釋放改革紅利 金融混業大幕拉開

來源:經濟參考報 2020-07-07 08:38:51

日前,商業銀行有望取得券商牌照的話題幾經發酵。7月6日,A股市場銀行和非銀金融指數漲幅均超9%,領漲各大行業板塊。大金融成為本輪牛市旗手的背後,金融混業預期可謂一大推力。

“混業趨勢已經非常明顯了。今年5月下旬上海證券交易所公開發行短期公司債券試點就是一個強烈信號。”某銀行行長告訴中國證券報記者。業內人士普遍認為,銀行持有券商牌照只是時間問題,金融混業勢在必行。而金融混業釋放的改革動能將賦予金融行業更多紅利。

券商牌照獲取路徑

實際上,金融混業大幕正徐徐拉開。

此前僅允許證券、基金、期貨公司等交易的中國國債期貨市場,今年2月首度向商業銀行、保險機構開放。

緊接著,5月21日,上海證券交易所發佈《關於開展公開發行短期公司債券試點有關事項的通知》。“此前,交易所短期公司債券只針對機構投資者非公開發行。現在可以公開發行,類似于公募債券,其對標的是銀行間市場的短期融資券。此舉可看作是銀行業向券商讓利。”某資深交易員分析,“也許接下來就是證券業向銀行讓利。”果然,銀行將獲得券商牌照的消息日前不脛而走。

券商的主營業務包括經紀、發行與承銷、自營、資産管理。“銀行拿券商牌照,最感興趣的就是發行與承銷業務,這也會對券商經紀、資管業務産生較大影響。”某券商固收部人士稱。

放開商業銀行進入券商行業,打通直接融資與間接融資壁壘,有助於銀行增加多元化收入來源;同時,可望打造出“航母級”券商,做大市場蛋糕,提升金融機構國際競爭力。

究竟是給符合條件的商業銀行重新頒發券商牌照,還是讓資金實力雄厚的商業銀行重組問題券商,目前尚不得而知。“無論哪種途徑,都不會對現有金融市場格局造成太大衝擊。”上述券商固收部人士説。

如果頒發新牌照,可以類比商業銀行申請公募基金牌照的情況。上述券商人士分析,商業銀行一直對申請各類金融牌照興趣濃厚,而基金行業格外青睞銀行強大的銷售渠道。即便如此,目前“銀行係”公募基金數量有限。中國證券報記者根據Wind數據進行統計,公募基金管理人中,“銀行係”僅15家,“券商係”高達69家。截至7月5日,“銀行係”公募基金管理公司凈值(非貨幣)合計約2萬億元,佔全市場份額的23.18%。

“預計券商牌照放開後,不會有太多銀行獲得。”該人士稱,如果是重組問題券商,具備實力的商業銀行同樣數量有限。

二十餘年分與合

二十多年前,金融業曾是混業經營模式,後因監管體系不健全,産生一系列金融亂象,導致金融分業經營、分業監管。

“當年有兩個標誌性事件:關閉海南發展銀行;對信託行業清理整頓,證券與信託分家。”植信投資首席經濟學家兼研究院院長連平介紹。

最終,我國的銀行、保險、證券、信託、基金等各自獨立,歸不同部門監管。經過二十多年發展,我國金融體系發展不平衡的問題日益明顯:銀行業資産規模巨大,而證券業總資産還不及銀行業總資産的零頭。

“如果能有銀行業5%的資本投入證券行業、投入直接融資領域,證券公司的凈資産至少增加50%。這樣會使得證券公司變成強大的金融機構。”連平説,當前我國金融體系與二十年前不可同日而語:監管體系已梳理得非常清晰,風險“防火牆”“隔離欄”非常有效。雖然銀行規模龐大,但在涉足證券業時,監管可以做出明確規定,比如運用“一參一控”防止壟斷。“風險也好,壟斷也罷,這些擔憂都沒必要。從今天發展的情況、國際經驗看,商業銀行以子公司形式進入證券行業,對於證券行業發展非常有利。當然,對銀行業也會非常有利,因為規模效益進一步拓展,總體上有助於金融體系內部迴圈。”連平説。

輸送風控理念

“在所有金融機構中,大中型商業銀行的風控最嚴。隨著券商資管、信託公司等風險暴露,也是銀行開展全牌照經營、向其他金融機構輸送風控理念的絕佳時機。”某銀行行長告訴中國證券報記者,監管的統一有利於壓縮套利空間。

四川信託暴露風險的TOT(信託中的信託)規模達百億元。業內人士稱,四川信託的風險暴露與已深陷泥潭的安信信託有關聯。截至2019年12月31日,安信信託因提供保底承諾等原因引發訴訟28宗,涉訴本金105.39億元。

“回頭來看,當時覺得風險較大的信託公司通道業務,即資金和客戶都屬銀行、信託只收取1%左右通道費的業務沒出多少問題。現在大面積違約的基本是信託公司的主動管理項目。”某銀行行長説。

信託投資經理趙雷(化名)介紹,在企業融資過程中,企業優先考慮的一般順序是:發行債券、銀行貸款、信託融資、券商資管産品融資、基金子公司資管産品、私募明股實債融資、P2P網路小貸融資等,利率由低到高。不符合銀行貸款條件的企業、政府融資平臺多通過其他通道,付出遠高於銀行貸款的成本獲取資金。風險暴露的順序往往正好反過來:P2P網路小貸融資、私募明股實債融資、基金子公司資管産品……

可見,分業監管的標準不統一,導致監管的重疊和盲區,也滋生了套利空間。如果説1997年的亞洲金融危機最終導致我國金融分業經營、分業監管,如今的金融形勢正在呼喚金融經營與監管統一。

放眼國際金融市場,混業經營已是大勢所趨。目前許多發達國家的商業銀行已實現從傳統的存款、貸款業務,向投資、證券、保險業務一體化發展的現代金融業務架構轉型。

“我國銀行業的主要利潤來源仍然是存貸款利差。如不加快業務模式創新,有可能進一步拉大與世界銀行業的差距。可以説,混業經營與監管也是提升金融機構競爭力的必要之舉。”連平説。

(責任編輯:)
即時資訊
聯繫我們
辦公地址:北京市朝陽區酒仙橋路10號恒通國際商務園B12C座五層
郵       編:100015
聯繫電話:010-59756138/6139
電子郵箱:dichan@dichanchina.com
網站無障礙
釋放改革紅利 金融混業大幕拉開
來源:經濟參考報2020-07-07 08:38:51
日前,商業銀行有望取得券商牌照的話題幾經發酵。7月6日,A股市場銀行和非銀金融指數漲幅均超9%,領漲各大行業板塊。大金融成為本輪牛市旗手的背後,金融混業預期可謂一大推力。
長按保存圖片

中國網地産

是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中國網旗下地産頻道,是國內官方、權威、專業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

中國網地産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dichan@dichanchina.com 電話:010-59756138/6139 京ICP證 040089號
京公網安備110108006329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關於我們 主辦單位 權責申明 聯繫我們 廣告合作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京ICP證 040089號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27341號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10120170004號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