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房地産經紀行業領袖峰會舉行,58同城、安居客“N+”平臺構建共贏生態

來源:中國網地産 2021-01-06 18:21:05

過去多年來,蓬勃發展的網際網路産業浪潮,推動了各行業的産業格局重構。作為居住服務領域的房地産經紀行業,也在産業網際網路浪潮下,演變出新的發展趨勢。

2021年1月6日,由58同城、安居客主辦的“安·智慧革新 居·美好生活”2020房地産經紀行業領袖峰會暨中國房産風雲榜二手房年度盛典隆重舉行,來自58同城、安居客的多位高管、房産行業的資深專家以及全國多位優秀房産經紀行業代表們匯聚一堂,共同探索産業網際網路思維下經紀行業的演變趨勢,為房産經紀公司、經紀門店、經紀人開啟新思路,啟迪新方向。

正如中國房地産估價師與房地産經紀人學會會長柴強在開場致辭時所講,58同城、安居客這樣的平臺和渠道,是行業不可缺少的力量,也為行業提供了另外一種選擇,希望58同城、安居客和房地産經紀公司、經紀人員一起努力,營造一種合作共贏的生態環境,推動整個房地産經紀行業持續規範健康發展,使房地産經紀行業沿著提供誠信專業的服務這樣的方向走下去。

2020房地産經紀行業領袖峰會舉行,58同城、安居客“N+”平臺構建共贏生態-中國網地産

58同城高級副總裁&安居客COO葉兵在《經紀行業2.0時代——産業互聯  縱向突破》演講中指出:“産業網際網路浪潮下,58同城、安居客以流量共生、數據開放、技術共用等賦能方式打造平台資源的互通融合,利用科技創新、平臺技術的優勢降低了經紀企業的獲客成本,加速房産交易的智慧化升級。”

58同城副總裁杜岩在開幕致辭時表示:“過去兩年,58同城、安居客堅持全力以服策略深入每一個行業,除了持續用優質流量為經紀公司賦能,還會為行業帶來更好的SaaS服務系統、培育更專業和服務能力更全面的優秀經紀人輸送到每一家門店。在這幾年産業深耕的過程中,經紀行業越來越健康、門店效率逐漸在提升、經紀人的管理也越來越規範,接下來58同城、安居客也會有全新的發展,更期待和經紀公司一起創造更精彩的未來。”

2020房地産經紀行業領袖峰會舉行,58同城、安居客“N+”平臺構建共贏生態-中國網地産

産業網際網路深度重構經紀行業,數字化管理價值日益凸顯

近年來,新技術的紅利正在從成熟的消費網際網路時代,轉向蓬勃發展的産業網際網路。與消費網際網路不同,産業網際網路為房産行業交易提供了一個新的交易模式——通過整合上下游産業鏈,建立一個技術化驅動的産業支撐體系,引領行業實現數據協同,業務協同,促進行業增速提效。

産業網際網路的出現,直接推動了居住服務行業的升級改造。新浪潮下,産業網際網路時代技術逐步向縱深滲透。在房地産行業上下游産業鏈條多,且週期很長的特性下,什麼才是提升效率最核心和有效的方式?58同城高級副總裁&安居客COO葉兵認為,“在這個層面上答案只有一個,利用技術、網際網路、科技的優勢來降低項目的獲客成本,提升自然流量、提高自然到訪的成交效率。”

2020房地産經紀行業領袖峰會舉行,58同城、安居客“N+”平臺構建共贏生態-中國網地産

數字化時代,産業網際網路平臺基於數據和底層技術能力,串聯行業的上下游,為細分領域的服務互融提供了可能,同時也促進新職業的誕生和推動行業新協作模式。新趨勢下,對於開發企業、經紀公司而言,數字化管理能力的重要性也將越來越凸顯。

58同城、安居客致力於房地産鏈條上下游數據打通,平臺聚集大量産業數據、演算法模型、技術研發等資源,打通房地産行業的智慧軟硬體基建,利用技術、網際網路、科技的優勢來降低開發商項目的獲客成本,實現數據與數字能力共用。

葉兵表示,“58同城、安居客嘗試著把很多網際網路工具開放給開發商、存量資産物業、經紀公司等,共同利用技術管理好用戶數據,服務於用戶需求,58同城、安居客也一直在努力幫助企業打通公域流量和私域流量,希望把用戶數據跟房地産全量産業鏈條做深度的融合。”

以58安居客房産研究院在疫情期間對不同公司的獲客能力分析對比為例。從數據層面上看到,2家體量相當的經紀公司,在房源資訊數據化層面的數據化管理能力明顯拉開了差距。如數字化弱管理能力的某經紀公司,其VR房源佔比僅11%,而另外一家數字化強管理能力的經紀公司VR房源佔比達78%。58同城、安居客提供的臨感VR房源大大提升了後者的線上獲客能力。疫情期間,VR房源佔比高的經紀公司線上微聊獲客能力明顯拉開了差距,近一週時間,微聊獲客量就相差2倍。

優居集團CEO李柏曉表示,目前,每個城市的房産經紀市場份額分散,很大的一部分市場份額集中在小仲介手上。但是在利用外部管理系統時,因與經紀公司的管理邏輯不一致,在提升效率上就遇到較大阻礙。58同城、安居客提供的Saas系統服務,可以有效量化經紀人的工作內容,通過優化管理流程提升服務效率,形成獲取新房源和新客戶、降低管理成本的良性迴圈。

