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障礙城市建設的障礙如何破?

來源:深圳特區報 2019-04-30 09:33:00

真正的無障礙,首先不是設施的無障礙,而是觀念的無障礙、文化的無障礙。要破除無障礙建設面臨的“頭腦裏的障礙”,根本在教育。

深圳無障礙城市建設情況如何?怎樣才能建成國際一流無障礙城市?深圳市政協用了一個半月時間進行專題調研,並於近日開展界別協商建言獻策。

英國作家狄更斯説,一個社會的文明程度,取決於它對弱者的態度。説到“無障礙”,很多人腦子裏首先想到的,肯定是殘障人士。但事實上,它是一個具有高度包容性的理念。根據聯合國《殘疾人權利公約》中的釋義,“無障礙”的基本原則是保障所有人在平等的基礎上充分和切實地參與社會,盡最大可能提升建成環境、産品與服務通用化水準,讓所有人可以使用。無論是蹣跚學步的孩童、不小心崴了腳的成人,還是身懷六甲的準媽媽、拄著拐杖的半失能老人,在每個人的一生當中,都會不止一次需要無障礙設施。也就是説,“障礙”並非一種特例,而是一種普遍性,每個人在生命的不同階段都可能遇到。特別是在“銀發浪潮”洶湧而來的背景下,無障礙建設將成為一項基本的公共服務供給和重要的社會治理方式。

城市是“所有人的城市”。“無障礙”是社會公眾的共同福利。無障礙城市建設,是促進城市文明、推動城市高品質發展、塑造人的現代化的重要途徑。早在2009年,深圳就在全國率先出臺《深圳市無障礙環境建設條例》,以法治方式保障推進無障礙環境建設。從有形的道路交通、公共設施、建築設計、資訊發展,到無形的制度文化、行為習慣、社會心理、公共意識,無障礙建設的內涵與外延都得到極大拓展與延伸。2016年,深圳獲評“全國無障礙建設示範市”稱號。但與國內外發達城市相比較,與無障礙城市追求的全面無障礙目標相對照,深圳的無障礙建設仍有不足,存在觀念上滯後、設施碎片化、服務不充分、發展不平衡的問題。

建設無障礙城市,最大的障礙在腦子裏。當前,還有很多人尚未認識到無障礙設施的通用性,認為只是殘障人士需要,是對小眾的特殊照顧,使用率不高,卻會大大增加城市建設的造價成本。無障礙建設的推進速度慢,不少已經建成的無障礙設施也經常被侵佔甚至被破壞,導致無障礙上有障礙,根子都在“頭腦裏的障礙”。同時,由於建設主體多元,規劃系統性不強,設計不合理、建設碎片化,重數量輕品質、重建設輕管理,嚴重影響無障礙設施的可達性與使用率,造成變相的資源浪費。此外,科研和教育投入不足,相關專業人才缺乏,産業發展力度不夠,導致深圳無障礙城市建設還面臨可持續發展後勁不足的問題。

真正的無障礙,首先不是設施的無障礙,而是觀念的無障礙、文化的無障礙。要破除無障礙建設面臨的“頭腦裏的障礙”,根本在教育。目前,深圳正著手開展無障礙啟蒙教育,將全面無障礙城市基本知識納入全市中小學課程教育內容,可謂抓到了根子上。

注重規劃設計的整體性、系統性和通用性,才能保證無障礙建設的規範化、合理化,提高實用性與可及性。《深圳市創建無障礙城市行動方案》明確提出,要將全面無障礙城市建設目標列入城市總體規劃,按照物理空間、行為規範、文化觀念“三位一體”佈局建立全面無障礙城市建設深圳標準,制定無障礙設施設計審查要點和硬性指標。把無障礙建設納入城市建設大規劃、大標準中通盤考慮,在前海城市新中心和深圳灣超級總部基地進行全面無障礙建設試點,對於消除無障礙建設的“孤島效應”大有裨益。

設立無障礙發展研究機構,開設無障礙設計、建設、管理、服務專業學科,培養相關專業人才,培育相關産業鏈,是發達國家和地區的普遍做法,而對深圳來説目前還很“稀缺”。加大對無障礙相關研究機構、社會組織、專業人才、産業發展的孵化培育支援力度,促進無障礙領域技術、産品與服務全面發展,是很要緊的一件事。

建設管理城市要像繡花一樣精細,無障礙建設也一樣。無障礙建設屬於典型的公共服務,須以用戶需求、用戶意願、用戶體驗為導向。使用者的需求、意願與體驗能否“被看見”“被聽見”,能否成為影響政策制定、規劃設計與設施驗收的重要參考因素,直接關係到無障礙建設的實際成效和價值。在使用者與決策者、設計者的良性互動中,無障礙建設不再為規劃圖而建,而為使用者而建。還有一點值得注意,跟許多公共設施一樣,建好的無障礙設施只是“半成品”,後續的管理與維護也必不可少。否則,一旦落入“重建設輕管理”的窠臼,“用戶體驗”也會大打折扣。

 圖片來源:攝圖網

(責任編輯:)
網站無障礙
無障礙城市建設的障礙如何破?
來源:深圳特區報 2019-04-30 09:33:00
真正的無障礙,首先不是設施的無障礙,而是觀念的無障礙、文化的無障礙。要破除無障礙建設面臨的“頭腦裏的障礙”,根本在教育。
長按保存圖片

中國網地産

是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中國網旗下地産頻道,是國內官方、權威、專業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

中國網地産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dichan@dichanchina.com 電話:010-59756138/6139 京ICP證 040089號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27314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關於我們 主辦單位 權責申明 聯繫我們 廣告合作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京ICP證 040089號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27341號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10120170004號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