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驚世界殊 世茂海峽與特區共成長

來源:中國網地産 2020-08-27 17:32:53

曾幾何時,深圳是一個人口僅33萬、最高樓只有3層的小鎮,而珠海則是只有“一條街道、一間糧站、一間工廠、一家飯店”的小漁村。

今天的深圳,城市面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100米以上摩天大樓近1000棟,100%城市化。40年間深圳誕生了華為、騰訊等7家世界500強企業,吸引200多家世界500強企業前來投資。

今天的珠海,機場旅客吞吐量達1122萬人次,超過澳門; 擁有29家A股上市公司,超過東莞;在中國社科院發佈的《宜居城市競爭力報告中》,珠海連續多年位居全國第一(數據截至2018年12月底)。

2020年是“經濟特區”建立40週年,也是粵港澳大灣區和深圳先行示範區建設全面鋪開、縱深推進的關鍵之年。

《中國青年報》曾評論:“當我們需要一把尺子來衡量當代中國的精神刻度時,深圳是最無疑義的選項之一。”特區譜寫了“當驚世界殊”的現代傳奇。也許,人們對奇跡已不再有驚異感。但是,對奇跡背後的精神元素,我們應當銘記,並且發揚。

世茂海峽,特區的模式與基因

什麼是特區的精神和擔當,或許能從深圳升格為“先行示範區”的命名中,發現關鍵。

何為“先行”?先行即破界。奔涌在沒有航標的險灘,突破一個又一個有形無形的邊界。

何為“示範”?示範即輸出。當一座城市真正強大,才能以更高視野,輸出能量和內容。

我們期待一個大灣區,是期待不止一個更好的城市,不止當下更好的中國。一個好的城市,就是一個不斷追求更好的地方。更好的“更”,就是特區的“特”。

17年奮進,成長為“中國第一地區公司”的世茂海峽,履跡粵港澳大灣區的沃土。站定2020年的關鍵節點,世茂海峽已完成大灣區核心城市的全面深度佈局。在深圳,一城三塔鼎立,在珠海,灣區門戶崛起。

世茂集團內部,世茂海峽被稱為“世茂的特區”,一個試驗田,一面先鋒旗幟。同樣受益於體制機制的創新,同樣承擔著探索和成長的重任,同樣擁有著自上而下的戰略變革,與自下而上的自主創新。世茂海峽憑藉著“特區模式”,與深圳和珠海,踏過相似的“奇跡軌跡”。

也正因如此,世茂海峽的“灣區基因”,或許早在誕生之日便種下。世茂海峽所能,與大灣區所需,宛如一個楔子,相互緊密契合,並將在未來相互成就。

吃著螃蟹長大,摸著石頭過河

打破思想的邊界,輸出觀念的力量

敢為人先,需要勇氣,需要打破思想的邊界。“時間就是金錢,效率就是生命”。“空談誤國,實幹興邦”。“來了,就是深圳人”。

特區發展的歷程,就是一句句擊穿時代的口號。這些觀念的力量在於,當社會需要變革時,它就是催化劑和指路牌。從這個意義上説,城市應該成為觀念的孵化器,成為中國市場經濟、社會乃至政治文明的一個思想引擎。

粵港澳大灣區要成功,不只是要破開制度的壁壘,更是城市身份的打破,兩岸三地人與人之間的界限消融。從“來了,就是深圳人”,到“來了,就是灣區人”,把粵港澳大灣區的 11 個城市當作一個城市,我們才能看清楚整個大灣區的未來。

世茂海峽在深圳、珠海的兩大超級地標綜合體,便承載著世茂為這一遠大願景所付出的努力。

珠海作為全國唯一與港澳陸地相連的灣區城市,是大灣區發展的橋頭堡,是資源進入“內地”的轉机站。而世茂港珠澳口岸城所在的人工島,作為港珠澳大橋的重要工程,是港珠澳三地唯一的陸路交界點。港珠澳大橋開通第一年的過關旅客總計就達2443.45萬人次。

世茂港珠澳口岸城的定位,是面向灣區9+2城市中的+號,是東西兩岸形成陸路閉環的中心交互點。在這個項目上,有著港珠澳三地融合最極致的體現。

在更遠的未來,或許有這樣一幅夢想的畫卷:站立其上的人們,看到的是大海磅薄,是港珠澳大橋的川流不息。而隔著海岸線相望的人們,看到的是同一種血脈的匯流,同一份中國的答案。

