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石家莊著名棉紡廠生活區迎來“棚改” 居民追憶歷史憧憬未來
來源:中國新聞網 2020-06-01 08:45:07
中新網石家莊5月31日電 (肖光明 張帆)紡織可謂河北省會石家莊的“母親工業”。新中國成立後,國家“一五”計劃期間在該市佈局紡織工業基地,擁有“棉一”至“棉七”七大棉紡廠。這裡匯聚了當時最先進的設備,吸引了五湖四海的人才,與之配套的各大棉紡廠生活區蔚為壯觀,逐漸成為了石家莊市人口稠密、熱鬧繁華、設施齊全的居民區。
進入二十一世紀以後,城市發展日新月異,這些多建於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甚至更早時期的宿舍樓也就慢慢老化甚至變成危房,曾經讓石家莊市民為之羨慕的“高檔”樓房也變成了落後的代名詞。
2020年,石家莊著名的棉紡廠生活區“棉五社區”迎來“棚改”。對此,中新網記者採訪了多位老紡織工人與居民,追憶石家莊紡織工業的“前世今生”。
第二代棉紡廠工人:進入棉紡廠曾是年輕人的第一選擇
“在過去,當紡織工人讓人羨慕。”已經退休6年的“棉五”工人史先生説,過去紡織工人不僅受人尊重,而且是高工資、高獎金以及高福利的代名詞,住房在石家莊也是首屈一指。
據石家莊常山紡織集團有限責任公司黨建工作部部長張磊介紹,從上世紀五十年代開始,石家莊先後建立了六家大型棉紡廠,即國營石家莊棉紡織一廠至六廠(棉七為原大興紗廠)。至今“棉一”至“棉七”依然是石家莊市響噹噹的地名。隨著棉紡廠的建立,各單位相繼建成了生活區及其他福利設施。“棉一”至“棉七”生活區一座座職工宿舍樓拔地而起,石家莊市首座高層帶電梯宿舍就誕生於此。至今,這些生活區大多位於市中心核心地段。
史先生的父親是新中國成立後的第一代棉紡廠工人,據史先生介紹,上世紀整個八十年代都是石家莊紡織行業的黃金期,那時候的年輕人進入棉紡廠工作是第一選擇。“石家莊是全國重要的紡織工業基地之一,涌現出很多全國勞動模範。”
“那時候想入廠工作,得參加全市統一考試,考‘數理化’、語文和政治。就算是棉紡廠的子弟,也得參加考試,平均十幾個人裏才能考上一個。”史先生説。
史先生説,他十分清楚地記得,1981年進廠後的工資是38.6元,除此之外,每月還有額外8-10元的獎金,每個季度根據效益還有150元左右的獎金。“你們可以問問那時候公務員的工資才多少錢。”
史先生的愛人朱女士也是一位紡織工人,她説,原來的棉紡廠生活區就是一個小社會,裏面有醫院、學校、幼兒園、俱樂部、電影院等。“夏天發游泳票,每月發電影票,孩子上學不花錢,大病去市裏醫院看病,拿著‘三聯單’回來還能報銷。”
史先生説,1997年“房改”時候,他們趕上了廠裏最後一批福利分房,居住至今。
紡織工人子女:棉紡廠生活區就是“故鄉”
在採訪中,記者發現,在棉紡廠的生活區感受到的是一種大家庭的氛圍,十分熱鬧與和諧,人們也都非常珍惜彼此,可以説已經把生活區當成了自己的“故鄉”,不捨得搬出去,這種羈絆甚至有些排外。
石家莊市民黃女士的父母來自天津,她從幼兒園到初中都在棉紡廠生活區裏的學校上學。她説:“石家莊各大棉紡廠的工人們都來自五湖四海,比如‘棉三’,就以天津人居多;‘棉五’,唐山人很多。”
她表示,父母那一輩的工人,有的成為眷侶,在廠裏相識相戀;有的是師徒,這種感情紐帶親如父子……
上世紀90年代,隨著紡織行業逐漸走下坡路,石家莊市的棉紡廠也紛紛開始改造、改制,改成了股份制或者進行破産清算。再加上企業所辦社會職能移交屬地管理,這也導致了龐大的棉紡廠生活區管理成了“老大難”的問題。生活區內老樓房年久失修,還有私搭亂建的低矮篷房,佔道經營與私家車胡亂停放,安全隱患問題嚴重。
進入21世紀後,“棉一”、“棉二”、“棉六”、“棉七”這些棉紡廠的生活區都進行了不同程度的“棚改”,回遷是紡織工人們的第一選擇。
有紡織工人説:“捨不得處了一輩子的工友,街坊鄰居。”在採訪中,記者發現他們除了彼此的感情紐帶外,棉紡廠宿舍大多處於石家莊市的核心區,有著優質的醫療、教育資源,豐富的商業業態,環境優美的公園環境,這些也讓紡織工人們不捨離去。
“棚改”是一個重大的民生問題,也牽動著河北省委主要領導的心。河北省委書記王東峰在2017年、2019年兩次走進“棉五社區”,就棚戶區和老舊小區改造,詢問居民所需所盼。
民生成為“棉五社區”改造的關鍵詞。2020年3月25日,東勝集團拿下“棉五社區”地塊,並將實行統一規劃管理、統一建設開發的模式,社區商品房與回遷房不再分離建設,這樣的舉措在石家莊尚屬首例,此舉也贏得了“棉五社區”居民的稱讚。
對話開發商:為紡織工人構建“一生之城”
一棟棟棉紡廠生活區的宿舍,聚集了來自天南地北的兄弟姐妹,為我國的紡織工業和石家莊的經濟建設揮灑著汗水,見證了石家莊輕工業的奇跡,承載著半個多世紀的輝煌與榮耀。
那麼,如何在“棚改”中體現人文關懷,並保留紡織工人的記憶?對此,東勝集團副總裁宋思凝表示,他們會從居、食、購、行、教、養、伴七個方面對“棉五社區”居民進行全齡段陪伴,構建真正能夠讓他們享受所有美好生活所需的“一生之城”。
“正是認識到‘棉五’為石家莊乃至全中國輕工業發展作出的重要貢獻,認識到一代代‘棉五’人在學校裏度過的成長時光,集團會對學校以及幼兒園精心規劃、重點投入。”宋思凝説,不僅要保證“棉五”人的情懷不丟,而且要讓“棉五”人的後代能夠共用時代的美好果實。
宋思凝還表示,東勝集團還會通過多種形式蒐集有關“棉五”的老照片等影像資料,以展覽的形式讓“棉五”人能夠隨時“重回”和“觸摸”那段光輝歷史,沉澱和銘記屬於他們的驕傲。並不斷將活動進行延伸和放大,讓“棉五”人有更強的幸福感。(完)
是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中國網旗下地産頻道,是國內官方、權威、專業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
中國網地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