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北京市委關於新時代繁榮興盛首都文化的意見》全文發佈

來源:北京日報 2020-04-10 13:01:20

中共北京市委關於新時代繁榮興盛首都文化的意見

(2020年2月14日)

黨的十八大以來,市委立足“四個中心”功能定位,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文化建設的重要論述,傳承發展源遠流長的古都文化、豐富厚重的紅色文化、特色鮮明的京味文化、蓬勃興起的創新文化,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在京華大地形成生動實踐,取得豐碩成果。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習近平總書記對北京重要講話精神,進一步繁榮興盛首都文化,做好首都文化這篇大文章,現提出如下意見。

一、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建設社會主義意識形態思想高地

北京作為首都,是黨的重大理論創新的策源地、哲學社會科學前沿思想的發端地、各種觀點思潮激蕩的交匯地。要牢牢抓住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這一根本任務,以建設具有強大凝聚力和引領力的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為目標,以繁榮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為重點,以做強主流輿論為保障,以提升理論素養和理論自信為基礎,把廣大幹部群眾緊緊凝聚在新時代的思想旗幟下。

(一)實施思想理論建設培根工程。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頭腦、教育人民、指導工作。構建以黨委(黨組)理論學習中心組為龍頭、覆蓋黨的各級組織的全方位學習體系,始終在學思用貫通、知信行統一上走在前列。以北京市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為尖兵,鞏固拓展理論宣傳主陣地,建好用好“學習強國”平臺,完善多層次宣講體系,讓黨的創新理論“飛入尋常百姓家”。

(二)推進哲學社會科學基礎工程。加強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打造馬克思主義研究傳播中心。建設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學科體系、學術體系、話語體系,打造具有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標識性概念、基礎性範疇,為社會主義意識形態構築堅實學理支撐。加強中國特色新型智庫和首都高端智庫建設。

(三)抓好壯大主流思想聚力工程。堅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文化建設制度,強化教育引導、輿論宣傳、文化熏陶、實踐養成、制度保障,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建設融入經濟社會發展各行業、各領域。堅持黨管媒體原則,完善堅持正確導向的輿論引導工作機制,改進和創新正面宣傳,推動媒體深度融合,構建具有首都特色的全媒體傳播體系。堅持正能量是總要求、管得住是硬道理、用得好是真本事,加強和創新網路內容建設管理,建立健全網路綜合治理體系,營造清朗的網路空間。

(四)夯實思想理論素養鑄魂工程。將黨的創新理論和哲學社會科學知識作為社科普及的重要內容,創新普及工作體制機制。加強改進學校思想政治工作,辦好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建設有利於立德樹人的校園文化。完善服務全民終身學習的教育體系,建設學習型社會,打造“書香北京”,在全市營造崇尚學習、持續深化學習的氛圍。

二、傳承源遠流長的古都文化,彰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時代價值

古都文化是北京作為國家首都和歷史文化名城凝聚融匯、傳承積澱的文化寶藏,是中華文明源遠流長的偉大見證。新時代傳承發展古都文化,要堅持城市保護和有機更新相銜接、內涵挖掘和活化利用相統一、保護傳統和融入時代相協調,不斷強化“首都風範、古都風韻、時代風貌”的城市特色,擦亮北京歷史文化金名片。

(一)推動老城整體保護與復興。堅決落實“老城不能再拆”的要求,處理好歷史文化和現實生活、保護和利用的關係。推動老城整體保護,加大文物騰退力度,加強城市設計和風貌管控,傳承城市歷史文脈。做好中軸線申遺工作,讓古老的中軸線彰顯獨一無二的壯美空間秩序。保護好兩軸與四重城廓、棋盤路網與六海八水形塑成的老城空間格局。科學劃定歷史文化街區,有序推進衚同和歷史建築的保護利用。

