産城融合,統籌生産生活生態

來源:新華日報 2019-11-19 09:44:09

開發區既是經濟增長的重要空間,也是城市發展的重要空間。經過40年建設發展的我國開發區,在新形勢下該如何轉型?作為全國開發區總量最大的一個省份,江蘇的開發區該如何創新發展從而繼續保持優勢?

11月16日至17日,在由東南大學和中國城市規劃學會共同主辦的“開發區轉型與城市創新發展國際研討會”上,來自我國及“一帶一路”沿線十多個國家的300多名代表熱烈探討,就開發區的轉型之路給出了許多真知灼見。

“江蘇共有省級以上開發區170家,其中國家級開發區67家,是全國開發區數量最多的省份。從1984年國家批准設立南通、連雲港經濟技術開發區開始,江蘇的開發區經歷了起步、增長和拓展階段,自2013年至今,則處於創新發展的轉型階段。”省自然資源廳國土空間規劃局局長陳小卉概括説。

陳小卉從資源環境的壓力、人口紅利的消減等多個角度,分析了我省開發區面臨的挑戰,特別是開發區內部就業與居住的失配問題。在發展初期,開發區以産業功能集聚為主,生活居住、消費娛樂等功能依託于相鄰城鎮。到了一定階段,開發區內部多元功能需求與單一生産性佈局之間的矛盾就會凸顯,如何匹配生産、生活、生態這“三生功能”,如何把碎片化佈局的孤島式園區,通過整合完善為綜合性城區,實現從産業園向新城的轉換,這正是新時期開發區轉型需要解決的。

“它有人才公寓,但僅僅是廠區外邊的一棟樓,生態景觀建設不足,缺乏休閒遊憩體驗空間,公共服務設施建設滯後,難以吸引高端産業人才……總體看是重産輕城,産城分離,從産業孤島向産業新城轉化緩慢。”江蘇省城市經濟學會會長、南京大學城市科學研究院院長張鴻雁用這段話來描述我省某個園區的現狀,這也是具有代表性的一些問題。

張鴻雁表示,網路全球化,全球智慧化,再加上5G時代的到來,現在的園區跟以往的産業園區已不是一回事。園區就是公園、就是社區、就是旅遊景點,園區就是一個生活高端的娛樂空間,園區也是現代社會的一個特色小鎮空間。

許多專家都把蘇州工業園區作為一個典範,讚譽它從規劃之初,就不僅僅是建設一個工業區,而是建設新區,園區內的商業街區、生活設施等都充分考慮到位,産城融合做得好,而且,它一直與時俱進地對産業業態和園區功能進行動態升級,成為中國園區的品牌。

蘇州大學建築學院與一家數據公司合作,以手機定位數據為基礎,研究了蘇州工業園區和高新區各群體的職住關係。他們發現,兩區都在靠城區一側形成就業中心,同時在區記憶體在多個居住帶和居住集聚區,收入越高的群體,遠距離通勤的比例越大。他們認為,在開發區轉型過程中,需要理清職住關係,解決初期粗放式開發導致的職住關係失衡,以及由此引發的交通擁堵、通勤效率低下等問題。

東南大學建築學院教授王興平認為,開發區未來發展的趨勢有兩個。一是創新,即從産業園區向城市轉型,從一個單純只是就業、生産的空間,轉型為包括生活、包括新技術帶來的新業態的新空間;二是向外,當前産業空間的發展已經全球化,結合“一帶一路”的倡議,把我們的開發區模式向“一帶一路”沿線擴散,與沿線國家實現共建共用與合作共贏。

“許多發展中國家都希望和我國合作,複製我國産業園區的建設模式。截至2018年9月,我國企業已在世界46個國家和地區建立初具規模的合作區113家,其中通過國家有關部委確認考核的境外經貿合作區有20家。截至2018年底,這20家合作區共擁有入區企業933家,累計投資209.6億美元,上繳東道國稅收22.8億美元。”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副研究員程慧給出了一組權威數據。

程慧認為,境外經貿合作區的建設,能幫助東道國形成造血機制,提升雙邊合作層次,促進中國有關標準理念的推廣,尤其是境外合作區作為中小企業集聚的平臺,有助於企業抱團出海。

中國建築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規劃師胡亮,通過對以色列和巴勒斯坦境內123個産業園區的分析得出結論,決定當地産業園區佈局的最核心因素是城市公路,另外一個重要因素是園區是否鄰近研發中心和大學。目前,當地園區距離最近城市的車程平均是14分鐘,距離大學的平均車程在20分鐘以內。這對於想要走出去的園區和企業在境外的選址極具參考意義。 本報記者 劉玉琴

(責任編輯:)
網站無障礙
産城融合,統籌生産生活生態
來源:新華日報2019-11-19 09:44:09
開發區既是經濟增長的重要空間,也是城市發展的重要空間。經過40年建設發展的我國開發區,在新形勢下該如何轉型?作為全國開發區總量最大的一個省份,江蘇的開發區該如何創新發展從而繼續保持優勢?
長按保存圖片

中國網地産

是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中國網旗下地産頻道,是國內官方、權威、專業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

中國網地産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dichan@dichanchina.com 電話:010-59756138/6139 京ICP證 040089號
京公網安備110108006329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關於我們 主辦單位 權責申明 聯繫我們 廣告合作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京ICP證 040089號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27341號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10120170004號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