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地産9月11日濟南訊 一邊是密集高聳的摩天大樓,一邊是秋意正濃的中央公園;一半是封存塵世的自然風景,一半是觸手可及的雍容華貴。在這看似衝突又和諧的時空裏,城市經過打散解構,再聚合重組,構成了現代都會中心頂級塔尖的生活形態。傲視群雄且看濟南CBD頂級住宅的終極修煉。
鈍感之城的真偽思辨
擁有4600年居住史和2500年建城史的濟南,雖貴為天下泉城,但由於其溫吞、內斂、保守的城市性格,一直難逃自黑與被黑的命運。2007年,國內某知名媒體以一篇萬字雄文將濟南定位為鈍感之城,批評它無亮點、無特色、無趣味。甚至説濟南這座城市都“不適合擁有色彩”。九年後的2016年,該媒體甚至將濟南再度描述為“茍且之城”。批評濟南就這樣“不上不下、不好不壞、不吵不鬧”的茍且偷生。對於文人墨客來説,這座城市除了泉水文化和大明湖畔的夏雨荷,再也找不到其他興奮點。
這也許是濟南在中國城市新一輪競爭中,遭受的最深刻的輿論指責。
若論歷史底蘊,其實如此評價濟南是有失公允的。這片土地上從來就不缺少王侯將相的存在,更不用説海佑亭古的詩詞名仕了。房玄齡、秦叔寶、李清照、辛棄疾、張養浩等震古爍今,穿越千年,影響深遠。即便是近代,濟南依然有“敢為天下先”的開創精神。1904年,新政方興,風氣初開,世事的攪動風起雲湧。山東巡撫緊急奏請:儘快自開商埠,以免利權再失。這一年的濟南,不僅城市開埠、鐵路通車,各式各樣的新鮮事物也如雨後春筍般涌出,新風與舊俗的較量在民間遍地開花,並很快躍升為山東內陸第一大商貿中心,成為清末“自我發展”的一大典範,也是中國第一個自開商埠的內陸城市。
90年代濟南還曾一度名企雲集。浪潮、小鴨、輕騎、三聯,當年都在全國有著很高知名度和影響力,並稱為“濟南四小龍”。1998年,被譽為“中國第一條商用資訊高速公路”的百靈網在濟南開通時,網際網路的世界裏還沒有新浪、搜狐。
是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中國網旗下地産頻道,是國內官方、權威、專業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
中國網地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