(二)建設國家歷史文化保護傳承利用的典範地區。構建歷史文化名城保護體系,統籌推進大運河文化帶、長城文化帶、西山永定河文化帶建設。建好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北京段)、長城國家文化公園(北京段)。保護傳承好世界文化遺産,加強“三山五園”地區整體保護。保護利用好週口店北京人遺址、上宅遺址、琉璃河西周燕都遺址、金中都遺址等,加強對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築的保護與認定,重視對名鎮名村、古橋古閘、古樹名木等文化資源的保護。

(三)抓好內涵挖掘和活化利用。加大文物保護力度,把凝結著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精髓的歷史文物保護好、利用好,把文物背後的歷史價值和時代意義發掘好、闡釋好。系統梳理和活化利用首都歷史文化資源,讓收藏在博物館裏的文物、陳列在廣闊大地上的遺産、書寫在古籍裏的文字都活起來,展現古都北京的歷史文化風貌和獨特城市魅力。

三、弘揚豐富厚重的紅色文化,培育全市人民愛黨愛國愛社會主義的深厚情懷

北京是黨的重要孕育地之一和新中國誕生地,擁有豐富的紅色文化資源。新時代弘揚紅色文化,要以賡續紅色基因為主線,以革命文物集中連片保護為重點,以重大時間節點為坐標,挖掘紅色內涵,講好紅色故事,推動紅色文化薪火相傳、與時俱進。

(一)用紅色基因築牢理想信念。推動理想信念教育制度化、常態化,深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和中國夢學習教育,加強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教育,開展國情市情教育和形勢政策教育,引導人們不斷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和共産主義遠大理想。落實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制度,引導黨員幹部永葆革命精神、勇於自我革命,錘鍊忠誠乾淨擔當的政治品格。完善青少年理想信念教育齊抓共管機制,堅持全員、全程、全方位育人。

(二)用紅色資源凝聚奮鬥力量。加強紅色文化保護系統規劃,健全首都紅色文化保護傳承利用體系。突出革命文物集中連片主題保護,著力保護利用以北大紅樓及周邊革命舊址為代表的建黨文化資源,以盧溝橋和宛平城、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為代表的抗戰文化資源,以香山革命紀念地為代表的創建新中國文化資源,推進對原平西、平北等革命舊址的傳承保護,加強對革命文物史料的研究闡釋。培育紅色文化建設重點品牌,打造一批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黨性教育基地、廉潔文化教育基地、青少年教育基地和紅色旅遊勝地。

(三)用紅色傳統滋養時代新人。推進紅色精神代代傳工程,加強新時代思想政治工作,培育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挖掘重大紀念日、革命歷史事件蘊含的紅色文化價值,發揮首都通過重大活動激發愛國熱情的獨特優勢,組織好國慶等重大節慶和紀念活動,開展“愛國活動周”等群眾性主題教育活動,讓愛國主義在首都奏響最強音。維護英雄榮譽和形象,營造崇尚英雄、捍衛英雄、關愛英雄的濃厚氛圍。

四、發掘特色鮮明的京味文化,塑造和諧宜居的城市人文品格

京味文化是北京地區人們在長期生産生活中形成的有利於社會進步的風俗習慣、禮儀禮節、道德規範,承載著市民群眾的鄉愁。新時代傳承發展京味文化,要立足首善之區建設,堅持辯證揚棄、開放包容、推陳出新,著力涵養歷史與現代、傳統與時尚、質樸與絢麗兼具的城市文化韻味,溫潤人們的精神世界和心靈空間。

(一)留住北京獨特的城市記憶。加強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傳承具有北京特色的技藝、醫藥、飲食、地名等,把更多富有價值的老字號、老物件留住。支援京劇、北京曲劇、京韻大鼓等發展,加強京味文學素材的挖掘和轉化,辦好“我們的節日”系列文化活動,鼓勵開展民間體育活動。梳理北京傑出人物、特色風物,保護好北京方言、北京雨燕等城市文化符號,做好史、志、文化檔案等編纂,推進文化典籍、口述史、民間傳説等整理出版和視聽化呈現,豐富城市記憶表達。

