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12月29日電(記者 王希)記者從國務院國資委29日舉行的媒體通氣會上獲悉,近年來中央企業持續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在剝離企業辦社會職能和解決歷史遺留問題、去産能、壓減法人層級、加強參股管理、“處僵治困”等方面取得積極成效,高品質發展基礎進一步夯實。
在剝離國有企業辦社會職能和解決歷史遺留問題方面,截至2020年11月底,全國國有企業職工家屬區“三供一業”(供水、供電、供熱及物業管理)、市政社區管理等職能分離移交、教育醫療機構深化改革等基本完成;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完成92.1%;廠辦大集體改革完成98.1%,累計安置在職職工171.2萬人。
2016年以來,央企關閉退出鋼鐵産能1644萬噸、煤炭産能1.19億噸,整合煤炭資源2.4億噸,妥善分流安置職工12萬人,提前完成去産能總體目標任務。
截至目前,所有央企的管理層級控制在5級以內(含5級),法人總數累計減少超過1.7萬戶,減少比例超過30%,“壓縮管理層級、減少法人戶數”工作持續深化,有效管控風險。
圍繞加強參股經營投資管理,各央企全面開展自查整改,其中,對非主業、高風險、效益差、非持續經營的低效無效參股投資,通過清理退出、重組整合等措施,加大處置力度,加快資産盤活,目前已清理退出187項,收回資金34.5億元。
截至2019年底,中央企業2041戶“僵屍”特困企業處置任務基本完成,其中近700戶“僵屍”特困企業實現市場出清,累計分流安置富餘人員超過80萬人。
是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中國網旗下地産頻道,是國內官方、權威、專業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
中國網地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