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築垃圾管理曬在“陽光”下

來源:北京日報 2020-05-31 14:23:13

建築垃圾管理曬在“陽光”下-中國網地産

燕山鳳凰亭2號涵洞黑渣土場上,工人正在對建築垃圾與生活垃圾進行二次分揀。

去年5月,本報刊發系列報道《偷倒渣土亂象調查》,反映北京渣土偷倒的猖獗現象及屢禁不絕背後的深層次原因。報道刊發後,記者一直追蹤整治進展,並欣喜地看到,北京市、區兩級及相關部門高度重視,從建築垃圾亂倒的“源頭”至“出口”啟動了一場全方位、深層次的“全鏈條”專項整治,取得顯著成效:一處處黑渣土場被清理,荒山溝復植花木變園林;只賣協議不收渣土的消納場被停業整頓;建築垃圾消納場地短缺情況得到緩解……

百餘處黑渣土場被端 

2019年5月,本報先後以《瘋狂的黑渣土場》《蹊蹺的消納協議》《建築垃圾的新去處》為題,刊發系列報道,反映本市偷倒渣土現象屢禁不絕,黑渣土場瘋狂生長不僅給北京周邊的生態環境,也給社會治安和經濟秩序帶來危害。報道引起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視,北京市城市管理委員會、公安、交通、城管、園林等相關部門共同組建專項小組,一場針對建築垃圾的整治行動,以雷霆之勢在全市展開。

針對瘋狂生長的黑渣土場,專項小組要求各區政府組織街道(鄉鎮)建立巡查制度,專門摸排在社區(村)中存在的非法轉運點及非法消納場。針對歷史遺留的轉運場點,予以限期清理;對於非法設置消納場、擅自收取傾倒費用的場站,相關負責人按照環境污染罪、非法佔用耕地罪或非法轉讓倒賣土地使用權罪等追究刑事責任;社區(村)負責對其轄區內環境進行嚴盯死守,嚴防黑渣土場再次出現。

“針對黑渣土場,無論是復發的還是新增的,鄉鎮政府和社區(村)都負有監管責任。一經發現,城市管理部門將聯合紀檢監察機關,對相關責任人進行追責。”專項小組一負責人介紹,此次專項整治區別於以往,不是“頭疼醫頭,腳痛醫腳”,舉報哪個黑渣土場就只整治清理哪個,而是舉一反三,由點及面,排查深藏在山間、地頭、荒坡的全市所有黑渣土場;更為重要的是,還在深度上下工夫,梳理建築垃圾從産生到消納的整個鏈條,針對每個環節存在的問題予以徹查、整治,“特別針對‘假協議’‘假軌跡’等根源問題,給予嚴厲懲戒。”

在該場專項整治中,北京市城管委會同相關委辦局,構建“部門協作、市區聯動、資訊共用、全力治理”工作機制,對黑渣土場逐一摸排,立行立改。此外,城管執法部門開展了“藍盾二號”行動,公安機關還開展了“百日專項”“7·20專項”“建築垃圾違規消納”和“渣土車違法亂象打擊整治”等專項行動。據統計,一年來,北京先後端掉百餘個黑渣土場和黑轉机站。

此前報道中,記者反映一些運輸企業為逃避監管跑“假軌跡”。為杜絕該違法行為,各區公安、城管等部門聯手,通過“北京市建築垃圾車輛運輸管理系統”,對車輛運輸軌跡進行檢查。其中,各區城管每天至少抽查20輛運輸車軌跡,一旦發現其未按規定行駛,便會及時通過市級平臺,將違法違規車輛及人員名單移送至相關部門進行處理。“我們會約談運輸企業並按規定扣分。一旦扣滿60分,至少停業整頓一個月,調查結果也會每季度公開。”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

相關統計數據顯示,至目前,全市共派發違規線索3700余件,回復處理率超過97%。城管執法部門查處建築垃圾類違規行為6000余起,同比上升145.62%。

“一旦進入‘黑名單’,運輸企業將很難再攬到活兒。”一運輸企業負責人李先生告訴記者,其企業名下運輸車輛曾多次被迫跑“假軌跡”,數百萬運費白白打水漂兒,“以前只能‘黑幹’,花錢買‘假協議’,花錢跑‘假軌跡’,但不造假又拿不到渣土消納協議,沒有消納協議就辦不了渣土運輸證,白浪費錢,很窩火兒。現在運輸渣土,從工地直接裝車運到正規消納場,感覺一切終於來到陽光下,很敞亮!”