(二)弘揚北京市民的優秀品質。傳承北京市民講政治、顧大局優良傳統,發揚熱情開朗、大氣開放、積極向上、樂於助人的優秀品質。以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個人品德為著力點,加強新時代公民道德建設。深化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持續推進文明行為法規建設。加強典型選樹,做優做強“北京榜樣”品牌,壯大可親可敬可學的榜樣人物庫。充分發揮“西城大媽”“朝陽群眾”“平安紅”“志願藍”“檸檬黃”等社會群體作用,推動志願服務規範化常態化。

(三)推動發展京味文化新形態。堅持多元包容,鼓勵發展群眾喜聞樂見的文化生活新形態。制定公共藝術百分比政策,提升城市建築和城市環境的藝術品質。實施“漫步北京”計劃,加強地理要素與文化內涵的關聯表達。鼓勵時尚文化活動開展和藝術區建設,打造特色小鎮,引導禮儀、飲食、休閒等各類文化健康發展。加強老舊廠房保護利用,延展交通樞紐、商圈、園區、鄉村等文化功能,打造多元複合文化空間,建設綜合型文化商業聚集區,彰顯國際一流的和諧宜居之都文化魅力。

五、繁榮蓬勃興起的創新文化,培育首都文化發展的核心動能

首都北京涵養了敢於開拓、奮勇爭先的創新基因,孕育著各得其所、人人出彩的創新機會,塑造出勇於創造、銳意進取的創新精神。新時代繁榮發展創新文化,要堅持創意為先、人才為本、機制為要,讓勇於創新成為風尚、支援創新形成氛圍,推動創新活力競相迸發、創新成果不斷涌現,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不竭動力。

(一)健全激發創新創意的體制機制。完善競爭、開放、激勵等方面的機制,健全激發創新意識、鼓勵創新實踐、推廣創新成果的制度體系。發揮政府、企業、高校、科研機構、社會組織等創新主體協同共用的制度優勢,推動政策、人才、技術、資本、市場等創新要素聚集聚合,構建創新創業生態。尊重原創,加強智慧財産權保護。

(二)厚培創新精神的文化沃土。用創新文化激勵創新精神,將創新文化融入國民教育和幹部培訓全過程,把創新精神融入文化創作、生産、傳播全過程。大力宣傳廣大科技工作者愛國奉獻、永攀高峰的感人事跡和崇高精神,弘揚工匠精神、優秀企業家精神等,鼓勵創新創意創業。抓好各類有利於創新的文化品牌活動,激發全社會創造活力。

(三)匯聚文化創新的強大力量。實施“文化+”融合發展戰略,推動文化與科技、旅遊、體育、金融等深度融合發展。佈局基於大數據、區塊鏈、人工智慧等技術的全媒體建設,加強數字內容供給。打造融精品路線、文化精華區為一體的文化景觀網路,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發揮“雙奧之城”獨特優勢,打造國際體育賽事集聚地,推動文化和體育互融互促。發揮國家文化和科技融合示範基地、國家文化産業創新實驗區以及各類文化産業園區作用。健全完善文化産業投融資服務體系,建設首都文化金融生態圈。

六、豐富高品質文化供給,增強人民群眾文化獲得感幸福感

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工作導向,健全人民群眾文化權益保障制度,解放和發展文化生産力,不斷增進人民文化福祉。

(一)為人民提供更多更好的精神食糧。堅持思想精深、藝術精湛、製作精良相統一,創作更多謳歌黨、謳歌祖國、謳歌人民、謳歌英雄的精品力作。實施文化精品創作生産工程、藝術名家名作推介工程、中國當代文學藝術創作工程、記錄新時代精品視聽工程等,推出代表首都水準的優秀作品,在國家各類評獎中始終走在前列。以重大革命題材、重大歷史題材、重大現實題材和青少年題材、北京題材等為重點,提高文藝創作生産的組織化程度。活躍網路文藝創作,推動網路文藝健康有序發展。加強文藝評論,改進文藝評獎,引領創作方向。

