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樓市觀察 | 從去庫存到穩房價,呼市房價在西北領漲

來源:新京報 2019-06-27 18:09:42

一提到西北部城市的樓市,人們還是會對昔日鬼城鄂爾多斯津津樂道,房價崩盤,庫存高企成為人們對於西北樓市的印象。但是,經過近兩年樓市的回溫,西北部城市也迎來房價上漲的高峰時期,以呼和浩特為例,其5月份的新房價格同比漲幅已經位於全國前列,成為西北地區房價上漲的代表城市之一。

新房價格5月同比增幅超20%

根據國家統計局最新發佈的數據,在《2019年5月70個大中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銷售價格指數》的表格中顯示,今年5月,呼和浩特新建商品住宅銷售價格指數同比增長21.4%,成為同比增幅超過20%的5個城市之一。

從環比來看,經過近兩年的房價上漲之後,加之調控政策的出臺,呼和浩特房價已經處於高峰後的平穩態勢,呼和浩特新建商品住宅銷售價格指數在今年4月和5月的環比漲幅分別為0.5%、0.8%。

合碩機構首席分析師郭毅指出:“綜合同比和環比來看,呼和浩特新房價格同比上漲20%以上,在全國城市中居於前列,近一年來房價上漲明顯;從環比來看,這種上漲勢頭已經被遏制,房價呈現平穩狀態。”

易居房地産研究院提供的新建商品住宅成交均價的數據來看,從2015年至2019年5月,呼和浩特的房價呈現一路上揚的狀態,其2018年3月份以後進入快速上漲的通道,在2019年3月,其房價均價已經接近每平方米1.2萬元,在達到高點後月度均價又環比小幅下滑。

據呼和浩特當地的居民講述:“2010年,當地房價均價還在4000元/平方米左右,而到了2017年,房價漲幅較為明顯,均價差不多在每平方米七八千元。現在房價仍然是高點,沒有下降的感覺。”

西部樓市觀察 | 從去庫存到穩房價,呼市房價在西北領漲-中國網地産

易居房地産研究院提供數據,圖為呼和浩特新建商品住宅成交均價變化趨勢。

去庫存對樓市有推動作用

在上海從事房地産行業的呼和浩特人王林已經很少回家鄉了。他回憶説:“前些年,呼和浩特的房價是比較低的,一方面是庫存量比較大,另一方面是産業相比于包頭等同類城市來講相對單一,對外來人口的吸引力比較弱。外出打工的人多,去往北上廣大城市的也很少再返鄉置業。 ”

據《內蒙古晨報》的報道:“2015年底,呼和浩特市月末累計待售商品房102.9萬平方米。房地産市場的持續低迷,對經濟增長造成不利影響,存在較大的風險隱患,去庫存任務緊迫。”彼時,呼和浩特出現房地産項目停建、項目滯銷、房價下行的情況。

實際上,呼和浩特市早已拉開了去庫存的大幕。2014年,呼和浩特成為全國第一個取消房屋限購的城市,隨後出臺了去庫存的相關政策包括購買商品房減稅減費政策、放寬住房公積金髮放條件、全面推進棚戶區(城中村)的改造貨幣化安置進程等。   

易居智庫研究總監嚴躍進認為:“從政策方面來講,一個是去庫存的政策,一個是棚改貨幣化政策都對樓市有較為明顯的推動作用。”

補漲後,穩房價

對於房價上漲的原因,王林也分析稱:“呼和浩特樓市的庫存去化得差不多了,現在正在修建地鐵,交通也越來越便利,呼和浩特市內有許多高校,高校畢業生也會成為新的購房群體。”

在人才安居政策方面,呼和浩特還是全國首個大學生購房打五折的城市。今年4月18日,內蒙古呼和浩特市人民政府辦公室印發《呼和浩特市大學畢業生安居工程(試點)實施辦法》的通知。根據通知,大學畢業生住宅平均銷售價格按照項目所在區域市場價格的50%確定,産權交易涉及相關稅費按規定由建設單位和購房者分別承擔,5年內不得上市交易。採取按揭或公積金貸款的,首付比例最低可按20%支付。

“事實上,近三年在全國房價上漲的情況下,呼和浩特作為西北部城市,其實是一個補漲的情況。從目前來看,其同比漲幅居前,是因為在板塊輪動的效應下,東部和中部熱點城市率先上漲,比如北京、上海、南京、合肥、鄭州等一二線熱點城市已經經歷了房價上漲的高峰期,而現在趨於平穩和小幅的下降的態勢,而西部的熱點城市正處於上漲的通道,可以預見,在調控政策趨嚴後也會趨於平穩。”嚴躍進分析稱。

形成呼應的是,由於房價上漲明顯,呼和浩特又成為全國首個叫停去庫存政策的城市。2018年8月,呼和浩特市住房保障和房屋管理局官網發佈《我市將多措並舉調控房價穩定房地産市場》,明確全面停止房地産去庫存調控措施,把“穩地價、穩房價、穩預期”作為房地産調控的總體目標,擬採取多項措施調控房價,穩定房地産市場。


(責任編輯:)
網站無障礙
西部樓市觀察 | 從去庫存到穩房價,呼市房價在西北領漲
來源:新京報2019-06-27 18:09:42
一提到西北部城市的樓市,人們還是會對昔日鬼城鄂爾多斯津津樂道,房價崩盤,庫存高企成為人們對於西北樓市的印象。
長按保存圖片

中國網地産

是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中國網旗下地産頻道,是國內官方、權威、專業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

中國網地産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dichan@dichanchina.com 電話:010-59756138/6139 京ICP證 040089號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27314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關於我們 主辦單位 權責申明 聯繫我們 廣告合作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京ICP證 040089號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27341號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10120170004號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