“雙向稱重”監管消納全程

記者此前調查發現,偷倒渣土屢禁不絕的背後,存在一條制假造假、買假賣假的惡性産業鏈,特別是一些正規渣土消納場為牟取不正當利益,反覆賣虛假消納協議卻拒收渣土,導致運輸企業無處傾倒,僅打擊渣土運輸環節無法解決根本問題。

因此,專項行動還重點針對虛開建築垃圾消納證行為展開。北京市城管委會同各區城管委及紀檢監察機關,全面查閱並核對了自2018年以來建築垃圾消納的進出場記錄,一旦發現建築垃圾進場量與許可量存在較大誤差、消納場只賣協議、“挑食拒收”等問題,便啟動責任倒追機制,責令停業整頓一個月,對於屢教不改的消納場所堅決關停。

僅通州區就有兩處正規垃圾消納場因開具虛假消納協議被停業整頓。

專項小組還下發通知,要求各區及住房城鄉建設、交通、水務、城管等部門,核查各自區域內工地消納證辦理情況。“在核查中,一旦發現有工地無證出土,就立即要求其停工整改,並給予從重處罰。”專項小組一負責人稱,對於使用10輛以上無準運證車輛等違規情節嚴重的企業,給予記分處罰,並暫停其在京投標資格1至6個月,“各區、各部門每週都須將消納證檢查情況上報。”

各區建起建築垃圾“雙向稱重”制度。建築垃圾産出源頭稱重,垃圾運到消納場也須稱重。稱重數量接入市級平臺,並以此監管建築垃圾走向。一旦發現屬地監管不力,北京市城管委將會同紀檢監察機關依法追責。

不僅嚴格封堵,還要科學疏導,以緩解建築垃圾消納場所短缺情況。整治方案要求各區政府因地制宜,增設裝修垃圾暫存分揀廠、建築垃圾資源化處置設施、建築垃圾填埋場等消納處置場所,以滿足建築垃圾分揀、暫存和處置需求,解決“出口”問題。目前,全市已有20處正規消納場、4座固定式建築垃圾資源化處置工廠、110處臨時性處置設施和55處裝修垃圾轉机分揀廠投入運轉。採取工地回填、綠化利用和消納場填埋等方式,共規範處置工程渣土1.1億噸,資源化處置拆違建築垃圾7744萬噸。

在專項行動開展的同時,為徹底治理建築垃圾偷倒亂卸問題,北京市城管委會同有關部門制定了建築垃圾管理辦法,梳理和完善建築垃圾産生、運輸、消納工作流程和工作機制,進一步明確施工、運輸及處置企業,以及各區及有關部門、街鄉鎮、社區(村)在管理鏈條中的責任,建立督導檢查、跨區執法、聯合懲處等相關保障機制。

據統計,去年本市工地建築垃圾消納許可辦理7000余件,同比提高18.2%。

建築垃圾管理進入立法通道

此次專項整治行動中,社會各界的關注和監督起到了重要推動作用。北京市交通運輸業商會一直關注建築垃圾治理進展,並多次向其轄下會員企業下發通知,要求規範建築垃圾運輸行為。該商會秘書長王濤認為,相關建設單位開槽出的黃土及級配砂石不是建築垃圾,應歸屬為自然資源,“這不僅從源頭上有利於建築垃圾減量,更是一筆寶貴的礦産資源。”王濤分析,開槽出的黃土可以直接用於園林綠化,級配砂石分出後,可以進行建築垃圾迴圈再利用。“據測算,僅此一項,便可將北京市建築垃圾消納量減少一半。”

