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爭創國家生態園林城市

來源:南京日報 2019-10-12 09:27:17

南京爭創國家生態園林城市-中國網地産

南京爭創國家生態園林城市-中國網地産

南京爭創國家生態園林城市-中國網地産

南京爭創國家生態園林城市-中國網地産

為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加快生態文明建設步伐,我市于2018年申報創建“國家生態園林城市”,並以此為契機,緊緊圍繞“綠色都市”的戰略部署和奮鬥目標,積極實施園林綠化項目精細化建設管理,統籌推動園林綠化行業高品質發展,切實提升城市環境和人民生活品質,努力建設順應生態文明潮流、彰顯山水城林特色、體現宜居環境品質的生態園林城市。 

截至2018年底,南京城市建成區綠地率達40.67%,建成區綠化覆蓋率達45.06%,每人平均公園綠地面積達15.47平方米,城市公園綠地服務半徑覆蓋率92.33%,林蔭路推廣率86.17%。全市山體修復維護保持率100%,建成區內基本消除黑臭水體,地表水質好于四類以上比例達100%,城市垃圾無害化處理率100%,廢棄地修復再利用率100%。我市還相繼獲得“國家園林城市”、“全國綠化模範城市”、“全國文明城市”、“國家生態市”、“國家節水型城市”、“聯合國人居環境特別榮譽獎”等榮譽和稱號。 

實施環城生態圈工程,構建南京綠色生態網路

按照城市與自然和諧相融的原則,南京以綠地佈局、綠地類型為切入點,逐步完善綠地系統規劃。2017年,隨著新一輪南京市城市總規修編的開展,市綠化園林局同步啟動了《南京市綠地系統規劃(2017—2035年)》編制工作。該《規劃》打破了以往綠化的城鄉二元體系,規劃構建了城鄉一體化的綠地系統;進一步優化了廊道佈局,強化了藍綠生態網路聯繫;更重視特色彰顯,提出了“山清水秀、花繁四季”的規劃願景,規劃形成的“一帶、兩片、兩環、六楔”綠地系統結構,也更加符合南京城市發展的實際。 

南京積極推廣屋頂綠化、垂直綠化和以植物為建墻主體的“生態景墻”,提高綠視率。加強生物多樣性保護和生態保護區建設,建立健全生物多樣性保護和生態安全監管網路,有效保護珍稀動植物資源和典型生態系統類型。劃定城市生態敏感區,切實保護好市域風景區和市郊生態保護區,全面建設“環城生態圈”。以主城區綠化為中心,城市二環及城郊環城綠化防護圈為基礎,進出城綠色幹道和沿江、沿河、沿湖防護林帶、風景林地網為骨架,形成圈層式、放射狀,心、環、網、片相融合,喬灌花草藤結合,常綠落葉樹種搭配,“路連林隔、水連林擁”的南京綠色生態網路。 

為當好“綠色管家”,我市出臺《南京市城市建設工程樹木移植、保護諮詢評估規定》,率先在全國實施建設工程“綠評制度”。同時,我市開展網格化、全覆蓋的園林綠化設施普查,構建城市園林綠化數字化管理體系,目前已完成“南京市智慧園林一張圖系統”、“南京市園林養護手機APP系統”的開發並投入使用。先後頒布實施了《南京市城市綠化養護品質等級標準》、《南京市城市綠化工程驗收移交品質標準》等近20個行業標準規範,對全市1397棵古樹名木進行掛牌立檔,保護率100%,並積極開展後續資源調查,對現有城市主要道路的近萬株懸鈴木進行整形修剪和病蟲害防治,首用“地質雷達”高頻脈衝電磁波為懸鈴木探測體檢,加大對現有綠化成果的保護力度。

推進藍天碧水工程,彰顯“綠水青山”特色景觀

為做好歷史風貌區保護,全面建設環城風光帶,南京採取挖掘、修復、保護等手段,再現六大片區的歷史風貌,展示六朝古都人文價值,豐富歷史文化名城內涵。包括將夫子廟地區建成傳統文化街區,朝天宮地區建成六朝風貌區,甘熙故居及城南地區門東、門西建成清代民居片區,頤和路片區建成民國公館建築區等。同時,以明城墻為主線,利用環城水系,依託自然山林,串聯公園景點、歷史遺跡、綠化帶和道路等,建成環城風光帶,使之成為環繞古都南京的一條“綠色項鍊”,凸顯“城在林中、林在城中,城林相依、山水相映”的特色景觀。 

