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64個少數民族貧困村已基本實現脫貧

來源:新華網 2020-09-18 08:14:16

新華社濟南9月17日電(記者 孫曉輝)記者17日從山東省政府新聞辦召開的發佈會上獲悉,目前山東省64個少數民族貧困村、建檔立卡14275名農村少數民族貧困人口,已基本實現脫貧。

據山東省委統戰部副部長、省民族宗教委黨組書記牟強介紹,“十三五”以來,山東將少數民族發展資金著力向扶貧開發的民生重點領域、産業引領項目傾斜,投入1.78億元,扶持500多個項目,涵蓋民族鄉村基礎設施建設和産業結構調整等方面,民族鄉村道路、廁所、供暖、供電、學校、住房、飲水“七改”工程全面提速,人居環境整治加快推進,農村生態環境顯著改善,“兩不愁三保障”問題得到有效解決,養老、低保、醫療等社會保障體系基本實現全覆蓋,新醫保、新農保和養老保險參合入保率均達到90%以上。

山東各地根據實際情況實施了一些少數民族幫扶項目。例如,濟南市實施“少數民族溫居工程”,先後為259戶少數民族貧困家庭翻建了房屋和配置了生活家居用品,做到“兜底”和“保底”。泰安市實施“精準扶貧民族村,牽手助力奔小康”活動,先後組織實施180個幫扶項目,民族村路水電氣等基礎設施和民生條件得到明顯改善。

此外,山東實施分類規劃、重點突破,把少數民族脫貧攻堅與民族鄉村振興、少數民族特色村寨建設有機結合,從改善生態環境、培育優勢産業、傳承傳統文化、保護少數民族特色民居等方面入手,先後投入8000余萬元,在全省重點扶持特色村寨建設項目40個。

據悉,“十三五”期間,山東省少數民族特需商品定點企業發展到77家,民品生産貼息政策與金融助推脫貧攻堅戰略深度融合,産業助力脫貧得以有效實施。例如,陽信縣打造的億利源、鑫源、廣富等企業,將少數民族傳統的肉牛養殖産業逐步發展成為集飼草種植、繁育養殖、屠宰加工、品牌銷售為一體的現代農業産業化集群,帶動各族群眾7萬人就業,2800余戶、4900余名貧困人員增收脫貧。

(責任編輯:)
即時資訊
聯繫我們
辦公地址:北京市朝陽區酒仙橋路10號恒通國際商務園B12C座五層
郵       編:100015
聯繫電話:010-59756138/6139
電子郵箱:dichan@dichanchina.com
網站無障礙
山東64個少數民族貧困村已基本實現脫貧
來源:新華網2020-09-18 08:14:16
記者17日從山東省政府新聞辦召開的發佈會上獲悉,目前山東省64個少數民族貧困村、建檔立卡14275名農村少數民族貧困人口,已基本實現脫貧。
長按保存圖片

中國網地産

是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中國網旗下地産頻道,是國內官方、權威、專業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

中國網地産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dichan@dichanchina.com 電話:010-59756138/6139 京ICP證 040089號
京公網安備110108006329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關於我們 主辦單位 權責申明 聯繫我們 廣告合作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京ICP證 040089號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27341號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10120170004號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