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密集落地 金融支援新工具可期

來源:中國證券報 2020-02-20 11:57:03

各項助力企業渡過難關的支援政策正密集落地。多位專家表示,短期可持續從降成本與暢通融資兩個方面加強對中小企業的支援,中長期可統籌疫情防控、疫情結束後各時間階段的政策銜接,構建一整套扶持中小企業長期健康發展的政策體系。金融支援力度還有進一步升級空間,資本市場可以發揮更大作用。

優惠政策為企業減負

綜合專家觀點看,旅遊業、餐飲業、傳統百貨、製造業、物流倉儲、房地産、汽車産銷等行業受疫情影響較大,這些行業中小企業的持續經營需要金融、財稅等政策扶持。

18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提出,階段性減免企業養老、失業、工傷保險單位繳費,以減輕疫情對企業特別是中小微企業的影響,使企業恢復生産後有一個緩衝期。除湖北外各省份,從2月到6月可對中小微企業免征上述三項費用,從2月到4月可對大型企業減半徵收;湖北省從2月到6月可對各類參保企業實行免征。

圍繞融資難、房租負擔以及穩崗等迫切待解問題,目前多地出臺措施,在融資支援、降低固定支出、穩崗等方面精準助力中小企業渡過難關。

渤海證券分析師周喜認為,近期監管部門政策刺激的補位作用十分關鍵,其目的不僅需要直接增加需求,更為重要的是通過推進改革優化企業預期,並通過減稅降費等措施增強企業活力,進而提升政策調控的乘數效應。

疫情影響屬階段性

多位專家認為,疫情是短期影響,不會改變經濟增長的大趨勢。

華寶基金副總經理李慧勇認為,新冠肺炎疫情對經濟的影響主要發生在一季度,整體影響是階段性的,隨著疫情的消退,經濟會重回原來軌道。科技類企業基本可以按時復工,對於週期類行業而言,上游週期類行業生産端多數正常運作,預計下游基建、地産等到3月底可能達到滿産狀態。

“從一年左右的時間看,疫情影響可以忽略不計。”光大證券首席經濟學家彭文生認為,疫情是短期影響,不會改變經濟增長趨勢。彭文生分析,疫情對供給端的短期影響體現在一些正常的生産活動停頓,一旦疫情消退,生産相應恢復到正常狀態。疫情本身不會改變經濟的長期趨勢,短期下行的幅度越大,未來的反彈力度也越大。

中國社會科學院副院長、學部委員蔡昉表示,新冠肺炎疫情雖然會對經濟活動造成負面影響,但終究是一次性衝擊現象,對生産要素供給和生産率都不會産生長期影響,甚至不會造成對全年的影響,更不會削弱我國經濟的潛在增長能力。疫情在需求方面造成的損失,能較快得到恢復。根據我國經濟社會發展態勢和可能受到疫情影響的情況判斷,疫情造成的暫時性干擾雖然會小幅降低增長速度和其他發展指標,但總體上不會延遲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的實現。

升級金融支援力度

“僅依靠減免、返還和延遲繳納稅費、延期償還貸款等政策可能還不夠,需要升級金融支援力度。”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金融係教授朱武祥建議,由財政出資甚至發行特別國債,設立國家中小企業救助或振興基金。該基金可以細分行業設立,以龍頭企業為核心,包括國企和知名民企,從産業鏈或商業生態角度,設計産業或産業生態層次的金融解決方案,帶動産業或細分産業更多的企業恢復經營。

有專家建議,在總結紓困民企的經驗基礎上,完善支援中小企業融資的金融體系,包括大力發展多層次資本市場,拓展中小企業融資渠道,降低融資成本,構建支援中小企業發展的長期政策體系。

在新時代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潘向東看來,除傳統融資方式外,應充分利用我國資本市場優勢,鼓勵一批主業突出、規範運作的中小微企業在科創板及新三板上市,尤其是對於部分資訊披露完善的中小企業,應加快其在中小板和創業板等主機板上市,通過註冊制改革等措施加快受理中小企業首發上市,為其在資本市場融資提供便利。

(責任編輯:)
即時資訊
聯繫我們
辦公地址:北京市朝陽區酒仙橋路10號恒通國際商務園B12C座五層
郵       編:100015
聯繫電話:010-59756138/6139
電子郵箱:dichan@dichanchina.com
網站無障礙
政策密集落地 金融支援新工具可期
來源:中國證券報2020-02-20 11:57:03
各項助力企業渡過難關的支援政策正密集落地。多位專家表示,短期可持續從降成本與暢通融資兩個方面加強對中小企業的支援,中長期可統籌疫情防控、疫情結束後各時間階段的政策銜接,構建一整套扶持中小企業長期健康發展的政策體系。金融支援力度還有進一步升級空間,資本市場可以發揮更大作用。
長按保存圖片

中國網地産

是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中國網旗下地産頻道,是國內官方、權威、專業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

中國網地産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dichan@dichanchina.com 電話:010-59756138/6139 京ICP證 040089號
京公網安備110108006329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關於我們 主辦單位 權責申明 聯繫我們 廣告合作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京ICP證 040089號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27341號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10120170004號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