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城施策 保持房地産市場穩定健康發展——聚焦1月70個大中城市房價走勢

來源:新華網 2020-02-18 11:34:28

國家統計局17日公佈的數據顯示,1月份,一線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銷售價格同比上漲3.8%,漲幅與上月相同;二三線城市漲幅連續回落。業內人士認為,疫情對1月份房地産銷售産生部分影響,後期各地應繼續堅持“房住不炒”“因城施策”,打好調控“組合拳”,保持房地産市場穩定健康發展。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1月份,二線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和二手住宅銷售價格同比分別上漲6.9%和3.4%,漲幅比上月分別回落0.4和0.3個百分點,均連續9個月回落。三線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和二手住宅銷售價格同比分別上漲6.4%和3.7%,漲幅比上月分別回落0.3和0.2個百分點,均連續10個月相同或回落。

從環比看,1月份新建商品住宅價格環比上漲的城市數量達47個,比上個月少3個;下跌的城市有15個,比上個月少1個;8個城市房價環比持平,比上個月多4個。其中,環比最高增幅為錦州的1.4%;最高降幅為太原的-0.6%。

國家統計局城市司首席統計師孔鵬解讀稱,1月份,4個一線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銷售價格環比上漲0.4%,漲幅比上月擴大0.2個百分點。其中,北京持平,上海、廣州和深圳分別上漲0.5%、0.3%和0.5%。二手住宅銷售價格環比上漲0.5%,漲幅比上月擴大0.1個百分點。其中,北京上漲0.4%,上海上漲0.2%,廣州上漲0.3%,深圳上漲0.7%。

中原地産市場分析師盧文曦分析認為,由於今年春節來臨較早,考慮到返鄉因素,開發商1月份在一線城市密集推盤,尤其是高價房入市較為積極,在農曆新年前呈現出一波“搶收”行情。“強勁供應支撐起一線樓市1月份較為活躍的交易。以上海為例,1月上半月新增住宅供應面積達45萬平方米,而去年1月全月供應量才35萬平方米。”

按照慣例,往年三四線城市樓市在春節期間都會迎來一波“返鄉置業潮”。而受疫情影響,1月下旬以來,多地政府、行業協會也暫停了房地産行業相關活動,大多數開發商暫停售樓處的銷售活動,二手房仲介門店則被要求停止營業,購房者和房主中止了看房活動……

易居企業集團CEO丁祖昱説:“1月份樓市銷售主要依靠上半月,最後兩周因疫情發展,成交整體表現低迷。由於春節返鄉置業主要集中在1月份下半月,所以二三四線城市影響更加明顯,房價漲幅回落乃至持平在預料之中。”

中國房地産業協會會長馮俊介紹,為配合疫情防控,中房協此前下發了房企暫停售樓處銷售活動的倡議,要求行業以“防控就是責任”為己任,服從各地各級政府安排和調配。

業內人士認為,疫情對房地産市場會産生短期的階段性影響,加劇各地樓市的差異性。各地應保持政策定力,加強落實地方政府的調控主體責任,繼續堅持“房住不炒”“因城施策”。

多地已開始應對疫情對房地産市場造成的影響,出臺穩定房地産市場的措施。據克而瑞研究中心監測顯示,河北、天津、重慶、浙江、上海、西安、無錫、南昌、 杭州等十余省市已針對房地産行業尤其是房地産企業出臺階段性紓困新政,具體涉及延期或分期繳納土地出讓金,降低土地拍賣保證金比例,放寬預售條件、稅款繳納最長可延期3個月、繳納房産稅、城鎮土地使用稅有困難的可申請減免等,意在緩解房地産企業資金週轉壓力,支援當地房地産市場健康穩定發展。

此外,房地産行業也在開展多樣化行銷應對疫情影響。2月13日,恒大對旗下樓盤提供網上VR看房、網上選房購房等一站式服務,並給消費者提供最低價購買、無理由退房、多重購房優惠等權益。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已經有超百家房企開啟“線上售樓處”,並實行“無理由退房”等配套措施。

中國社科院城市與競爭力研究中心主任倪鵬飛認為,房地産市場後期走勢取決於疫情持續時間、宏觀政策應對以及市場主體反應等,近期開發投資、新開工、施工、竣工、土地購置等指標可能會下行,但疫情結束後有望逐步恢復。

招商證券認為,展望全年,“房住不炒”、“穩地價,穩房價,穩預期”的大框架將不會改變。

(責任編輯:)
品牌房企
樓盤速遞
網站無障礙
因城施策 保持房地産市場穩定健康發展——聚焦1月70個大中城市房價走勢
來源:新華網2020-02-18 11:34:28
國家統計局17日公佈的數據顯示,1月份,一線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銷售價格同比上漲3.8%,漲幅與上月相同;二三線城市漲幅連續回落。
長按保存圖片

中國網地産

是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中國網旗下地産頻道,是國內官方、權威、專業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

中國網地産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dichan@dichanchina.com 電話:010-59756138/6139 京ICP證 040089號
京公網安備110108006329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關於我們 主辦單位 權責申明 聯繫我們 廣告合作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京ICP證 040089號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27341號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10120170004號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