創成國家級經開區,農創園“農業矽谷”初現雛形,高新區在全市保持中游以上。
民生福祉獲得新提升。公共服務産品共建能力和共用水準持續增強,實現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2025年,全體居民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超過7.8萬元,義務教育優質均衡比例達到90.6%,千人醫療床位數7張,每人平均擁有公共文化體育設施面積6.5平方米,每千名老年人擁有機構養老床位數50張。
六合
加快建設 以人民為中心的“大美六合”
本報訊(通訊員 張小超 融媒體記者 孫敬清) 7日,六合區四屆人大五次會議開幕。記者獲悉,2021年,六合區將緊扣“強富美高”總目標,踐行“爭當表率、爭做示範、走在前列”重大使命,圍繞“産業增長極、宜居新空間、生態後花園”定位,加快建設以人民為中心的“大美六合”,確保“十四五”發展和社會主義現代化新征程良好開局,以優異成績慶祝建黨100週年。
回顧過去的一年,六合區預計全年實現地區生産總值增長5.5%;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12.4%;全社會固定資産投資增長8%,工業投資增長20%;外貿進出口總額增長14.4%;城鄉居民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分別增長5%、7%,“強富美高”新六合建設取得新進展、邁出新步伐。
圍繞“在省市高品質發展中繼續爭先進位”的目標,今年,六合區將全力推動創新提效,積極佈局六合科技創新港,加快實施科創園二期、高新科技城等項目,著力構築創新要素承載高地、創業主體引育高地、創新創業生態高地。
全力推動産業提質,對標主導産業鏈,推動先進製造業做大、做專、做精、做特,確保規上工業總産值增長12%、工業投資增長16%以上;打造文旅支柱産業,依託金牛湖—冶山等重點片區,加快導入龍頭型、旗艦型項目,不斷培育特色民宿、夜間經濟等新增長點;大抓招商不動搖,狠抓項目不放鬆,力爭簽約項目投資總額突破1500億元,推動項目快建設、快投産、快見效。
全力推動發展提優,高標準推進龍袍新城建設,高品質貫徹落實鄉村振興戰略,高水準辦好民生實事,高效率改進工作作風,聚力擦亮“創新強效”的産業名片、“江北門戶”的窗口名片、“古棠新韻”的宜居名片、“襟江帶滁”的生態名片、“四鄉集萃”的文化名片、“基層善治”的幸福名片。
溧水
更高水準建設製造業高品質發展試驗區
本報訊(融媒體記者 胡英華 通訊員 李立) 溧水區第十六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6日開幕,會上總結2020年和近5年工作,部署2021年工作。據悉,溧水區將深耕“大智造”,實施總投資218億元的工業重點技改項目73項,以更高水準建設製造業高品質發展試驗區。
去年,溧水高規格舉辦全區製造業千人大會,創造性制定出臺製造業高品質發展“雙十條”政策,製造業前50強企業産值增幅創近年來新高,製造業高品質發展試驗區建設取得新突破,被評為全市唯一的全省製造業創新轉型成效明顯地區。
邁入2021年,溧水區全面吹響“十四五”開局衝鋒號,圍繞“南京南部中心,健康活力新城”的新定位,確定深耕“大智造、大健康、大教育、大文旅”四大抓手,探索“産城融合、職住平衡、生態宜居、交通便利”的郊區新城實踐路徑。其中,深耕大智造主要聚焦製造業高品質發展進行部署。
鞏固製造業的戰略支柱地位,溧水區通過提升創新水準、數字技術賦能和産業鏈重構,加快製造業向高端躍升。今年,溧水將實施總投資218億元的工業重點技改項目73項,力爭引進超億元項目220個,其中製造業項目180個,確保製造業增加值佔地區生産總值比重不低於43%。同時,聚焦新能源汽車、智慧家居、新醫藥與生命健康、智慧製造裝備等4條重要産業鏈強鏈補鏈,力爭凈增高新技術企業160家。
高淳
打造營商環境“金字招牌”
本報訊(通訊員 楊軍 融媒體記者 杜瑩) 6日,高淳區十六屆人大五次會議開幕。記者從會上獲悉,今年高淳將聚焦“一城一區一支點”發展定位,圍繞“4+2”産業鏈,持續開展招商引資“百日競賽”活動,同時不斷優化營商環境,努力使營商環境成為高淳最響亮的“金字招牌”。
項目招商過去曾一直是高淳區的短板,也是全區近年重點努力方向。今年,高淳區將持續加大招商引資、精準對接力度,確保全年引進億元以上産業項目不少於130個。完善重大項目領導掛鉤協調機制,推進118個重點産業項目,當年完成投資不低於160億元。嚴格項目考核,聚焦投資強度、畝均稅收等質效指標,明確建設週期,力促早開工、早投産、早達效,全年開工項目不少於90個、投産不少於60個。
優化營商環境也是招商引資的重要部分之一。新的一年,高淳將深入落實政務服務好差評制度,用好“營商環境直通車”“六項承諾”等工作機制,持續鞏固“放管服”改革成果。完善區市民中心服務功能,推動審批部門、審批事項、審批人員應駐盡駐,推進“一件事”線上線下“一次辦”,加快“一窗受理”改革向街鎮延伸,實現24小時審批自助服務街鎮全覆蓋。此外,全面落實減稅降費政策,切實減輕企業稅費負擔,深入開展走訪服務活動,及時掌握企業困難和訴求,不斷優化營商環境,全力推動高淳高品質發展再上新臺階,奮力實現“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的精彩開局。
是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中國網旗下地産頻道,是國內官方、權威、專業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
中國網地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