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全面治理物管行業亂象

來源:深圳特區報 2020-12-30 09:34:22

深圳物業管理從誕生至今已經發展了近40年,經過幾次變革,深圳物業管理不斷發展壯大,並推向全國,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近年來,物業小區出現了一些亂象,深入分析原因發現,既有行業管理問題,也有小區治理的問題。針對物業行業管理問題,市住建局開展了為期三年的掃黑除惡治亂專項行動,全面治理物業行業亂象,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三年來,市住建局通過“以打促建”,建立健全物業領域長效工作機制,不斷加強對物業服務企業的監督管理,督促物業服務企業改進和提升物業服務,全市物業管理領域的投訴舉報數量逐年大幅下降。

全面開展物業管理行業專項整治

市住建局根據全市物業管理行業突出問題開展有針對性的行業專項整治,先後發佈《深圳市物業管理行業專項整治工作方案》等5個專項行動方案,通過市、區住建部門聯動,認真處理信訪投訴多、群眾意見大的突出問題,切實解決物業管理行業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和熱點難點問題,嚴厲查處物業服務企業違法違規行為,進一步規範物業管理行為,調處各種矛盾糾紛,不斷提升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促進物業管理行業健康有序發展。

裝修擾民是市民反映強烈的一大問題。對此,市住建局印發文件,督促物業服務企業與裝修人和裝飾裝修企業簽訂住宅室內裝飾裝修管理服務協議,規範物業服務企業對裝飾裝修活動的監督檢查行為,明確住宅小區裝修保證金(押金)收取與退還規則,進一步規範裝修行為。

針對合5G基站建設推進難點問題,市住建局多次召開專題會議,督促物業服務企業全力支援和配合5G基站通信設施的建設。同時組織開展調研,建議市工信局、市通信局以及四大運營商要從源頭上規範5G基站建設秩序,並指導市物業管理行業協會與四大運營商緊密對接,使得全市5G基站布點設施建設順利完成。

佔用、堵塞消防通道是物業亂象之一。市住建局與市消防救援支隊、市公安局交通警察局在全市聯合開展消防車通道集中治理行動,切實維護小區業主的生命和財産安全。

依法查處百世瓏庭小區新舊物業公司暴力交接案

2018年12月4日,市住建局接到群眾舉報,深圳市百世瓏庭小區存在新舊物業公司暴力交接、擾亂小區管理秩序等問題。

接報後,該局立即會同光明區住建局、市物業協會前往百世瓏庭小區現場展開督導核查,提出如下解決措施:一是引導通過法律途徑解決糾紛,深圳保利物業、深圳萬剛物業暫時退出小區物業管理,待法院就物業管理合同糾紛等問題作出生效判決後,按判決結果依法進行處理;二是引入應急物業提供專業服務;三是社區居委會代行業主大會職責,由上村居委會負責開展物業公司的正式選聘工作。

根據核查內容,市住建局最終決定將該線索按程式報送市掃黑除惡辦並按照雙向反饋機制移交給市公安局掃黑除惡辦。目前,該小區已選聘深圳市住宅物業管理有限公司為小區提供服務,小區內物業管理秩序平穩安定。

深化體制機制創新,建立健全物業領域長效工作機制

市住建局以案促改,在深入開展物業領域專項整治的基礎上,全面深化物業領域體制機制創新,建立健全長效工作機制。

積極推動住宅物業小區成立黨支部,小區黨支部在社區黨委的統一領導下開展工作,逐步構建以基層黨組織建設為核心,以黨建引領物業管理活動、黨組織充分參與業主組織成立和日常監督為工作重點,以各方參與為依託的共建共治共用小區治理新格局。

大力推動政府職能部門行政監管進小區,嚴格執法,不斷落實市政專營單位的公共服務職責,多方參與,各負其責,同心協力,搭建責權對等、職責邊界清晰的住宅小區治理架構,努力營造齊抓共管新局面。

持續完善物業管理法律法規,加緊編制今年3月1日新修訂並施行的《深圳經濟特區物業管理條例》相關配套文件,努力完善涵蓋業主組織運作、信用資訊公開、物業管理地方標準、共有資金監督管理等體制機制建設。

此外,市住建局還推動住宅小區治理納入平安建設綜治考核,大力著力推進物業管理資訊化工作,積極推動小區事物公開化、透明化,並建立物業服務企業和項目經理人信用評價制度,促進全市物業服務行業健康有序發展。

(責任編輯:)
網站無障礙
深圳全面治理物管行業亂象
來源:深圳特區報2020-12-30 09:34:22
深圳物業管理從誕生至今已經發展了近40年,經過幾次變革,深圳物業管理不斷發展壯大,並推向全國,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
長按保存圖片

中國網地産

是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中國網旗下地産頻道,是國內官方、權威、專業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

中國網地産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dichan@dichanchina.com 電話:010-59756138/6139 京ICP證 040089號
京公網安備110108006329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關於我們 主辦單位 權責申明 聯繫我們 廣告合作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京ICP證 040089號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27341號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10120170004號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