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房企打折力度不及往年

來源:新京報 2019-09-20 15:08:04

原標題:大房企打折力度不及往年

隨著市場進一步分化,今年 “金九銀十”,不同的房企之間的行銷策略不一。與以往不同的是,今年雖然市場環境不佳,但是在限價的背景下,龍頭房企的打折力度反而不及往年。同時,出於業績和回籠資金的需求,中小型房企的打折力度更大,房企間的分化也逐漸加強。

恒大、中海打折力度不及往年

每逢春節和國慶前後打折是恒大歷年來的行銷手段。今年春節,恒大“全國樓盤享受9折優惠。”此次國慶期間恒大也抓住機會搶收。

恒大相關行銷人員表示:“‘金九銀十’的促銷活動在8月20日至10月8日期間實施,每日推出不定量的特價房單位。”

據了解,恒大此次優惠範圍涉及全國各省市樓盤高達500余個,同時恒大全國各地區公司在開發辦證、推貨等方面加大力度,進一步推動全員行銷。

恒大相關行銷人員表示:“在優惠活動期間,同時享5重優惠大禮,包括升級新品、雙節盛惠、清尾優惠、恒房通推薦及付款方式優惠。”

恒大此次的打折力度相比以往來説並沒有加大。據諸葛找房報告顯示,在恒大此輪促銷中,“金九銀十”的優惠為9折,與年初持平;尾盤優惠的區間跨度較大,分樓盤為8折-9.8折;員工內部推薦再加折上折,所以據累計折扣計算,部分房源價格最高折扣將達到六折左右。

與去年國慶時推出的“8.9折”優惠相比,今年9折的打折力度並不強,但是部分樓盤的累計優惠力度可能會超過往年。

據悉,從2011年恒大宣佈全國樓盤打折起至今,期間最低的折扣力度為2011年全國樓盤享7.5折優惠起,2016年為8.2折起,2015年為8.5折起,2018年為8.9折。

另一家大型房企碧桂園今年的行銷手法多樣化,碧桂園以鳳凰雲為平臺,在9月中旬至10月中旬舉辦“金秋購房節”,會通過“100部華為盛惠中秋”“瓜分百萬禮金,利上再給利”等線上抽獎活動,將優惠送至購房者手中。

同樣地,今年業績完成較好的中海也沒有更多的折扣和優惠。北京中海行銷部工作人員表示,中海北京這幾年業績完成得比較好,今年已完成業績指標,不會刻意降價失去經營意義。“金九銀十”沒有特殊的降價促銷策略,但針對即將清盤的幾個項目有整合推廣動作。

“與去年相比,今年促銷力度反而減少。因為去年90平方米産品過於同質化。”上述中海工作人員表示。

龍湖在部分熱點城市相應推出了一些折扣。據北京龍湖相關行銷人員表示:“北京龍湖推出了‘北京龍湖,九月九盤”九盤聯動政策,加大推盤力度的同時,部分項目推出優惠,其中,包括龍湖天瑯認購立減100萬,西宸廣場9月認購專享9折等。

房企分化加劇

對於龍頭房企不打“價格戰”的背後原因,中原地産首席分析師張大偉分析稱:“市場並沒有那麼悲觀,是在分化和調整,但是從整體來看,房地産企業的銷售依然是上漲的,只是難度大了。更為重要的是,目前很多熱點的一二線城市都執行限價政策,已經壓縮了房企的利潤空間,除非資金鏈特別緊張,否則開發商不會主動選擇降價。另外,目前市場趨於穩定,部分城市不允許隨便降價。”

對於這波促銷的成果,恒大相關行銷人員表示:“全員行銷是8月23日開始的,開始後那一週賣得很好,所以8月份業績也不錯。”

事實上,隨著房企下半年供貨力度的增加,在剛剛過去的8月份中,多數房企的業績有所攀升。

由於“金九銀十”尚未過半,多數企業的行銷結果還未顯現。但是,部分一線行銷人員也表示市場分化明顯,市場環境趨於穩定。中梁地産的行銷人員表示:“國慶期間會加大安徽、江蘇、四川的推盤量。各個區域階段性折扣會推一些,最後的漲價或者降價目前還不能預判。”

值得注意的是,和龍頭房企不一樣,中型房企還是試圖以價換量。例如,正在衝刺業績的正榮將在國慶期間舉辦全國TAO房節,13個區域逾百個項目均參與。

正榮相關行銷人員表示,今年促銷力度較往年有所增加,優惠與付款實力結合會更緊密,同時針對遠郊剛需盤,力度也相對更大。

“今年,市場和企業間的分化會大,龍頭企業業績較好,融資相對便利,打折力度就小,中型企業促銷回款打折力度就大,小型房企甚至會賣項目賣股權,以價換量,另外,不同的城市不同的地區打折情況也會不一樣,還是要根據市場表現而定。”上海中原地産資深分析師盧文曦表示。


(責任編輯:)
網站無障礙
大房企打折力度不及往年
來源:新京報2019-09-20 15:08:04
出於業績和回籠資金的需求,中小型房企的打折力度更大,房企間的分化也逐漸加強。
長按保存圖片

中國網地産

是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中國網旗下地産頻道,是國內官方、權威、專業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

中國網地産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dichan@dichanchina.com 電話:010-59756138/6139 京ICP證 040089號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27314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關於我們 主辦單位 權責申明 聯繫我們 廣告合作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京ICP證 040089號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27341號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10120170004號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