(二)建設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提升公共文化服務水準,完善全覆蓋、高品質的市、區、街道(鄉鎮)、社區(村)四級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強化國家地標性文化設施影響力,健全區域性公共文化設施體系。優化博物館、文化館、圖書館、美術館、影劇院、實體書店等文化設施的佈局,融合貫通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區級融媒體中心、區級政務服務中心。辦好各類品牌性文化活動和市民系列文化活動,構建首都文化服務品牌體系。

(三)滿足群眾多樣化精神文化需求。深化文化領域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提升北京在設計、版權、影視、演藝、音樂、網路遊戲、網路視聽、圖書、旅遊、會展、藝術品交易等領域的國際競爭力,提升文化産業對首都經濟社會發展的貢獻度。培育新型文化業態,促進文化消費,整體提升城市文化軟實力。

七、推動中華文化走出去,建設展示大國文化自信的首要窗口

北京是對外展示中華文化的首要窗口。必須堅持主場外宣、主流外宣、主力外宣齊頭並進,堅持走出去和引進來雙向發力,講好中國故事,展現國際一流的和諧宜居之都良好形象。服務國家外宣戰略,區分對象、精準施策,提升對外傳播能力。用好各種傳播渠道,做強權威發佈、定制推送、合作交流,讓中國聲音在國際上越來越響亮。用好國家重大外事活動平臺,服務保障高層訪問,深化友好城市交往,辦好品牌文化活動。精心設置議題,做好對外發佈。高標準實施對外文化重點工程項目,打造文化走出去核心産品,推動首都成為國內優秀作品走出去的首要出發地。堅持以企業為主體的市場化運營方式,促進優秀文化産品和服務進入國際市場。推進國家文化出口基地、國家對外文化貿易基地等建設,支援版權交易平臺和版權代理機構發展。

八、加強黨對首都文化建設的全面領導

強化北京市推進全國文化中心建設領導小組的統籌功能,堅持和完善黨委統一領導、黨政齊抓共管、宣傳部門組織協調、相關部門分工負責、社會力量積極參與的工作體制和工作格局。建立健全京津冀文化協同發展工作機制。嚴格落實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加強陣地建設和管理,加強“掃黃打非”工作,築牢首都意識形態和文化安全防線。加強對文化産品創作生産的引導,倡導講品味、講格調、講責任,堅決抵制庸俗、低俗、媚俗之風。實施一流文化人才特色涵養計劃,培養一批高層次人才,加強基層宣傳文化人才隊伍建設,做好文化領域知識分子和新文藝群體工作。加強文化領域地方立法,完善以高品質發展為導向的文化經濟政策,優化發展改革、規劃、財稅金融、市場監管等領域支援文化建設的政策,為首都文化繁榮興盛提供良好政策環境。

(責任編輯:)
網站無障礙
《中共北京市委關於新時代繁榮興盛首都文化的意見》全文發佈
來源:北京日報2020-04-10 13:01:20
黨的十八大以來,市委立足“四個中心”功能定位,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文化建設的重要論述,傳承發展源遠流長的古都文化、豐富厚重的紅色文化、特色鮮明的京味文化、蓬勃興起的創新文化,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在京華大地形成生動實踐,取得豐碩成果。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習近平總書記對北京重要講話精神,進一步繁榮興盛首都文化,做好首都文化這篇大文章,現提出如下意見。
長按保存圖片

中國網地産

是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中國網旗下地産頻道,是國內官方、權威、專業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

中國網地産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dichan@dichanchina.com 電話:010-59756138/6139 京ICP證 040089號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27314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關於我們 主辦單位 權責申明 聯繫我們 廣告合作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京ICP證 040089號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27341號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10120170004號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