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碧桂園坐擁2.3萬億權益可售資源 可滿足未來四年以上銷售量
來源:中國網地産 2020-08-27 17:58:15
8月25日,剛剛登上世界500強房地産行業排名首位的碧桂園發佈了2020年中報,儘管上半年整個房地産行業受到疫情的極大衝擊業績放緩,但碧桂園財務數據看起來依然不錯:業績增長反彈明顯,多項核心財務數據繼續保有優勢,有息負債下降,信貸狀況良好,這家龍頭房企的底氣依然很足。
數據顯示,碧桂園權益銷售金額從3月起已連續5個月實現同比增長,上半年實現歸屬本公司股東權益的合同銷售金額2669.5億,繼續位居行業前列。期內實現收入1849.6億元,毛利潤448.9億元,凈利潤219.3億元,核心凈利潤146.1億元,多項指標居行業前列。另外,截至6月30日有息負債餘額降至3420.4億元,與去年底相比下降了7.5個百分點;賬面可動用現金餘額達2055.2億元,另有未使用的銀行授信額度3288.1億元,資金保障充足。
疫情之後,又一個真正的下半場
2020年上半年,中國房地産市場在經歷了1—2月份的劇烈下降後,持續保持平穩恢復態勢。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1—6月份商品房銷售面積69404萬平方米,同比下降8.4%,降幅比1—5月份收窄3.9個百分點;商品房銷售額66895億元,下降5.4%,降幅比1—5月份收窄5.2個百分點。6月份,房地産開發景氣指數為99.85,比5月份提高0.50點。
後期疫情變化、結構性潛力與政策定力決定樓市未來走勢。不少業內人士認為,房地産調控政策不變,避險需求增加,當前結構性潛力依然存在,加上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後期市場綜合預期趨於穩定。
克而瑞分析認為,2020年上半年,房地産業經歷了停擺—重啟—回升的過程,投資、銷售、拿地等重要指標增幅創下20年曆史低位後修復回升,到5月,銷售金額同比已增14%、開發投資額已與近2年月均相當,足以見證中國房地産業具有強大韌性。其中,上半年碧桂園全口徑銷售金額3723.1億元,穩居行業第一。
這其中,規模房企優勢依然明顯。以碧桂園為例,權益銷售金額自3月起已連續5個月實現同比增長,其中7月份權益銷售額542.8億元,同比增長27.52%,高於百強房企TOP10的平均漲幅。
來源:企業公告
在商品房成交增速總體放緩的情況下,行業格局加速了分化。行業集中度不斷提升,頭部房企將會佔據更多的市場份額,進一步擠壓小房企的生存空間,隨著中小房企市場競爭壓力加大,容錯率也將變得更低,一些房企最終將會被兼併或走向破産的邊緣。
億翰智庫分析認為,即使是頭部房企同樣面臨增速放緩的壓力,但總體而言債務水準較低的房企,短期內償債壓力較小,其應對困境相對更為從容。對於債務水準較高的房企而言,面對類似疫情的困境銷售回款受阻,可能會導致企業流動性不足,甚至面臨一定的生存危機。
在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下。龍頭企業抓回款、降負債更為明顯。以碧桂園為例,上半年權益回款率達到94%,已連續5年高於90%,自身造血功能強勁。同時,截至6月30日有息負債餘額由去年底的3696億元下降至3420.4億元,下降了7.5%。截至6月30日,公司賬面可動用現金餘額2055.2億元,在手現金充裕,對一年內到期短債的覆蓋倍數將近2倍,短期償債無憂。
不過,也有相當一部分企業已經倒在債務壓力之下。人民法院公告網顯示,截至2020年6月5日,今年房地産企業的破産數量已經達208家。近期市場業內消息稱監管部門將出臺新規控制房地産企業有息債務的增長,房企債務水準極有可能演變為行業格局的分水嶺。
新型城鎮化將持續釋放消費潛力
新中國成立70年來,經歷了世界歷史上規模最大、速度最快的城鎮化進程。國家統計局統計顯示,2019年年末我國常住人口城鎮化率60.60%,戶籍人口城鎮化率44.38%,自1978年來總共約有6.8億人轉移進入城鎮,另據統計,改革開放42年來,我國城鎮化率每增長1個百分點,新增每人平均住宅面積約0.78平方米。
中國擁有14億人口、4億中等收入群體的超大市場,目前經濟規模已居世界第二,超大規模市場優勢和內需潛力,催生了一批房地産行業巨頭,2019年房地産銷售規模已將近16萬億。在這一進程中,碧桂園已成為全球房地産行業第一,截至2020年6月底在中國內地項目總數2662個,廣泛分佈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288個地級市1334個區/縣,與城鎮化進程相伴相生特徵非常明顯。