突出抓好“藍天工程”。實施“兩減六治三提升”專項行動、開展壓減煤炭消費總量行動等,2017全市煤炭消費量3190萬噸,比上一年削減182萬噸。全面落實《南京市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在“産業、能源、工業、建築、交通、農業生活”等六大領域全面開展專項整治,全市環境空氣品質明顯改善。深入推進燃煤鍋爐改造,主城範圍內已全部改造完畢。強力推進餐飲業油煙污染治理,建成餐飲污染控制示範街135條。紮實組織秸稈禁燒,完善市、區、鎮、村、組五級禁燒網路,安裝“藍天衛士”線上監控系統159台,開展網格化巡查執法,有效遏制市域大範圍秸稈焚燒現象。推進綠色施工,加強揚塵治理,揚塵污染防控效果明顯。 

持續開展“清水行動”。修訂頒布《南京市排水條例》,出臺《南京市河道藍線管理辦法》《南京城市水系規劃》《南京市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通過規範排水行為、控源截污、河道清淤、引流補水、生態修復、長效管護等措施,對水體實施“休養生息”,全面改善水體環境品質。率先在全省出臺《關於全面推行“河長制”的實施意見》,構建了市、區、鎮街、村社四級“河長制”工作體系。2016—2017年,全市完成建成區範圍內150條黑臭河道整治,共整治排口1938個,河道清淤長度304.7公里。2018年全面啟動了劣V水體整治,當年完成白水河、幸福河、白鷺洲等72條河湖水環境整治,外秦淮河、金川河等7條省控入江支流斷面水質全部達到考核目標,全市水污染防治工作年度考核綜合評分獲全省第一。 

積極開展“城市雙修”工作。制定實施了“青龍山礦山地質環境治理國家示範工程”“滬寧高速沿線百礦大整治”“京滬高鐵沿線礦山環境治理”等項目。作為住建部“城市雙修”試點工程,湯山礦坑公園通過山體修復、濕地凈化、植物修補及景觀提升等進行系統性生態修復,打造“以山為幕”、獨具特色的礦坑公園。我市還先後啟動了30個固體廢棄物污染地塊治理,完成燕子磯片區化工綜合整治與生態修復、合作村原煤制氣廠土壤修復、原南京固鹼廠土壤修復等項目。其中,燕子磯範圍內長江岸線共6.4公里,累計投入45億元,完成110家砂場碼頭、78家工企單位的關停拆除,對3500畝土壤及地下水進行綜合治理,昔日“化工城”演變為濱江生態岸線,成為市民休閒遊憩的好去處。 

完善再生資源利用工程,降低環境壓力

近年來,南京積極推進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及分類回收,建成江南、江北兩個靜脈産業園,城市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100%。建成溧水區餐廚垃圾處理中心、高淳區餐廚廢棄物處理廠,建立餐廚垃圾回收利用體系,滿足城市消納生活垃圾的總體需求。建立健全城市供水水質監測體系,在水源地選址和水的凈化、消毒、檢驗、輸配環節層層把關,全面實施城區雨污分流改造、污水處理擴容、生態補水三大工程,城市污水處理率達97.2%。 

同時,大力發展城市快速公共交通事業,全市公交線路長度達1.2萬公里,軌道交通運營總里程達394公里。編制完成了《南京市慢行(步行與自行車)系統規劃》,劃分城市道路步行與自行車出行功能區,構建綠色出行空間。還編制了《城市交通體系綜合規劃》,到2020年,城市路網密度達8公里/平方公里,城市道路完好率98.36%,城市道路品質不斷提升,建成河西地區、江北新區核心區等城市地下綜合管廊,將電力、通信、燃氣、給排水等管線集于一體,解決“馬路拉鏈”和“空中蜘蛛網”問題。 

南京全力推廣綠色建築與裝配式建築,將全市劃分重點推進、積極推進、鼓勵推進三個層次,逐步擴大推廣範圍。目前新建建築中綠色建築比例、節能建築比例均達100%。

(責任編輯:)
網站無障礙
南京爭創國家生態園林城市
來源:南京日報2019-10-12 09:27:17
為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加快生態文明建設步伐,我市于2018年申報創建“國家生態園林城市”,並以此為契機,緊緊圍繞“綠色都市”的戰略部署和奮鬥目標,積極實施園林綠化項目精細化建設管理,統籌推動園林綠化行業高品質發展,切實提升城市環境和人民生活品質,努力建設順應生態文明潮流、彰顯山水城林特色、體現宜居環境品質的生態園林城市。
長按保存圖片

中國網地産

是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中國網旗下地産頻道,是國內官方、權威、專業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

中國網地産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dichan@dichanchina.com 電話:010-59756138/6139 京ICP證 040089號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27314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關於我們 主辦單位 權責申明 聯繫我們 廣告合作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京ICP證 040089號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27341號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10120170004號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