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産稅立法目前在多地調研 專家稱待解難題多

來源:中國經濟網 2019-05-15 13:18:15

地産稅立法穩步推進,相關的調研工作則先行展開。

中國法學會財稅法學研究會顧問、全國人大預算工委法案室原主任俞光遠近日在接受媒體採訪時透露,地産稅立法小組去年已成立,當前正在各地進行調研,為立法做準備。

5月14日,如是金融研究院高級研究員楊芹芹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考慮到地産稅關係到千家萬戶的切身利益,而且涉及面廣,地區差異大,所以徵收細則制定難度較大,進行充分的立法調研十分有必要。這有助於認清現實情況,清除立法障礙。

中國財政預算績效專委會副主任委員張依群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地産稅立法一直是社會普遍關注的熱點問題,也是關乎各方利益的難點問題。從大的環境來看,在當前國際環境的不確定性和國內大規模減稅降費的背景下,出臺地産稅的整體條件還不具備。因此,地産稅還處於調研準備的過程當中。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表示,要健全地方稅體系,穩步推進地産稅立法。

3月9日,全國人大財經委副主任委員烏日圖在全國兩會記者會上表示,地産稅法由全國人大常委會預算工作委員會會同財政部組織起草,目前,相關部門正在完善法律草案、重要問題的論證等方面的工作,待條件成熟時提請全國人大常委會初次審議。

4月9日,國務院發佈關於落實《政府工作報告》重點工作部門分工的意見,要求各部門一把手要親自抓、負總責,對照分工逐項制定落實方案,于4月15日前報國務院。其中,穩步推進地産稅立法由有關部門按職責分工配合做好工作。

地産稅立法工作的推進還需一定時間進行相關論證”,諸葛找房數據研究中心研究員姜國君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

張依群表示,地産稅立法的難點一方面是在理論上如何處理房與地的關係問題,特別是在我國城鎮土地國有的根本制度框架下,收繳70年土地出讓收入後的房與地的相關稅收關係如何界定;另一方面是在實際操作上,徵收地産稅必然帶來政府與居民家庭之間的收入再分配問題,如何平衡是保證地産稅能否達到徵收效果的關鍵。

地産稅立法遲遲未能落地,主要是因為地産稅牽涉主體較多,需要協調推動,在立法過程中存在納稅主體、稅基、産權、重復徵稅、稅源統計、細則制定等難題待解。”楊芹芹説。例如,在産權方面,除了商品房外還有大量房改房、央産房、小産權房、經濟適用房等,多種形式的住房並存。這其中商品房産權明晰、價格市場化,而其他類型的房屋普遍存在程度不同的産權模糊等問題,未來房産稅的徵收標準很難確定。

蘇寧金融研究院高級研究員付一夫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針對市場上福利房、小産權房等特殊性質的房産要如何制定稅收標準,城鄉是否同步推進,要如何借鑒國外經驗等一系列問題,都是亟待解決的,這並非只依靠某個或某幾個部門的力量即可達成,因此需要“有關部門按職責分工配合做好工作”。

付一夫認為,對於屬於地方稅種的地産稅,地方政府有相當大的自主權,其中也包括稅率的確定。在制度設計初期,地産稅稅率應該不會太高;同時,稅率高低與徵稅基數評估高低是存在一定內在邏輯關係,通常情況下都是稅基越高、稅率越低,反之亦然。所以在確定地産稅稅率時,在因地制宜的基礎上,也可以參考這一規律。

楊芹芹表示,上海和重慶試點均採用超額累進稅率,未來地産稅稅率大概率會採用超額累進的形式,整體稅率不會太高,各地會存有差異,也可能是給地方政府設定一個合理的參考區間,由地方政府根據當地房價和調控目標自行決定。

“至於設定居住面積免除額,是完全有必要而且應該設定的。”付一夫説,應將居民住宅免稅面積適當放寬,可以避免進一步增加那些持有自住房群體的稅負。

據姜國君介紹,目前上海、重慶已先行試點徵收房産稅,上海按每人平均居住面積界定繳納門檻,重慶則是對高檔住房以及外地人購買的第二套住房進行徵收。

圖片來源:攝圖網

(責任編輯:)
即時資訊
聯繫我們
辦公地址:北京市朝陽區酒仙橋路10號恒通國際商務園B12C座五層
郵       編:100015
聯繫電話:010-59756138/6139
電子郵箱:dichan@dichanchina.com
網站無障礙
房地産稅立法目前在多地調研 專家稱待解難題多
來源:中國經濟網2019-05-15 13:18:15
房地産稅立法穩步推進,相關的調研工作則先行展開。
長按保存圖片

中國網地産

是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中國網旗下地産頻道,是國內官方、權威、專業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

中國網地産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dichan@dichanchina.com 電話:010-59756138/6139 京ICP證 040089號
京公網安備110108006329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關於我們 主辦單位 權責申明 聯繫我們 廣告合作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京ICP證 040089號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27341號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10120170004號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