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人皆言北上廣,厚重少文是佛山。
佛山東倚廣州、南鄰港澳,“肇跡于晉,得名于唐”。明清時,更是商賈雲集、工商業發達的嶺南重鎮,與北京、漢口、蘇州並稱“天下四聚”,與湖北的漢口鎮、江西的景德鎮、河南的朱仙鎮並稱中國四大名鎮,陶瓷、紡織、鑄造、醫藥四大行業鼎盛南國。
自改革開放以來,堅守實業經濟、製造立市,塑造佛山製造響亮名片;不依靠外資央企,打造佛山本土經濟穩固基石;拋棄造城運動,培育內生增長能力,鑄就佛山定鼎重器。堅固厚實的實體經濟、強盛豐茂的本土經濟、富有活力的民營經濟、後勁強大的內生式發展,成就獨特的“佛山模式”。
正如佛山之名,穩健、厚重、樸實,亦如金庸筆下的玄鐵劍法“重劍無鋒、大巧不工”,四十年的靜水流深,佛山已悄然成就浩大。
佛山的新銘牌
2020年的佛山雙喜臨門,“萬億俱樂部”的新成員、“新一線城市”等光環接踵而至。
2019年佛山GDP總量為10751.02億元,正式躋身GDP“萬億俱樂部”,成為廣東省繼廣州、深圳之後第3座GDP超過萬億元的城市,也是全國第17個GDP過萬億的城市。增速方面,佛山長期高於廣東與全國,表現出頗為迅猛的增長勢頭。2019年,佛山的每人平均GDP為131775元人民幣,不僅大幅度高於廣東及全國的整體水準,還達到了世界銀行認可的高收入標準(即每人平均GDP高於12376美元為高收入國家),佛山每人平均GDP折算後為19070美元。
與此同時,晉陞新一線城市又讓佛山知名度再次提升。新一線城市研究所5月發佈的《2020城市商業魅力排行榜》顯示,合肥和佛山取代了昆明、寧波,第一次進入新一線城市名單。
新一線城市排名
來源:第一財經
作為今年躋身於新一線的城市,佛山的總排名在過去三年中前進了8位,上升勢頭迅猛。除了交通樞紐性,佛山的商業資源集聚度、生活方式多樣性、未來可塑性都處於上升通道中。
佛山的根與魂
製造業是佛山經濟發展的根與魂。
新中國成立70年以來,特別是改革開放40年以來,佛山堅持實體經濟和製造業立市,從嶺南魚米之鄉一躍成為全國乃至全球重要的製造業基地。如今,佛山製造已經成為中國産業的地標之一,擁有許多世界之最:陶瓷産量世界第一、電風扇産量世界第一、微波爐産量世界第一、冰箱産量世界第一、空調産量世界第一、鋁型材産量世界第一、消毒碗櫃産量世界第一、熱水器産量世界第一、醬油産量世界第一……。
還有人做過這樣的統計:佛山平均每秒鐘就有2個電飯鍋下線,每分鐘能生産100台微波爐,每小時能生産洗衣機273台,每天生産冰箱超過2萬台,每年生産空調器2300萬台、電子元件17億隻、電光源20億隻……。
在産業結構上,2019年佛山三次産業比例關係為1.5:56.2:42.3,第二産業佔比接近六成;而在第二産業中,工業佔比更是超過96%,這樣的産業結構,在全國所有的“萬億俱樂部”城市中極為罕見。
佛山及其他主要城市産業結構(%)
來源:蘇寧金融研究院
作為全國唯一的國家製造業轉型升級綜合改革試點城市,佛山提出打造“2+2+4”先進製造業産業集群,包括做大做優裝備製造和泛家居2個超萬億的産業集群,做強做精汽車及新能源、軍民融合及電子資訊2個衝五千億的産業集群,加快培育智慧製造裝備及機器人、新材料、食品飲料、生物醫藥及大健康4個衝三千億的産業集群。佛山正一步步向全球價值鏈中高端邁進,産業之基越夯越實。
得人口者贏未來
産業帶來人口聚集。人口流入代表著潛在的生産力和消費力,是城市競爭中爭奪的焦點。得人口者將會贏得未來。
近年來,佛山的人口吸引力持續增強,這也是佛山能躍居新一線城市的核心因素。佛山最近三年人口總增量69.59萬,在新一線城市中位居第五名,遠超東莞、鄭州、蘇州等新一線城市。其中2019年人口增量25.29萬,在新一線城市中僅次於杭州。在大灣區,佛山的人口增量也僅次於深圳、廣州,遠超珠海、東莞等其他城市。
近三年新一線城市
常住人口增量一覽(單位:萬人)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弱于成都的人口政策卻超過成都的人口凈增長本身就説明瞭佛山的吸引力。佛山的人口吸引力一方面源於堅實的製造業根基,另一方面受益於廣州的人口溢出。
佛山發展的新引擎
在GDP“萬億俱樂部”中,沒有哪兩個城市比廣州和佛山更近了。兩城市中心距離僅37千米。
這一地理狀況促成了廣佛兩市在2009年簽署《廣州市佛山市同城化建設合作協議》,廣佛同城由此開啟。國內首條跨城地鐵線——地鐵廣佛線在2010年底通車運營。目前,佛山多條軌道交通全面發力,而幾乎所有的在建以及規劃的地鐵都和廣州接駁。未來五年內,佛山五區都將融入廣佛交通“一張網”。
今年8月,廣州、佛山兩市攜手編制《廣佛高品質發展融合試驗區建設總體規劃》,提出在廣佛沿197公里邊界線攜手共建廣佛高品質發展融合試驗區。其中,廣州275平方公里,佛山354平方公里。合力建設包括“1個先導區和4個片區”的高品質發展融合試驗區。
十多年來,廣佛同城整體推進緩慢。未來,廣佛同城深度融合將成為佛山發展一大機遇。
佛山新機場建設將會是佛山發展的另一大機遇,這也可能成為佛山發展的新引擎。珠三角樞紐機場(廣州新機場)是為了發展所建設的第二座機場,而這座機場也被確認落戶于佛山。新機場總投資350億元,設計年客流量為3000萬-5000萬人次,在廣東將僅次於白雲機場、深圳機場。這與目前沙堤機場不足百萬人次旅客吞吐量不可同日而語。
新機場建設對佛山城市建設的推動將是巨大的。法國巴黎戴高樂航空城,創造了全法國30%的GDP;法蘭克福空港為整個城市貢獻了近22%的GDP。據測算,白雲機場業務量發展對廣州産業經濟的投入産出比達到1:9.7,每增加100萬人次的旅客吞吐量,可拉動廣州GDP值29.9億元,可為廣州新增2823個間接就業機會;每增加10萬噸貨郵吞吐量,可拉動廣州市GDP值87億元。可以預見,新機場將助力佛山社會發展再上新臺階。
“十年窗下無人問,一舉成名天下知。”幾十載製造之路的堅守,佛山踏製造業轉型升級綜合改革之基,引四方人口來聚,攜粵港澳大灣區之利,集廣佛同城及新機場之功,佛山已處於新的起點,走上新的征途。
是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中國網旗下地産頻道,是國內官方、權威、專業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
中國網地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