讓任何圖紙,以最快速度落地

打破城市的邊界,輸出發展的模式

如果你是一個工程師,想用5天時間來實現一個創作理念,在哪可以完成?美國硬體創業團隊SPARK創始人扎卡利·克洛基博士的答案是——深圳。

他曾説:“在深圳,你能在不超過1公里的範圍內,找到實現想法所需的任何原材料。只需要不到一週,你就能完成原型-産品-小批量生産的整個過程”。2017年4月,美國谷歌公司的斯科蒂·艾倫(Scotty Allen),在深圳用幾天時間找齊了一台iPhone 6S的所有零件,並組裝出一台能用的手機,成為深圳速度的最佳印證。

深圳擁有中國最完備的硬體産業鏈。這種強大的創新應用轉化能力,讓無數創客的構思,成為一個個實實在在的産品,打通他們的創業之路。而世茂海峽的構思,是通過極強的資源整合能力,落地一種“超級地標綜合體”的城市發展模式,這也是世茂海峽在灣區“創業”,最重要的作品。

深圳世茂深港國際中心、珠海世茂港珠澳口岸城,兩座戰略封面作品,一脈城市進化之道。

你可以稱它們是城市的超級引擎,是城市群的超級支點,是世茂的戰略極點。

它們是建面均超120萬㎡的城市級“大型壓縮文件”,你能看到世茂大飛機戰略中所有的業態和業務,商業、酒店、辦公、居住、科技、文化幾乎都注入其中,你能看到資源密度帶來的城市濃度,跳脫了單純商業邏輯,通過引入大體量的城市公共服務,緊隨城市進化方向。

它們是世茂海峽所提供的的一種城市進化可能——由政府與企業共同推動、由民眾參與,三方合力、三方共贏的,可複製的城市發展模式。

世茂港珠澳口岸城,未來自持或交還政府部分後再運營的整體達到約70%。

世茂深港國際中心,世茂前後投入超500億,城市公建配套比例達到約60%。

世茂深港國際中心公建配套“深圳露臺”效果圖

這種不計成本的投入,正是世茂對城市發展模式,灣區發展模式的信心印證。

超級地標綜合體只是手段,為灣區賦能才是目的。世茂海峽式賦能的本質是什麼?是各種産業、各種資源與各種空間聚合一起之後的城市化學反應,是給身處其中的人們一種理想感受,成為人們願意留下來的理由,成為城市的核心競爭力。

讓城市 更靠近理想

打破活力的邊界,輸出土地的能量

深圳未來城市活力的進一步釋放,存在著一道清晰的邊界:土地供給不足。深圳的土地面積只有近1997平方公里,是北京的八分之一,上海的三分之一,廣州的四分之一。在城市規模和人口密度的高速增長下,如何釋放土地潛能,是擺在深圳面前非常重要的課題。世茂海峽發力城市地標與城市煥新兩大領域,傾注頂級資源打造城市標桿作品,釋放每一公里的城市能量。

當驚世界殊 世茂海峽與特區共成長-中國網地産

前海世茂大廈實景圖

前海世茂大廈,作為前海目前可售第一高樓,也是世茂海峽在灣區的新總部。項目打造約45度旋轉世界藝術地標,全球首創建築內外(外幕墻+結構)雙螺旋上升結構。而深圳坪山世茂大廈,是定鼎灣區東部CBD封面的智慧綜合體。兩座地標都約300米高度,並引入BIM(建築資訊模型)創新技術,實現行業數字化智慧化轉型升級。

當驚世界殊 世茂海峽與特區共成長-中國網地産

坪山世茂大廈

而在深圳核心區福田CBD,深圳皇庭世茂裕璽成為繼廣州世茂珠江天鵝灣後,世茂海峽在灣區又一城市更新範本,通過108處建築精工細節的煥新,導入全深圳領先的服務資源,定義區域的國際生活樣板。

當驚世界殊 世茂海峽與特區共成長-中國網地産

皇庭世茂裕璽效果圖

站在浪潮之巔,由此出發

打破時空的邊界,輸出生活的想像

如果説多年前世茂在外灘發起的“濱江模式”,是對全球生活方式的一次引入。那麼如今這些屹立大灣區的頂級作品,則是對全球生活方式的一次輸出。在粵港澳城市一體化的進程下,灣區1小時、乃至半小時生活圈成為可能。