中國城鎮化率距離發達國家平均水準仍有差距,城鎮化率每提高一個百分點,就有近1400萬人從農村轉入城鎮,潛在的經濟活力和發展餘地、空間還很大。當前政府部署持續擴大國內需求,加快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帶動投資和消費需求,深入推進重大區域發展戰略,推動城市群、都市圈一體化發展體制機制創新等,將會持續釋放巨大的衣食住行等消費需求。
克而瑞研究認為,未來城市群建設仍是新型城鎮化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京津冀、粵港澳等5大城市群或將成為新一輪發展高地;同城化建設仍是城市群建設的重要主旨,城市群內的核心城市與衛星城市經濟往來將更為密切,這都將釋放帶動行業發展的更大潛力。
截至2020年6月30日,碧桂園在國內已獲取的權益可售資源約16698億元,潛在的權益可售貨值約6706億元,權益可售資源合計約23404萬億元,可滿足集團未來四年以上的銷售量。
此外,已獲取的可售資源中98%位於常住人口50萬人以上的區域,93%位於人口流入區域,73%位於五大城市群,大多數貨量的分佈符合人口流動趨勢,土儲豐富、且佈局精準,這為後續幾年的業績增長打下了堅實基礎。
在中報主席報告中,碧桂園集團董事會主席楊國強表示,隨著城鎮化的深入,將有更多建設者留在城鎮,憧憬著屬於自己的家,中國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不可阻擋。“全國有很多地方還等著我們去,只有做好自己,繼續提升競爭力,碧桂園的路才能越走越廣闊,越走越穩健。”
戰略性有機協同,碧桂園佈局全産業鏈體系2.0
在房地産行業,碧桂園從上個世紀90年代初創業開始就逐漸圍繞地産主業周邊進行了系列業務佈局,逐步形成了業內領先的“全産業鏈覆蓋”能力。從規劃設計、材料供應、工程建造,到園林、裝修、行銷,再到物業、酒店、學校、商業、醫療,碧桂園依託這種對房地産各環節、地産周邊相關領域的垂直整合,建立了獨一無二的行業優勢。
憑藉幾乎覆蓋房地産開發所有環節的“一條龍”開發模式,碧桂園可以打通各個價值鏈條,省去不必要的中間環節成本,實現相關環節工序的標準化操作,而且項目開發各環節提前參與,運營更可控、效率更高。同時,豐富的産業資源、全産業鏈的優勢,意味著企業可以段時間內迅速調配、整合資源市場,這種強大的資源整合能力,無論是在應對外在危機,還是服務業主生活,都大大提升了社區價值。
如果説此前碧桂園圍繞産業鏈進行的相關佈局,主要是服務於持續深耕做強地産主業的內在需求的話,最近兩年裏碧桂園又圍繞地産主業,先後佈局機器人建築、機器人餐飲、現代農業、新零售等新業態,則是基於強大的地産主業結合經濟、科技發展潮流探索新的增長點,進而形成緊密聯動、多元協同、全面完備的企業全産業鏈內迴圈格局,提升企業綜合競爭力,這是全産業鏈佈局的2.0版本。
2019年初,碧桂園明確地産、機器人、現代農業是未來三大重點業務,截至目前機器人建房、機器人餐飲、現代農業等新業務均有顯著進展。以建築機器人為例,現有在研建築機器人50款,其中35款已投放工地測試,今年以來地面整平、樓層清潔、通用物流、室內噴塗、鋼筋自動加工機器人已分別在順德和陽江等地項目上使用。餐飲機器人已研發61種樣機,已有6家門店投入運營。碧桂園集團總裁莫斌形象地説,集團發展新業務等於“老虎插上翅膀”,“相信會發展得越來越好”。
除了自身業務的探索延伸,碧桂園還在關注地産和社區生態鏈的投資機會,以産業投資的方式進入萬億級市場。截至2020年7月30日,已先後投資貝殼找房、企鵝杏仁、藍箭航太、和鉑醫藥、紫光展銳、比亞迪半導體、秦淮數據、塞飛亞農業科技等一批新興企業,投資領域圍繞房地産上下游産業鏈、大健康、智慧製造、新基建等,不斷發掘産業鏈上下游創新發展最活躍的領域,與主業互為賦能,助力房地産全産業鏈持續革新。8月13日“貝殼找房”在紐交所上市,上市首日即大漲87.05% ,8月20日總市值盤中突破500億美元。
通過多元佈局形成極其豐富的産業資源及線下流量,通過投資實現産業鏈深耕,碧桂園正逐步實現房地産産業鏈、社區産業鏈、生態産業鏈的全覆蓋,實現戰略性有機協同賦能,這有望成為助力企業持續長遠發展的不可複製的核心競爭力。
是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中國網旗下地産頻道,是國內官方、權威、專業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
中國網地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