2020房地産經紀行業領袖峰會舉行,58同城、安居客“N+”平臺構建共贏生態-中國網地産

作為網際網路開放平臺,58同城、安居客始終堅信公信的力量,通過全産業鏈全階段用戶數據的打通,提升産業效率,同時不斷加大技術、研發、産業基礎設施建設投入,以提升行業週期進程,推動行業共生共贏。

“N+”平臺構建多方共贏體系,推動行業雙迴圈格局

房地産行業進一步與産業網際網路的發展融合,使得線上化服務成為發展趨勢,基於行業深度洞察,58同城、安居客推出“N+全開放服務平臺”,通過一整套方案提供合作和治理規則,推動行業新的協作模式與良性生態競爭。目前,“N+全開放服務平臺”已經接入超500家品牌主,50多家主流SaaS平臺(包括品牌和自研),實現行業上下游機構之間數據互通。

葉兵表示,“為更好打造房地産網際網路智慧開放平臺,58同城、安居客“N+全開放服務平臺”秉承三個宗旨。首先,流量共生,58同城、安居客也一直在為企業提供全網公域流量和以私域流量提升行銷覆蓋面。其次是數據開放,通過推進技術的開放共用,以及在經紀人端、用戶端、經紀公司端等數十款服務産品的開放,未來將會與更多的專業公司達成數據共建,進一步提高開放度。最後是通過賦能打通房地産行業的智慧軟硬體基建,實現行業上下游企業全連接,形成一體化的效果。”

58同城、安居客“N+全開放服務平臺”從技術、資源、服務三個層面,為行業構建高效、全面的深度連接。58同城、安居客的房源全息字典和臨感VR技術提供了房産經紀行業數字化基礎設施,同時在全國範圍內構建SaaS服務體系網路。

2020年,58同城、安居客房源全息字典覆蓋650個城市,年度累計調用7.3億次,通過房源全息字典,全年有60萬經紀人一鍵發佈房源至平臺進行資訊展示。58同城、安居客的臨感VR帶看經過兩年的普及,已經實現1400萬的VR房源覆蓋量。

基於SaaS系統對接,58同城、安居客上線的“N+全開放服務平臺”,幫助不同類型的經紀公司,實現了對經紀人洗盤、實勘、維護、跟進、帶看、推廣等房産服務各個環節的數據實時分析,將經紀人行為記錄對接到平臺系統中對其進行評級,進而在行業推進統一化的管理標準在不同的經紀公司門店間實現清晰複製。

為幫助房産經紀行業進一步拓寬房源廣度及深度,提升購房服務效率,58同城在2019年推出58愛房,通過深化一二手聯動服務,幫助開發商、經紀門店去化增效,廣泛聚合行業夥伴,以新連接、新技術、新生態打造一二手聯動交易正迴圈生態。

2020房地産經紀行業領袖峰會舉行,58同城、安居客“N+”平臺構建共贏生態-中國網地産

經過1年多的發展,58愛房COO蘇婕表示:“隨著一二手聯動的深度結合,58愛房迎來了更多樓盤的入駐、和服務的增強,線上流量同比也數倍翻番。在房産交易線上全資訊匹配時代,58愛房會通過大數據分析、資金支援、流程管控等服務,幫助經紀人在市場上在售項目資源和客源之間達成高效匹配,最終目的是幫助房産行業經紀公司和經紀人,為購房者提供更優質的服務,同時也幫助大家提升服務成交效率。不管這個行業發生多少變化,58愛房業務底層支援永遠是平臺的交易服務能力和成交匹配能力,未來也會加大資源投入,在新房、二手房協同領域,和金融服務一起為行業提供更多的支援。”

作為國內領先的生活資訊服務平臺,58同城、安居客將進一步提升資源調動效率,與優秀人才共同推動共生、共贏、共建的良好行業生態的建成。憑藉在房産交易領域的行業發展底蘊,58同城、安居客打造平台資源的互通融合,實現平臺間優勢互補,加速房産交易的智慧化升級,讓超越內卷實現雙迴圈成為行業發展的共同使命。

在行業協作發展的過程中,58同城、安居客始終扮演者促進平臺各角色之間高效率、高品質服務連接的職責,有效激發平臺不同機構,發揮各自領域的最優能力,通過網路和協同關係連在一起,以達成共生、共贏的合作服務體系,助推行業升級發展。

(責任編輯:)
即時資訊
聯繫我們
辦公地址:北京市朝陽區酒仙橋路10號恒通國際商務園B12C座五層
郵       編:100015
聯繫電話:010-59756138/6139
電子郵箱:dichan@dichanchina.com
網站無障礙
2020房地産經紀行業領袖峰會舉行,58同城、安居客“N+”平臺構建共贏生態
來源:中國網地産2021-01-06 18:21:05
2021年1月6日,由58同城、安居客主辦的“安·智慧革新 居·美好生活”2020房地産經紀行業領袖峰會暨中國房産風雲榜二手房年度盛典隆重舉行。
長按保存圖片

中國網地産

是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中國網旗下地産頻道,是國內官方、權威、專業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

中國網地産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dichan@dichanchina.com 電話:010-59756138/6139 京ICP證 040089號
京公網安備110108006329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關於我們 主辦單位 權責申明 聯繫我們 廣告合作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京ICP證 040089號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27341號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10120170004號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