未來,你可以以從珠海坐高鐵直達深圳,也可以直達廣州,甚至也可以直達澳門。

未來,你可以在深圳前海工作,下班坐城際交通15分鐘,就抵達珠海。

未來,澳門人、香港人、大陸人,都只有一個身份——灣區人。

珠海世茂港珠澳口岸城,作為大灣區發展第一梯隊深港澳珠四城融合的紐帶,處在大灣區交通核心十字支點,約30分鐘直達香港國際機場,約20分鐘到達澳門國際機場,僅一橋便能直通全球。

項目未來將擬引入5家星級酒店,酒店會有直通澳門的大巴,上午送客戶過去,晚上再坐大巴回來。通過類似生活場景的設計,充分滿足兩岸三地人員居住、工作、休閒、娛樂等各類需求。

當驚世界殊 世茂海峽與特區共成長-中國網地産

世茂港珠澳口岸城效果圖

換句話説,以後大灣區的人口就是珠海的人口,甚至大灣區的人流就是珠澳口岸的人流。我們再也不會説“我們今天在珠海”,我們難以辨別自己究竟在珠海、深圳,還是廣州、澳門、香港。

當這份邊界消融的時候,就是大灣區真正成功的時候。一種灣區生活的想像,站在三地融合的浪潮之巔,將從此出發。

我們,仍沒有驕傲的資本

打破精神的邊界,輸出城市的文明

2019年8月,中共中央國務院發佈《關於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的意見》,

先行示範區,就是經濟特區的升級版。這意味著持續轉型中的深圳,在大灣區時代將承載更深遠的使命,要從單項冠軍,變成全能冠軍,經濟要好,文化與教育也要上一個臺階。

以“先見城市理想”為允諾的世茂海峽,在每次城市轉型的節點上,都提前閃現。

2019年,百年英倫私立名校哈羅公學國際教育簽約入駐世茂深港國際中心。成為世茂引入頂級教育資源方面的踐行,將助力大運國際化教育資源落地,為粵港澳大灣區帶來國際基礎教育的補充、提升和升維。

當驚世界殊 世茂海峽與特區共成長-中國網地産

世茂深港國際中心俯瞰效果圖

而項目中包含會展、圖書館、活動中心、青年創業中心和演藝中心等種種文化配套的“深圳露臺”,作為龍崗大運新城的新城市客廳,則將成為深圳未來重要的文化高地。

改革只有進行時,特區發展的40年,就是不斷轉型,不斷創新的40年。正如深圳大學教授魏達志所言:“深圳經濟特區走過了40年的輝煌,不是躺在功勞簿上休息的時候,而是警醒我們的精神,昂揚我們的鬥志,進行新一輪的突破、新一輪的衝刺。”

經濟學家説:“深圳其實沒什麼奇跡。‘深圳奇跡’只不過是對常識的尊重,對市場的尊重,對人性的尊重,對人類文明發展規律的尊重。”

“敢想,敢拼,敢為天下先”,世茂海峽的特區基因,已被喚醒。轉型第二發展階段的世茂海峽,將打破自我的邊界,用更卓越的核心競爭力,以作品承載對城市文明的尊重,探索城市文明進化的方向,為灣區賦能。

(責任編輯:)
即時資訊
聯繫我們
辦公地址:北京市朝陽區酒仙橋路10號恒通國際商務園B12C座五層
郵       編:100015
聯繫電話:010-59756138/6139
電子郵箱:dichan@dichanchina.com
網站無障礙
當驚世界殊 世茂海峽與特區共成長
來源:中國網地産2020-08-27 17:32:53
​曾幾何時,深圳是一個人口僅33萬、最高樓只有3層的小鎮,而珠海則是只有“一條街道、一間糧站、一間工廠、一家飯店”的小漁村。
長按保存圖片

中國網地産

是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中國網旗下地産頻道,是國內官方、權威、專業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

中國網地産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dichan@dichanchina.com 電話:010-59756138/6139 京ICP證 040089號
京公網安備110108006329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關於我們 主辦單位 權責申明 聯繫我們 廣告合作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京ICP證 040089號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27341號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10120170004號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