為此,王濤向北京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委、北京市住建委及北京市城管委等部門發函,懇請相關部門關注開槽黃土和級配砂石資源屬性認定問題。今年4月14日,他收到北京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委員會的回函,稱在徵求相關部門意見之後,並根據《關於開山鑿石、採挖砂、石、土等礦産資源使用法律問題的復函》(國土資函(1998)190號)和《關於解釋工程施工採挖砂、石、土礦産資源有關問題的復函》(國土資函(1999)404號)的規定,將開槽黃土和級配砂石定性為礦産資源。

還有一個更大的好消息——根據北京市政府立法工作安排,北京市城管委起草了《北京市建築垃圾管理辦法(草案)》,已向社會徵求意見。目前,北京市司法局正對《北京市建築垃圾管理規定(草案)》進行進一步審核。

長期研究建築垃圾管理機制完善問題的北京市社會建設促進會副會長兼秘書長、北京聯合大學首都法治研究中心主任楊積堂認為,建築垃圾治理立法將不僅為治理行業亂象提供明確的法律依據,還將極大地推動建築垃圾的有效再利用。“讓建築垃圾管理沐浴在法律的陽光下,對於推進超大城市精細化治理有著重要的意義和價值。”楊積堂希望進一步加快建築垃圾治理立法進程,還建議進一步提升建築垃圾治理的法律階位,從政府規章升級到市人大立法,出臺地方法規,從而更有利於保護城市生態環境,促進和諧宜居之都建設。

本報記者 張淑玲 

記者手記

保護綠水青山 我們義不容辭

本報記者 張淑玲

“環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麗,藍天也是幸福。”擁有天藍、地綠、水凈的美好家園,是我們共同的期盼。“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早已家喻戶曉。

然而,這來之不易的綠水青山,卻一度遭到建築垃圾的瘋狂侵蝕。一年前,本報記者在調查中目睹瘋狂的黑渣土山不僅堆積在郊區交通要道兩側,還填滿了昌平區的小神嶺、燕山鳳凰亭2號涵洞兩側山谷以及多處密林山溝。樹根裸露、暴土揚塵,黑渣土山讓人觸目驚心,讓人義憤填膺。

一年來,全市打響了一場全面整治建築垃圾偷倒亂卸的大會戰。市區各級部門共同參與,協力整治,成效斐然,讓人振奮。

這場會戰,不僅以雷霆之勢有效遏制了黑渣土山的瘋狂生長,更催生了兩大重要成果:一是開槽黃土和級配砂石,正式被確定為礦産資源,建築垃圾從源頭上大大減量;二是建築垃圾管理正式進入立法程式,納入法治軌道。

這次整治行動讓我們看到了市委市政府加強生態文明建設的決心和行動力。我們期待,相關部門能持之以恒對建築垃圾進行“全鏈條”嚴格管理,切實維護整治成效;我們也期待,社會各界群策群力,充分調動市場力量,加快建築垃圾資源化利用的步伐,讓我們的家園天更藍、山更綠、水更清。

(責任編輯:)
網站無障礙
建築垃圾管理曬在“陽光”下
來源:北京日報2020-05-31 14:23:13
北京市、區兩級及相關部門高度重視,從建築垃圾亂倒的“源頭”至“出口”啟動了一場全方位、深層次的“全鏈條”專項整治,取得顯著成效:一處處黑渣土場被清理,荒山溝復植花木變園林;只賣協議不收渣土的消納場被停業整頓;建築垃圾消納場地短缺情況得到緩解……
長按保存圖片

中國網地産

是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中國網旗下地産頻道,是國內官方、權威、專業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

中國網地産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dichan@dichanchina.com 電話:010-59756138/6139 京ICP證 040089號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27314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關於我們 主辦單位 權責申明 聯繫我們 廣告合作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京ICP證 040089號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27341號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10120170004號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