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陵路改善樓盤即將加推

來源:中國網地産 2020-08-17 14:29:08

新政之後,買房人尤其是改善客戶的購房資格越來越珍貴了。

不過,這都是針對“性價比一般”的樓盤來講的。最近一段時間,燕子磯的兩家樓盤加推,3萬/㎡的價格依然被“珍惜買房資格”的買房人買到當日售罄。

在政府嚴格限價的背景下,前期去化好的樓盤,新政之後的影響並不大。關鍵在於,這個樓盤是不是真的符合需求和預期。

2個月前,位於城東的復地禦鍾山三期公佈了最新的規劃。作為“擁有環陵路門牌號最後的機會”,一時間,“禦鍾山三期”還有房源可售的消息,便迅速在南京改善客中擴散了開來。

01

入住“環陵路”最後的機會,最快8月底公開售樓處

在大部分改善客的心中,“紫金山、環陵路”幾個字組合在一起,天生就是一種身份的象徵。帝豪花園、鍾山國際高爾夫、紫園等樓盤的亮相,直接在環陵路打下了“高端”的居住基調。1998年,帝豪花園的獨棟單價已經到了1000美元/㎡,是當時主城房價的3—4倍。

在後來的很長一段時間裏,環陵路沿線都是高凈值人群置業的首選,很多富豪甚至以擁有環陵路門牌號為榮。

優質資源之所以受關注,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其少見。環陵路也是如此,城市建設如火如荼,但環陵路沿線項目依然屈指可數。2012年,復地禦鍾山強勢亮相,“環陵路101號”的地址亮相,意味著“一線環陵路最後一塊可開發用地”名花有主。

環陵路改善樓盤即將加推-中國網地産


(效果圖)

復地禦鍾山整體分為三期開發,其中一期、二期房源早在2016年便已加推售罄,第一批業主已經順利入住。將近5年的沉寂,使得買房人逐漸淡忘了這個“根正苗紅”的城東改善盤。如今三期即將上市,無疑成為入住環陵路最後的機會。

02

復地禦鍾山三期規劃變更,住宅總戶數減少

前段時間,復地禦鍾山三期規劃變更公示出爐。據悉,復地禦鍾山三期共計打造造14棟住宅,外立面、樓層高度預計和二期一致,外立面採用幹挂石材,共計300套房源,主力戶型建面約170㎡、220㎡。

而與前期規劃相比,最新的三期規劃調整地下車庫的停車數量(項目地下機動車停車位將由540個調整至642個), 增加地下室建築面積並調整地庫外輪廓;住宅戶型及單元數量調整,住宅總戶數減少;住宅平面佈局及間距局部調整,其中2棟樓(21#、35#)層高降低,28#與36#之間的機動車庫入口取消、5棟樓戶型增大,最大可達建築面積約245㎡。

具體如下:

環陵路改善樓盤即將加推-中國網地産

據置業顧問稱,三期的售樓處設置在復地禦鍾山一期會所,最快8月底正式公開亮相,預計4季度上市。項目為一梯一戶設計,三期將配建一個集中式商業,體量約在6萬方左右。

環陵路改善樓盤即將加推-中國網地産

(已交付社區實景)

從施工進度來看,三期的土地已經基本平整完畢,預計近期便會開始施工。


03

周邊配套豐富,二手房成交價已達5.2萬/㎡+

從區位上來看,復地禦鍾山靠近馬群地鐵站,步行短時間即可到達。同時項目所在環陵路可以連接滬寧引導線,到達中山陵片區,新街口商圈、南京站等區域短時間即可到達;招商花園城等綜合體在側,逛街、購物等需求都能夠得到滿足。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整個復地禦鍾山的景觀設計,復地禦鍾山一二期的小區內部,佔地面積近23萬平方米,容積率為1.45,是難得的低密度社區。其內部景觀打造沿用天然的地形地貌,順勢而為、打造綠化景觀,臺地溪瀑、觀山亭等景觀帶,核心中央組團還設置有環形慢跑綠道,融合了法式典雅浪漫與中式恬淡內斂的園林風格,經過4年多的時間沉澱愈發有韻味。

環陵路改善樓盤即將加推-中國網地産

環陵路改善樓盤即將加推-中國網地産




環陵路改善樓盤即將加推-中國網地産

(已交付社區實景)

園區內綠樹成蔭,一期、二期的外立面採用幹挂石材,歷久彌新。

環陵路改善樓盤即將加推-中國網地産

(效果圖)

鏈家數據顯示,復地禦中山已經交付的房源二手房成交均價已經達到5.2萬/㎡,但可售不多。附近的仲介表示,除非急賣,很少有禦鍾山的業主願意將房源挂出。

目前,復地禦鍾山三期房源價格還沒確定,預計最快8月底公開,售樓處位於一期公館內,現已有置業顧問開始接待。意向買房人可前往了解詳情。

(責任編輯:)
網站無障礙
環陵路改善樓盤即將加推
來源:中國網地産2020-08-17 14:29:08
新政之後,買房人尤其是改善客戶的購房資格越來越珍貴了。
長按保存圖片

中國網地産

是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中國網旗下地産頻道,是國內官方、權威、專業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

中國網地産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dichan@dichanchina.com 電話:010-59756138/6139 京ICP證 040089號
京公網安備110108006329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關於我們 主辦單位 權責申明 聯繫我們 廣告合作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京ICP證 040089號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27341號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10120170004號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